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08(1/2)
、柏鉴等人皆依师命,按时回山;胡卢招来一问,方知此次门下竟是集体行事。在莫言的主导下,结合胡卢的支言片语,以“莫”字为源,创下“莫氏”一脉,囊括了文字传承、匠人机巧、兵法演化、风水数术、天文地理、医药治理等数门大神通大学问于一体,变相地立下了道统。胡卢身为其祖师爷,虽非本意,却也脱不了干系,自然有大把的功德可拿。
要知莫言作为胡卢的开山大弟子,千年闭关静修,久隐不出,看似名声不显;实则师从胡最久,所学最全,融会贯通之后能为最高,神通道行几已臻准圣之境,才当真为胡卢门下之第一人,更自创新法,提出了种种新颖学说,
门尊敬。比如在文字方面,莫言提出了“文以载道”不谋而合;在兵法方面,莫言提出了“非攻”之论,与柏鉴的“止戈”思想,亦有异曲同工之妙;在风水算术方面,莫言精通“伏羲先天八卦”、“奇门遁甲”,与赤马猴明理亦不乏共同语言,开创了以先天易理指导器械制作、以器械强化风水推算精度等,较为完整地理论体系;六耳猕猴知事,生性好动喜战,亦与莫言相处甚欢,盖因莫言自创剑修武法,又作“侠”论,颇合六耳猕猴脾味。
胡卢甚感欣慰之余,又有些哭笑不得的感觉。只因胡卢要么单修道法。
要么就是试图用科技理论来理解道法的发生原理;莫言则恰恰相反,用道法来融合胡卢传下的“物理初步”等内容,把诸多简单明了地公式定理,生生弄的稀奇古怪、复杂之极,充满了异样的神秘感觉,难解之极。胡卢寻思:“貌似前世有不少神棍骗子。就曾这样干过,演生出许多似是而非的学说,被斥为伪科学。不过如今身在洪荒,倒也没必要太过计较。何况莫言所为若当真细究。其实也都在清理之中”
待得理清前事,胡卢吩咐众位门人弟子,无事不得轻出,随后又道:“世事无常,虽说为师自认安排妥善,但难保没有什么意外。譬如说。六耳猕猴知事外出历劫,遇到难解之事。回山门求助,尔等帮是不帮不帮则有违同门之谊,若帮必会卷入事非,难以脱身。如今适封无量量劫,又有封神之事。不比往日,为师便给尔等立个章程。同门之谊断不可违,一方面尔等要量力而为。切记集体行动,不可逞个人英雄,亦不可有意气之争,徒生事端;一方面尔等若是决定出手,就不要讲情份顾颜面,定要瞅准了对像直接下死手,莫要怕结怨,最好一次性将其打得永世不得翻身,这样才当真的不沾因果,免得事后其招朋唤友、临终反扑。尤其是知事你身在劫中,更要小心谨慎,不可存了争功好名之意,非到万不得已,不可轻易主动请战。”
众弟子见胡卢说的郑重,皆记在心中,各自领命应诺。
且说胡卢安排完毕,这日忽感心血来潮,知和纣王有关,不觉有些诧异,寻思:“算算时间,当是纣王题淫诗,得罪了女娲娘娘,但这和贫道有什么关系”当即以元神显化之法,通过“圣父祠”内“金身法相”,看见粉壁上诗句,立时老脸微红,颇有哭笑不得之感,寻思:“贫道何尝说自己不知足了女娲娘娘何尝常伴在贫道在侧了原本贫道不欲理会此事,奈何竟扯到贫道头上,商纣你如何说贫道,贫道也懒得和你计较。但这事情既和女娲娘娘有关,念在商汤地往昔情份上,贫道倒不好坐视。虽明知多说无宜,但亦要劝你一劝,总是尽了故人的人情本份。”
于是胡卢以“圣父祠”地“金身法相”为基准,使个乾坤挪移之术,至朝歌来见纣王。其时,纣王正与朝臣议事,忽然闻报:“有一方丈仙山炼气士见驾,言有机密事情。”纣王正觉朝议无趣,寻思:“不如宣道者见朕闲谈,省得百官纷纷议论,吵得寡人心烦,又得纳谏美名。”传旨:“宣来一见。”
胡卢进午门,过九龙桥,走大道,宽袍大袖,手执咫尺杖,飘飘徐步而来,正是:
头挽一叶著青碧,脑生两晕显日月;
袍染翡翠按阴阳,鞋踏云雾步乾坤。
鹤发童颜真人相,道骨仙风隐世名;
一心分免帝王忧,两手补全天地缺。
胡卢至阶下打个稽首,言道:“陛下,贫道有礼了”纣王闻见,心中不悦,寻思:“朕贵为天子占有四海,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你虽是方外,岂可如此失礼,端地可恶。本当治以慢君之罪,诸臣只说朕不能容物,朕且问他端的,看他如何应我”当即问道:“那道者从何处来”胡卢也不答他,只道:“前日陛下做诗讽喻贫道,今日相见如何不识”
一众文武群臣闻言大惊,急忙伏地而拜;便是纣王亦吃惊非小,自宝座上起身,指胡卢而问道:“你便是葫芦先师”胡卢笑道:“不才正是贫道。”纣王心道:“难不成是找茬来了”又见群臣模样,不觉即惊且怒,寻思:“彼等对寡人亦不曾如此恭敬过。”色厉内茬地问道:“朕就是做诗讽刺你了,所言具是实情常理,今日你找上门来,却待如何”
胡卢颇觉好笑地望了纣王一眼,寻思:“同样的昏君,并无英雄气概,不如那履癸多矣”笑道:“陛下如何讽喻贫道,贫道念在汝祖成汤面上,便不和你计较,但你千不该万不该,非要将贫道和女娲娘娘扯到一起,贫道岂可坐视以贫道之见,为陛下计,最好尽快至女娲宫,诚心认错;否则,商汤六百年江山不在,陛下亦是大祸临头矣。”
第三卷 128回 临时起意招圣剑 却道冲冠为红颜
管胡卢也没抱什么太大希望,心下亦不过仅仅是存了事、听天命的心思,且不说纣王会不会认错,即使纣王果真肯诚心认错,女娲娘娘也未见得就会原谅纣王,毕竟是亵渎圣人尊严,但胡卢终是一番好意。醉露书院
文武群臣本就认为纣王不该亵渎神灵,自然适时随声附和,一时间声势无两,希望纣王能回心转意,主动认错,以求得女娲娘娘宽恕谅解。
奈何纣王如今色迷心窍,根本不认为自己有何错处,寻思:“葫芦道人你不和寡人计较,说的比唱的还好听,寡人不过据实而言,你有什么可计较的至于女娲娘娘,寡人亦是心生爱慕,由衷而赞,女娲娘娘岂会怪怨当真是无的放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