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78(2/2)
姬念笙一怔,目光中掠过一丝温情,嘴角顿时绽开笑意:“那只坏犬儿你竟然认识他哈哈,恐怕这家伙不会说我什么好话,不过他就算说好话,听起来也不像是什么好话。他现在在哪里待此间事了,我倒要去寻他。”
这下连韩离也不禁莞尔,无论是谁想起那只贱兮兮又可爱的黄狗,都会是这个表情的。
很好的切入点,以至于魔帝转头招呼姬念笙时,姬念笙都示意再略停片刻,很显然他对于无食也有着难以割舍的关爱之情,而池棠可以肯定,当他把接下来的话都说完之后,姬念笙将会抑制不住的欣喜若狂。
然而就在此时,池棠觉得自己的衣襟被人从后面轻轻拉了一拉,一回头,嘤鸣的大眼睛扑闪闪的映在自己脸上,一副受了委屈楚楚可怜的模样,灵风则站在她身边,两个绿裙倩影并在一处,娇俏明丽。
值此当口,池棠也没忘记对灵风轻轻一笑,千言万语尽在对视一瞥之中,就在半个心跳的时间里,他就转向了嘤鸣:“正要问你呢,你怎么竟来了此间还和还和那圣王在一起。”
嘤鸣的表情却还有些不满:“离火鸦圣,你好像跟那个阒水圣王在称兄道弟呢。”
“这位是”韩离好奇的问道,他和嘤鸣适才已有施运云龙骨之谊,却彼此并不知道对方的名姓。
“哦,她就是锦屏公子的部属。”
“烨山孔雀公孙复鞅”还想追问无食下落的姬念笙突然插口道。
是也,姬念笙不仅是姬尧的父亲,无食的主人,也是那位锦屏公子的故友,池棠感到所有的联系都接到一起了。
“对,正是他,池棠慕北溟三友之名久矣。”
嘤鸣打断了池棠和姬念笙的叙契:“喂喂,离火鸦圣,你倒是赶紧帮个忙,云龙骨给那老魔头夺走啦”姬念笙很认真的替她纠正:“不是老魔头了,你可以喊他海神或者老爷子。”不过嘤鸣丝毫没有理会“这可不关我的事,但依照前约,那个阒水圣王该把夫人和我那几个姐姐放回来啦离火鸦圣,你和这位雷鹰可得替我告诉他,不许他反悔”
第002章圣灵殿
“你是说傅姑娘还有锦屏苑的几位都落在郎先生手里了”这个消息令池棠大感震惊,他几乎已经接受了郎桀明为妖族之王,实则另怀伏魔之意的做法,可他竟将傅嬣等锦屏苑女仙强行关押,胁迫为质,这可无论如何都不是善举。
“还有天池的施姒已姐姐呢”嘤鸣气呼呼的补充。
池棠顾不上追问详细,当下提气纵声:“郎先生,你擒住那锦屏夫人是何道理”语声隐含质问之意,在宫阙殿宇之外激荡旋绕,远远的传播开去,倒引得宫坪上群妖愕然张望。
“愿求相助,输诚不易,万般无奈之下只得行此下策,岂有他意哉放心,已经唤族众将她们带过来了,你如何不想想,公孙复鞅何等修为,我待行大计,不是确有所需,又怎么会去招惹他的夫人”郎桀做了个不得已的表情。这番解释倒是合情合理,而就算池棠全不知情,现在也多少猜出此事必与云龙骨有关。
郎桀并没有多牵扯这个话题,解释之后,又继续他那在阒水魔帝所引起的动荡骚乱之前所应该做的那些事情,收拢战俘,抚境安民,尽管这些所谓的子民都是磨牙吮血的兽类妖灵。兵戈角逐的你争我夺早已止息,如果不是那位阒水魔帝突然到场的话,这场妖灵一族的大一统之战也应该早就尘埃落定。这举动也令池棠安了心,这种坦荡使他确定,郎桀或许真的没有什么恶意,而既然他说傅嬣一行即将到来,那么自己当面相询便可知其真伪。
正要安慰嘤鸣几句,姬念笙却又惊奇地问道:“夫人公孙复鞅的夫人你是说,烨山孔雀他成婚了他也会成婚”
嘤鸣正没好气,白了姬念笙一眼,她虽然也知道北溟三友的旧事,可她并没有亲眼见过姬念笙,再加上心悬主母安危,又有魔帝之事搅扰,因此也没有把姬念笙和三友之中的羡林麋鹿对上号,她甚至没有听清姬念笙的名字:“我家公子如何不会成婚”
姬念笙对嘤鸣的态度倒是不以为忤,事实上嘤鸣就算是发点小脾气,也是少女娇嗔可喜的模样,所以他的笑容丝毫未改:“他是冥思得道的仙圣之姿,早休了凡心尘念,竟也会学人间男女嫁娶婚配,如何不令我大感意外”
不等嘤鸣说话,池棠却已恰到好处的接上:“锦屏公子与傅姑娘两情相悦,喜结连理,已是千古佳话,自不待言。倒是有这么一桩异事,一位慕枫得道的仙灵之属,却与人间女子诞下子嗣,未知念笙子前辈作何感想”
姬念笙并没有出现池棠预想中的表情变化,甚至连嘴角那抹淡慵的笑意都没有改变分毫,只是原本晶亮闪烁的双眸陡然间蒙上了一层朦朦的雾霞。
“离火鸦圣是在说我呢,你认识无食,想必这口无遮拦的坏犬儿一定把我的很多事都告诉了你,看来你们交情不错。是的,我确实有一个跟人间女子生下的孩子,我想这不是什么秘密。”
“你就没想过这孩子现在怎么样了”池棠紧接着发问。
姬念笙目光一转,盯在池棠脸上,瞳中的那层雾色倏然散去,而后嘴角深深的弯起,笑得越发轻逸潇洒:“我当然很想见他,本打算通过无食再去寻他的,不过我现在发现你有种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的冲动,而你脸上的表情也告诉我,你说的是好消息,并且一定跟我的孩子有关,既然如此,何如我洗耳恭听”
敏锐的观察力,深谙人心的聪慧之性,宝儿或许也继承了他的这个优点,池棠会心的笑了起来:“无食受你之托,留在董庄看拂你的孩子和孩子母亲,你要你的孩子承你降妖伏魔之志,现在如你所愿,他就在乾家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