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2/2)
“你要做什么”舒窈好奇道。
陈翊这才想起舒窈和自己是同一个专业,甚至是同一个班级,即便是找理由似乎都有些困难。他略一迟疑,然后立即出声道:“图书馆”
舒窈如碧波伴清澈的眼神顿时一亮,出声道:“我正好也打算去,一块去”
陈翊咧咧嘴道:“你不是在等你室友吗”
“我发个信息告诉她们一声”舒窈拿出手机道。“之前打算晚上再去看看的,正好我下午也没什么事,就一起去”
“”
如果没有什么麻烦的话,有个美女在一边看书倒也能算是一件十分享受的事情。
虽然刚刚说来图书馆只是陈翊临时找到的借口,不过他的确早就有来医科大图书馆的计划,倒也不算弄巧成拙。
陈翊瞥了眼坐在对面蹙眉对着一本中医基础理论的舒窈,轻笑了一声后,又将自己的视线放在了手中的一本关于甄立言的校勘上。
中医是一个需要相当长时间积累,而且极其讲究天赋的职业。
有人甚至穷尽一生也无法入得其门,终日只能依靠几张死记下来的经方招摇撞骗。更有甚者将其形容成一门玄学,以伪科学的立场进行抵制。
对于选择中医专业,却没有半点基础的舒窈,陈翊心中只有同情,毕竟他也曾经历过枯燥茫然的背诵时期。
“这位同学,你是在看甄立言的校勘吗”一个年过花甲却又双目清明的老人站在陈翊身边低声而问道。
陈翊转头看了老人一眼,点了点头道:“对。”
所谓校勘一般是指搜集某书的不同版本,并综合有关资料,比较、核对后别其同异,定其正误。
这本甄立言的校勘是陈翊转了半天中医部图书馆才找到的一本稍微有点兴趣的书,倒是废了不少的力气。
“你是中医部的学生”老人看了陈翊两眼,又接着问道:“我好像没有见过你”
能知道甄立言这个人,陈翊就已经肯定这个老人应该是中医部这边的老师了。
甄立言是与药王孙思邈同一时期的名医,只不过因为甄立言生平大部分著作遗失,再加上孙思邈名气太大,才将这位也可以称为医道圣手的大家名气掩盖。
如今除了对中医没有了解的人,就连很多中医从业者对甄立言都并不熟悉。
“我是今天才刚报到的新生。”陈翊十分恭敬的回答道。
“新生就看这个吗”老人的神显得有些不悦,语气也变的严肃了起来。“纵使你有些基础,那也不能好高骛远。须知学医就和做人一样,需要一步一个脚印”
“”
这语气怎么和他爷爷陈朗有些像
老人见陈翊不答话,以为对方是听取了他的批评,满意的点头道:“要是想提前学习的话还是多看看中医基础理论,黄帝内经或者伤寒论的内容你也可以提前学习一点。”
“可是我还是对这本书比较有兴趣”陈翊试探着说道。
老人冷哼一声道:“等你等通读内经或者伤寒的时候,再去看这些书”
陈翊见对方是跟自己耗上了,无奈的出声道:“阴阳大论云,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冷冽,此则四时正气之序也。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
第十二章、快跑
找茬的老人叫方同化,他除了是医科大学中医内科学专业教授,还兼职医科大附属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在业界也是颇具盛名。
他知道今天图书馆的人比较少,所以趁着休息打算将暑假借的几本书还了,同时另借几本。
正当他要去找书的时候,看到一个学生拿着一本甄立言的校勘在看,并且十分入迷。这一幕立即引发了他的好奇,于是不由自主的凑了上去。
关于甄立言的校勘他也曾借阅过,从中倒也获益良多。
其实校勘这种东西严格来说并不能算是中医行业的书籍。
只因大多中医巨著都是来源于古代,其中一些方剂也都是根据当时的情况来定的,以现代的思维理解透彻。而校勘又恰好记载了医生的生活背景,所以大多数时候都是用来从旁辅助。
他之所以能从中获益,完全是建立在他数十年中医基础上。但对于很多人来说,校勘这种东西只能当作一本文言文的故事书。
况且就算是他在读的时候还要不断去考证一些语句的含义,眼前这个年轻人又怎么可能读得懂
尤其是在知道了陈翊只是一个新生之后,方同化更是觉得对方是在胡闹,于是毫不留情的批评了一顿,并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他原以为对方会虚心接受,但根本没想到对方完全不知悔改。
不过等到陈翊背出阴阳大论云这一句之后,方同化原本铁青的脸上顿时露出了一片惊诧之。
他怎么会听不出这是伤寒论中的伤寒例一文
难道这小家伙已经通读了伤寒论,甚至已经到了可以背诵的地步
要知道这篇文章他也只是通读、了解,其中重要部分的译文他倒是印象深刻,可要说到随便背诵,那却根本不行。
就在方同化觉得惊讶的时候,陈翊那边的背诵却根本没有停下。“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
坐在一边的刘姝疑惑的看着面前的一老一少,闪亮的明眸中满是不解之。
陈翊背出来的东西她是半句都听不懂,不过从眼前老人的脸上来看又似乎像是什么很不得了的东西。
这两个人在玩什么把戏
好在周围也没什么人,倒是不用担心打扰到别人。
“夫欲候知四时正气为病,及时行疫气之法,皆当按斗历占之。”
“等等”
当陈翊背诵到中间一段的时候,方同化这才喊停。
陈翊闻言立即收声,随后一脸微笑的望着方同化。
他知道想要打发走对方必须做点能够证明自己的东西,所以就选择了方同化自己所说的伤寒论。对方只是说通读就行,他现在都已经能背诵了,想来也可以继续看校勘了
“你以前学过伤寒论”方同化立即询问道。
“小时候学过。”陈翊点头道。“现在每隔一段时间也会拿出来看看。”
“其他几篇你也会背”方同化一脸怀疑的问道。
伤寒论全文共有二十二篇,而陈翊刚背诵的只是其中的一篇。方同化实在有些不敢相信如今还能有人将这部晦涩难懂的巨著背诵下来,可事实又摆在他的面前,实在不容他去质疑。
“应该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