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2/2)
“他们习惯于修身养性,我何必打扰他们”
说着,独孤康走下了少室山。
其实,他还有一个理由没有说。
即便是交手,也未必是那位扫地僧的对手
而此时,少林的主持目送之下,独孤康夫妇二人下了少室山。
“那位施主如何”
少林方丈,问先来一个扫地僧。
这个扫地僧,一身粗布袈裟,拿着大扫把扫着地,样子很是平常,也没有出奇之处。走在大街上,属于路人甲路人乙,很容易被遗忘。而在少林,也是平凡至极,一些年少的和尚只知道,这位扫地和尚岁数很大,其余的也没有太关注。
“这位施主,智慧通达,堪比达摩,只可惜是阿修罗王转世,业火无尽,杀戮无尽”
扫地僧说道。
言语中有赞叹之意,阿修罗王放下屠刀,就是最好的佛门护法。
少林方丈皱眉道:“只是,他是异族”
“达摩,当年也是异族”
“宋徽宗崇尚道教,我佛门无一丝立锥之地”少林主持叹息道,“我少林到了百年最衰弱的时刻”
宋朝重文抑武,武人地位一落千丈,使少林武学俗家弟子越来越少;宋徽宗又重视道家,压制佛教,这让少林信徒越来越少。
“衰极必胜,物极必反”扫地僧说道,“宋朝国运衰竭,社稷有崩溃之险,乱世又有来了,群魔作乱于天下。乱世将临,正是我少林普度众生之时,阿弥陀佛”
少林方丈担心道:“这又是我少林一劫,也不知能不能渡过”
扫地僧平静道,“我已经一百二十岁了,还有三年就要圆寂,而他那人欠下我少林因果,必然会护佑我少林”
到了他这个境界,可心血来潮,感知到自身寿元,几时圆寂。
“只是这样一来,我少林绝学要外泄了”
“我少林绝学,本就是为了外泄。达摩曾言;何以普度众生贝叶经,渡其法身;武学,渡其色身。”扫地僧说道,“世人皆可习武,练武不需要成就如何。只要有一颗心,灯火相传,灯火不灭。习武看资质,各种讲究,敝帚自珍,注定难登大雅之堂”
少林方丈心中叹息,不再说话。
这位太师叔,守着藏经阁,却希望有人前去盗取经书。只要不损坏书籍,太师叔,很少干涉。
有着盗取功法的心思,至少有向上之心。
怕就怕,没有习武之心。
宋朝立国以来,重文轻武,习武之人越来越少了,也好少有人前来盗取经书。
第20章闭关悟道
“一般人,只是习练剑术,照搬他人剑招,终身都未进入剑道的门槛,这是不入流剑道”
“少年热血,那时凌厉锋芒,没有多余算计,没有花哨变化,只有无坚不摧的锋芒,破灭一切的意志,坚信自我,相信手中的剑,这是锋芒之剑重生之叱咤女强人”
“剑道锋芒依旧在,却多了几丝变化,多了几丝琢磨不定,这是无常之剑”
“不是没有锋芒,而是处处是锋芒。就好似一座泰山压顶。泰山压下,没有一丝锋芒,只是因为厚重无比,给人压迫更甚,这是无锋之剑”
“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此境界以微弱之物为剑,可称为弱剑之境”
“彻底舍弃外物,不是不用外物,而是将心放大最大。万物皆有限,唯有心无限。心有多大,天地就有多大;心有多宽广,你的剑道就有多强这是无剑之剑”
在悬崖上,独孤康凿开一个山洞,然后放置好食物,堵住洞口,开始闭关。
而银铃在一旁护法。
很快,独孤康便进入了悟剑之境,仔细的体会那剑道六大境界。
“少林第一功法,为童子功。世人说,童子功只有处男才能修炼,只有处男,才能修炼到最高境界,其实差了。童子功,重意不重形,重在保持赤子之心,不为尘垢所染。唯有心灵明镜,方能事半而功倍。只要童子功大成,习练任何功法,都可飞速提升童子功,没有最强的攻击,也没有强大防御力,也没有最强的速度,却可打下最浑厚的根基”
“易筋经,淬炼经脉;洗髓经,洗毛伐髓。这两部功法,可以最大程度提升资质,哪怕是废材,若是长久修炼,也会变成一等一的武道天才”
“九阳神功,可凝练最浑厚的真气,只是必须打通人体三百六十五处穴道,由阳转阴,阴阳相济,混元如一,方能生生不息。不然阳气太盛,只会而亡。这部功法,对资质苛求极高,没有极高的资质,难以修炼;没有极高的资质,练了也是自杀这是一部极致功法,是性子偏激之辈所创,不成功便成仁”
“长虹贯日、梅花桩步法、一苇渡江、轻身术,皆是轻功,只是侧重点不同。长虹贯日,讲究爆发力,瞬间提升速度;梅花桩步伐,讲究变化奥妙,适合近身作战;一苇渡江,适合长途赶路,行走之间,如烈马奔腾;而轻身术,讲究持久耐力”
“铁头功、铁档功、铁臂功、铁布衫、金钟罩、金刚不坏体神功,都是炼体为主,可提升整体防御力”
“无相神功、无相劫指、罗汉拳、大慈大悲掌、大力金刚掌、般若神掌、袈裟伏魔功等,都是无上杀伐之学”
“龙象般若功,可练就十龙十象之力;又可有龙象的防御力”
“十八铜人阵,一百零八罗汉大阵,金刚伏魔圈等,是无上阵法,合击之术”
“五行镇魔法,调动天地五行之力,镇压强敌,只有半步御境可施展”
“六字大明咒,是诛心之术,只有半步御境可施展”
“大光明梵音,是无上净化之力,可洗涤心中杀念,心灵明镜,唯有半步御境可施展。”
“不动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