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伐魔录 > 分节阅读 381

分节阅读 381(2/2)

目录

灰蓬客轻描淡写的一抬手,座下厉影魔驹呼哧抽了下鼻子,倒令对面的白马几乎惊骇得完全伏下了身子:“这就是了,那我再给你一份大礼,一份足以震动朝野,功绩殊禀的大礼”

矢箭如雨,掷枪若林,在空中交集、碰撞,喊杀声一刻不停的轰鸣,连带着大地都似乎跟着嗡嗡作响。土黄色衣甲的鲜卑军人像是密密麻麻的蚁群一样在土石构筑的营栅砦墙聚拢、缠搅、倒下、溃散片刻后新的土黄色蚁群再复聚拢、交缠、倒下、溃散周而复始,前赴后继,几乎将天地染成了血红色的一片。

这是颍水大营孤军血战的第十二天,颍水大营前据水流,后依山石,征虏将军桓冲的眼光当真毒辣,硬是凭借着这独到的地利之便,生生阻住了燕国吴王慕容垂的铁骑大军。

每天都有昔日被打散的晋军士兵归队,完全弥补了每日血腥厮杀中损耗的减员,当初立营时不过五千残兵,现在十几天打下来,竟有了接近两万人的兵力,磐石一般挡在慕容垂面前。

这也正是慕容垂大为光火的地方,那伏都王慕容厉、右卫将军傅颜以及新增的车焜部落车焜陀将军的过万人马竟自封锁不住晋国的后援,即便自己的将令早就传达了过去,却也没有多大成效,眼看前后夹击的最好时机就此错过,怎不令他心下焦躁

真是奇怪,那时候横扫巨野水道,那西路军数万大军尚且在自己手下不堪一击,却怎么这桓冲一支甫遭重创的孤师残旅竟有这般强悍的战力慕容垂不甘心,加大了每日里的攻击力度,只有反复的猛攻,用大燕勇士的血肉之躯筑城一条北上的通衢坦途而自己甚至已经站到了战场的最前沿,亲自督战,晋军的箭矢就在几步前落下,慕容垂的面色却不做稍动,只是大声吆喊着麾下儿郎奋勇前进。

营寨上,铠甲上血迹斑斑,披风残破的桓冲同样也看到了慕容垂,看着那高大的身形、银色的甲胄、鲜红的战袍和仿如乌云的雄骏战马,桓冲嘴角泛起一抹不服气的冷笑,这便是并称为大燕慕容氏两大股肱,在当世有战神之誉的慕容垂么昔日那济北王慕容忠守洛阳,兵败之际尚且大言不惭的嘲笑晋人战力,今日小爷便让你们瞧瞧,晋人战力究竟如何

就在此时,桓冲忽然觉出一丝异样,那是一种很古怪的声音,像是风声交缠,呜呜作响,却偏偏这种怪风之音竟好像是从营前的水流中传出的,这战鼓咚咚,杀声如雷,也都没有掩盖住这种声音。

桓冲的眼神穿过了战况胶着,彼此绞杀甚烈的战场,下意识的看向那道水流,这是颍水的一段,水面上浮尸遍布,还有无数燕国军士大喊着涉水而过,倏的桓冲目光一紧,他看到了水下搅扰翻滚的黑色漩涡,那怪风之音似乎正从内中发出。

猛然间,黑色漩涡蓬然炸开,在水面拖带起一瀌四散飞溅的浪花。

“啊”尖利的嘶叫,几只体形异常硕大的鱼类从浪花中现形,诡异的是,这些鱼类竟长着人类的四肢,甚至还穿着类似汉家服饰的衣装。

战场陷入宁寂,无论是在营墙上奋勇抵御的晋国士兵,还是正在其下攀爬而上的鲜卑军人,又或者正源源不断向前冲锋的后续燕军,包括墙头的桓冲和对面督战的慕容垂在内,全都惊骇的睁大了眼睛,紧盯着这些突然现形的怪物,一时忘却了厮杀。

很快,更多的黑气从水下射出,飞快的缠住了尚在半空中的鱼类,血水与方自落下的浪花混在一处,像是在河面盛开着殷红触目的血色花蕾,就这样在数万瞠目而视的两国军士面前,鱼类怪物变成了血肉碎裂横迸的残块。

黑气一个个的现形,同样是仿如人类般的怪物,只不过他们的头脸却分明是兽类的面孔,战场上弥漫的血腥气味令他们兴奋异常,忍不住的张牙舞爪起来。

一个长发黑衣,口鼻俱突的男子在这些怪物群中凌空悬立,正要说什么的时分,却突然脸色一肃,而那些嗬嗬作吼的怪物们也好像感觉到了什么。

“那个地灵没有骗我,真的是五圣火鸦和五圣雷鹰的灵力。”长发黑衣男子看去的方向,正是池棠韩离与地灵鬼将遭遇的所在。

“速报吾王,雷鹰化人也现身了退”长发黑衣男子对身边的怪物们下令,然后看了看战场上这许许多多的人类战士们,他又嘿嘿笑了,手指划了个圈,将晋军壁垒和燕军阵势尽含于内,尖利的声音使战场上的每个人都听的清清楚楚:“我们会再见面的,凡夫们”

千载历历,伐战已始。丁巳年夏,人间北伐之战眼看便是偃旗息鼓,妖鬼对天下的侵袭征伐却已然在无声无息中开始了。

第六卷鬼国春秋

第001章小人物

如墨苍穹铺满了广袤无垠的星空瀚海,像极了幽深浩博的壮美画卷。半轮亮月洒下明丽的光芒,映照着夜幕下这片斜倚山脚的孤村,风摇影动,却也为这燥热的夜晚轻送来一抹凉意。

这是个偏狭而不荒僻的孤村,所谓偏狭,是因为这村落处于重山环抱之间,无径可通,无路可觅,如果不是从西北角那块险脊的山梁直翻而下,那就根本无从发现这片村落的存在;而所谓不荒僻,那却是因为这片村落并不像寻常穷乡僻壤的荒贫之境,大多数的房屋都由完好的土石搭建,又以茅草为顶,里进院落分明,分外透着股别致清雅的意味。

村落中已是灯火全无,鸡犬不闻,只听得周遭山林间夏虫雎雎低鸣,枝叶娑娑为音,夜色已深,然而有一股几乎与夜色混为一体的黑色气流却正从那块险脊的山梁上侵溢而过,好像一团幽幽暗暗的烟雾缓缓将山梁笼罩。

黑烟刚一过山梁便即停止了流动,在原地氤氲盘旋了片刻,渐渐凝化作了一个体格高瘦的人影。借着月光,可以看清楚这人影面白无须,却是个不过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模样,只是这年轻人一身高髻宽袍,峨冠博带的装束,倒像是个先秦时节的古人一般。

古怪的年轻人甫一露出身形,便仰头闭眼深深吸了口气,细长的眉毛随之微微耸动,少顷,又轻轻点了点头,在山梁上的巨石旁俯下身子,直视着远处那片因陷入沉睡而显得分外宁谧的山村,目光炯炯,眼瞳忽而掠过几道暗绿色的诡异光芒。

他叫慕萤,名字颇为雅致,其实不过是飞蛾崇慕光亮的一种好听的说法而已,身为妖灵者,在成精化人之后,总喜欢像凡夫俗子般给自己起一个好听点的名字,当然,这名字究竟是不是真好听,便完全是因人而异了。慕萤本是齐鲁山野间的一只飞蛾,偏偏得道之际,因贪恋灯盏光华,多附于一位隐居大儒的书院之中,耳濡目染之下,却也颇通了些文墨经纶,故而最终给自己起了这么一个文绉绉的名字来,对于此,慕萤还是非常满意的,比之同族侪辈那些只知道吃人肉的蠢货们,自己仿佛天生就多了几分飘逸不群的潇洒和智珠在握的清奇。

然而妖好像也跟人一样,懂的多了,烦恼也就多了,慕萤一直有种生不逢时的感慨。其实过去在族中,自己也有过机会,那位最喜欢人间典籍的守护神大人,因为知道他多具文墨天赋,也曾召见了来,原是几句问答之下,颇得了那位守护神大人的欢喜,慕萤兴奋之下又多说了几句成精时的经历,结果守护神大人在听说他在炼化横骨的当天,就把那位书院中的隐居大儒生吃了之后,顿时怫然不悦,说了句什么:“你得道之际,多承此人教义,故有此通文之资。你与他虽无师徒之名,却有师徒之实,你生食己师,狠虐残毒,非为天道也”

莫名其妙,自己是血灵道的修行,吃了那大儒,还不是觉得那大儒的灵知精髓便能尽数转到了自己身上与什么师不师徒不徒有甚关系又和那什么全无理喻的天道有甚关系慕萤反正是没怎么听明白,但也知道从此守护神大人便再没有召见过自己,而自己通过这途径以为进身之阶,从而得以在虻山垫定自己地位的想法也变得遥遥无期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