首页 > 玄幻奇幻 > 重生之我是军师 > 分节阅读 88

分节阅读 88(2/2)

目录

杜思郎只不过是这个故事的复述者,因此说这个故事的时候说得有声有色,声色并茂,倒是刘战听到以后听得胆战心惊,额头之上满是汗水,望着杜思郎问道:“思郎,也就是说你担心的就是这个”

“没错。”杜思郎点了点头。

“如果真的这样的话,吴相就是一个定时炸弹,你永远都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爆炸,也许,他永远都不会爆炸,也许,他下一刻就会爆炸,所以,如果吴相去了夏朝的话,那么对于蜀国来说将会万劫不复,最重要的还是不得安眠。”

刘战满心忧虑,“既然这样的话,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才能够化去这次危机”

“无碍。”杜思郎笑了一声,“待我修书一封,王爷你送给吴相,保证吴相哪里都去不了。”

“当真”

“当真。”

果然,杜思郎这样说以后,马上进去修书一封写给刘战,刘战把这个信封捧在手上,眉头紧皱不知道这一封信是不是真的有如此大的力量,能够瞬间写死了吴相。

“怎么,王爷不相信这一封信会有这么大的力量”杜思郎看出了刘战脸上的疑惑,奇怪问道。

老实说,刘战不疑惑就假了,毕竟一封信就能够写死一个人,那么这场仗还需要打么,只需要对方的每名士兵都发一封信就可以稳操胜劵了,根本就不用行军打仗死大量的士兵,也正是因为如此,刘战有点儿的疑惑了。

“也不是。”刘战勉强地说道。

杜思郎笑了一声,“王爷,我知道你十分疑惑,只不过这是真的。”

“还有,王爷,思郎有一事请求。”杜思郎继续说道。

刘战听到眉头一皱,疑惑问道:“思郎,是什么事了”

“王爷,等这场战争完了以后,我想辞官不做了。”杜思郎说道。

刘战一听吓了一跳,连忙问道:“思郎,为什么这样”

“倦了。”杜思郎说了一声,“大将军功高盖主,所以就要消失,我担心有一天我也成为了皇上的心腹大患,我怕死,所以还是极早走人算了。”

刘战听到以后,没有说话,只是解释了一句道:“思郎,这事迟点再说,现在我派人把这封信交到吴相手中先。”

杜思郎知道,刘战这样说不过是不想跟自己一个肯定的回答而已,笑了一声道:“王爷,去吧。”

刘战找一名宫中丫环把杜思郎所写的那封信递给了吴相,而后第二天清晨,一声尖叫打破了皇宫的安静。

侍卫们冲进皇宫当中,然后所有人都是一愣。

原来这天吴相在宫中行走散步的时候,突然跳进了皇宫当中天井里头,宫女们马上喊救命,而吴相也确实被救上来了,可惜救上来的时候,吴相早已经脸色发白,肚子膨胀,奄奄一息了。

没有人知道吴相为什么会自尽,因此皇宫当中众说纷纷,有人怀疑吴相是自尽的,有人吴相是被人杀害的,直到有宫女收拾房间的时候在桌面上发现了一张纸以后才知道,也许吴相的死因就是因为这一张并没有处名的信纸。

纸质并不太好,甚至已经有点儿发黄的纸张上面整齐地写着几句话,准确一点来说是一首诗一句话,内容是这样的:吾作一诗,不知陛下如何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商女,自然指的就是吴相了,犹唱后庭花,指的就是吴相去夏朝享乐而抛下南楚子民了,吴相乃是一名有骨气的人,受到这般侮辱自然看不开。

这一首诗没有人知道是何人所作,也没有人知道是谁交给吴相的,但因为吴相的原因,这一首诗成为了千古绝唱。

刘战知道了这一件事以后,手中茶杯轰然落地化成满地碎片,然后愣了一下,心中惊讶的不可附加。

至于准备凭借吴相限制蜀国的轩辕哲知道了这件事以后,狂笑一声笑道:“思郎者,神人也。”

建安二十五年二月,杜思郎辞官,刘兴准许。

转眼,春节即将来临。成都城中似乎已经被蜀国胜利的消息而盖住了岳峰大将军阵亡而笼罩的隐瞒,此刻成都城中处处都充满了新春的气息,好一派热闹景象。

就在这一派热闹景象当中,一辆马车缓缓驶出了成都,然后消失在远方当中。

123闭月

第一百二十三回闭月

蜀国,隆中。

隆中曾经地处蜀国、夏朝以及南楚的交界处,话说此话绿树成群,有山有水,但见群山环抱、松柏参天。有诗曰“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自然,早就如此独特景色的原因,自然是因为这里出于交界处,平时人迹罕至,于是生态破坏并不严重,经过数十年数百年的滋养才造就了这样独特的景色。

本来,隆中并不热闹。

然而,三年前一辆平凡无奇的马车自远处而来,当来到了隆中以后便停了下来,然后扎根在这里。

转眼,三年了。

三年的时光也许很快,也许很慢,但在隆中的这一户人家里头却似乎一成的不变,时间在这户人家当中似乎永远定格一般,那户人家的男主人依旧是如此的帅气以及儒雅,而女主人却只是越发的清纯美丽,无情的岁月似乎十分刻意地没有在他们的脸上留下无情的痕迹。

也许,能够见证到岁月却是在这一家人当中留下痕迹的,似乎也就只有他们的那一对儿女了。

三年前这一家来到的时候,他们手上捧着的子女不过是襁褓婴儿而已,而三年以后当年的那一对襁褓婴儿早已经会走了会说一些模糊且简单的话了。

话说这一家人的生活也却是朴素,来到以后便在隆中卧龙岗之处搭建了一间茅屋,茅屋的构造十分简单,单调的一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