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全才医王 > 分节阅读 177

分节阅读 177(1/2)

目录

病的报道。开始大家都以为是假消息,却没想到那家报社后续又出了几篇报道,内容很详细。”

穆承业看完资料,又转递给身旁的妇人,开口问道:“事情难道是真的”

“已经有记者找到了当时试药的一批患者,内容不像是假的。”年轻男子答道。

穆承业与妇人对视一眼。接着问道:“是谁做出来的”

“报道上面没说,也没有人承认这件事。”年轻男子说道:“这件事现在已经吵得沸沸扬扬,据说连那位负责报道的记者都已经躲起来了。”

“这是一件好事。为什么没有人站出来承认”穆承业皱眉道:“难道其中还有其他的隐情”

妇人这时也将资料看完,蹙眉插言道:“看报道事情不像是假的,不过这个人躲起来,就有些令人费解了。”

“还有”

年轻人磕磕巴巴道:“前天河冀那边有家中医院被确定误诊,导致几名患者肾中毒,加上癌病的事情,有几位人大代表在网上联名提出了废医验药的提议,支持者很多,好像要纳入计划。”

“废医验药”妇人说道。

“就是废除中医,重新验证药材效果。”年轻人回答道:“以前也有人提出过,但是声势一直没有这么浩大。”

“”

房间中顿时陷入了一片沉默,身为中医从业者,这个话题对他们来说实在是有些沉重。

过了半晌,穆承业长叹了口气,出声道:“尽人事,听天命,我们只要问心无愧就好。”

“这件事不是我们能控制的。”

妇人跟着点了点头道:“当务之急是如何应付攻伐派,否则无论这个废医验药的政策通不通过,我们早晚也要死在自己人手里。”

“晚上大家一起商量一下”穆承业沉吟着道。“争取扬长避短,不给攻伐派机会。”

“嗯。”

妇人点头答应道:“我晚点就让他们过来。”

第二百六十七章、老虎吃食

陈翊比药王派的人晚一步知道废医验药的事情,但事情的具体情况,他却要比药王派的人知道的更多一些。

挂断李焕民的电话,陈翊闭着眼思怵了很长时间,直到有药王派的人送来了午餐,他这才从房间走了出去。

现在的情况可以说是很糟糕。却也没有乍听下那么严重。

的确有几位具有相当重份量的人提出了支持废医验药,可真的取缔一个行业,又岂是发生一起误诊事件就能草草取确定下来的

若是真的追究起来,恐怕西医所误诊的人数比中医要高出许多。至于如今事情的走向,还要看这些背后捣鬼的人究竟还有什么能量。

让陈翊担心的是,误诊事件的确发生,也再一次透支了民众对中医的信任。

唯一的好消息应该就是这些人的论点所建立的基础是中医无用,可是中医真的无用吗

现在想要遏止住这件事的方式陈翊倒是有,站出去承认癌病方剂一切或许就会迎刃而解,起码这场风波会得到控制。不过陈翊现在还并不打算这么做,一来他觉得时机还不成熟,二来他还想要看看这些人究竟还有什么手段,策划出这场危机的究竟是些什么人。

数十位代表齐齐发声,难道真的就像是表面上那样,只是出于对中医误诊事件的愤慨

午饭很简单,富含陕秦特的面食,几样精致的小菜。

已经在药王山脚下,那就没有理由不上去瞻仰一下医宗圣地的风采。

众人吃过午饭,陈翊邀欧阳子琳与周元吉两人爬山,欧阳子琳欣然应允,而周元吉或许是旅途劳累,又或许是不想打搅陈翊两人,直接谢绝了陈翊的邀请。

问了一个药王派的弟子路线,陈翊带着欧阳子琳便朝药王山走去。

药王山海拔八百多米,整体山势平坦,没有任何险峻之处。这样一个地方能被评为省级景区,唯一能拿来做噱头的也就只有药王孙思邈的名声了。

大约用了半个小时。陈翊两人便已经到了山顶的小庙。

小庙实际上并不小,自打唐朝末年以来,宋、元、明、清各朝,陆续为孙思邈修建庙宇,后来又合而为一,成为了如今的静应庙。

对于一个学习中医的人来说。编撰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两本巨著的孙思邈无疑算是祖师了。

可是参观寺庙的时候,陈翊却提不起半点精神。等饶到后山,看完官方复原出的一处临水修建的药王故居后,陈翊见天不好,便催促着欧阳子琳快些下山。

欧阳子琳见陈翊似乎兴趣寥寥,好奇的问道:“不是你要来的吗,怎么好像没有什么兴趣”

“商业气息太浓,不合理的地方太多。”陈翊笑着答道。

一个小庙,数十家卖祭拜用品的商户。都快让人分不清楚究竟是到集市还是寺庙了。而后参观的药王故居更是漏洞百出,实在让人败兴。

“什么地方不合理”欧阳子琳问道。

“孙思邈是在晚年隐居到这里的。”

陈翊解释道:“纵使他老人家养生功夫过硬,可也没有必要在晚年建一个带阁楼的屋子来折腾自己啊。临水而居,听上去似乎也符合一些人所想的隐居生活,可是山上风寒露重,住在水边也不见得是什么好事。”

欧阳子琳知道陈翊是指官方复原,进去参观还需要再掏二十块钱的药王故居。这个理由粗听似乎无理可循,可是仔细的想想,似乎倒也有些歪理。

哗啦

几乎是在转眼间,才刚刚阴沉下来天空便飘起了雨滴。

“快点走”

陈翊拉着欧阳子琳,直接便朝山下走去。论距离,他们此时还是距离山顶小庙比较近,不过陈翊担心晚些时候雨下大的话影响两人下山。

比起前山修建的车道,后山的路只能用羊肠小道来形容。

出乎陈翊预料,根本就没有下山时间。雨就已经越下越大。刚行至半山腰,陈翊两人就差不多已经全身湿透。

“过来避避雨”

听到有人说话,忙着下山的陈翊这才注意到路边不远处的林子中有一个修建好的简易凉亭。一明一灭间,依稀可以看到一位抽着旱烟的老人正在招呼两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