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56(1/1)
得如此佳人相伴,夫复何求王某此去,必杀掉施贼,为大明天下,除此国贼。”二人缠绵一宵,次日王高直思得一计,化装成花匠,卖通施府管家,进到府中打理花草,伺机接近施贼。
施三才入狱后,施明宗年事已高,老朽昏聩,所作票拟,往往言词含糊,彼此矛盾,既无施三才撰写青词,皇帝便日渐不喜。施明宗回府之后,郁气聚结,每见下人,一言不和,多有打骂。王高直虽是花匠,但颇有才学,又有心巴结。不过三五日,哄得施府管家,将他视作心腹,连施明宗愤懑之事,也暗中告之王高直。王高直见施明宗失宠,大喜,当下趁机向管家进言,说自己之前诗文甚好,只因家贫,无奈之下,才做了花匠。管家闻言,半信半疑,王高直便做了一篇寒梅赋,央管家送给施明宗一阅。管家有心替施明宗分忧,便拿了文稿,请施明宗点评。
施明宗看完寒梅赋,面无神色,说道:“管家,此文何人所作啊”管家以为会遭施明宗斥骂,慌道:“是、是府中一、一新到花匠所作。”施明宗道:“文章写得不错,我这里有一文稿,你让花匠依样再写一篇来。”管家接过文稿,回来交给王高直,王高直一见,大喜,原来施明宗所给文稿,是一篇青词。
这青词,又称绿章,原是斋醮时呈献上天的奏文。一般为骈体文,用朱砂写在青藤纸上。要求文词工整,词藻华丽,多为歌功颂德,并无实在内容。王高直乃当世文杰,诗词歌赋无一不精,这小小青词自然不在话下。当下大笔一挥,用欧字工工整整的写了一篇上好青词,送呈施明宗。施明宗阅完,暗赞不已,但面上毫无表情。他身为首辅二十余年,城府之深,远非王高直等书生所能想象。
世人谓施三才是其膀臂,若失其子,必然顷刻倒台,此言大谬。实则施明宗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虽算不得大智若愚,却也练得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为官多年屡履险地,皆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最善化险为夷,险中求胜。此人又忍辱负重,能伸能屈,少年聪慧,精通声律,而尤以书法和诗词成就为最。今日的什刹海、景山公园、北海、故宫及孔府,都有其留下的书法遗迹。顺天府乡试的贡院, 天下乡试第一的“北闱”,大殿匾额上“至公堂”三个大字,便是此贼手书,其后的乾隆皇帝,想把字换掉,便命满朝能书者写这三个大字,他自己也写了数遍。最终却发现,自己的御笔和众臣所书,都不如贼字,只好作罢,仍然让奸臣书法高高悬挂。
施贼诗词更是“清丽婉约”,名重一时。其人虽然奸贪腐化,结党营私,但对家乡建设却尽心尽力。在宜春、分宜两地,皆有捐资建桥,又出钱修了分宜县学。故而在其垮台后,就有人认为他是奸臣有些冤枉。即便是在修明史时,众鸿儒对其是否定性为奸臣也有很大争论。
此处关于奸贪不作深谈。却说施明宗看了王高直写的青词,早料定其人乃名噪一时的杨新正王高直之一。但杨新正在大理寺卿任上,他为人向来堂堂正正,断不会假扮花匠图谋不轨。施明宗沉思半晌,命管家请王高直来到密室。王高直见室中仅有施明宗一人,大喜,便要手刃其贼为父报仇。施明宗却向王高直跪下,毕恭毕敬拜了三拜,王高直不明所以,只得默然以对。施明宗拜毕,长叹一声,淡淡道:“王公子,你要杀我为王御史报仇,便请动手罢。”
王高直闻言,颇为惊慌,自以为掩饰得法,不想一举一动,早在施明宗掌握之中。王高直见施明宗如此,反不忍杀害,疑惑道:“你怎知我就是王高直”施明宗黯然道:“能写出如此华丽的青词者,当世仅有三人。吾儿已在狱中,杨新正必在任上,除了你王高直王公子,还有何人能书”王高直闻言,颇为叹服,说道:“你早知是我,因何不派人将我抓起来谋害啊”施明宗道:“你既前来为父亲报仇,理所当然,但可知王御史当年是如何冤死的啊”
王高直怒道:“不是你指使党羽,将我父亲诬为勾结鞑靼的叛国奸贼,而斩杀于市的吗”施明宗闻言,哈哈大笑,笑毕道:“王公子,你既熟读史书,又精通大明律,怎的不用心想想,你父亲乃堂堂左都御史,又授太子太保,建极殿大学士,乃当朝从一大品员,圣上之耳目,百官监察之首。我虽然位极人臣,但要害你父亲,又怎能轻易为之”
王高直惊道:“你害死家父,此事乃杨实甫大人出狱后,亲口告之于我,岂容得你抵赖”施明宗笑道:“王公子啊王公子,我便告诉你罢,这世上若要置左都御史于死地者,唯有一人可为之,你是聪明人,毋须讲得太明白,你可清楚了”王高直细思施明宗之言,果然有理。左都御史,乃天下言官之首,可直奏内阁首辅,皇帝之膀臂,除非皇帝要除之,任何大臣,既便是施明宗,也无能为力。
当下惊道:“依大人所言,莫非是,他所为”施明宗颔首道:“正是。”王高直道:“家父为官清廉,勤于政务,又处事公正,并无触犯国家法令之处,他又怎能无故加害”施明宗道:“王御史虽然清廉,但秉性太过耿直。圣上炼丹崇道,王御史鼓动百官,屡屡上谏劝阻,又向弟子门生,广传皇帝不光彩诸事,锦衣卫密告圣上,因而皇上让我拟票拿人,下王御史于大牢,此后斩于市上。”
王高直闻言,怒不可遏,知施明宗所言非虚。其父王书益,刚烈之臣,素不满皇帝崇信妖道、任用奸佞。与门生百官往来,在书信言辞间多有提及,屡屡痛心疾首、愤激有加,难免有指责皇帝不是之言辞,确非人臣之道,故而皇帝密令诛之,当属必然。王高直一直以为是施明宗暗害了父亲,想不到误恨数年,今日方得点醒。当下将一腔怨恨,转向皇帝,誓志报仇。当即向施明宗跪下,拜道:“晚生往日不知,错以首辅大人为世仇,现下既明,尚请大人指点迷津,为家父报仇雪恨。”施明宗扶起王高直,慨然道:“王公子,老夫年已老迈,独子又下到狱中,人情冷暖,世事看淡,早已是行尸走肉,若王公子不弃,便喊老夫一声义父,咱们有了父子名份,沟通默契,齐心协力,老夫庶竭驽钝,也一定会为你完成心愿。”
王高直为仇恨冲晕头脑,不顾施贼乃当朝巨奸,当下又拜了施明宗三拜,认作义父。施明宗得了一个麟儿,喜出望外,说道:“直儿,圣上已对我起了疑心,不久太子登基,便是我卸任之日,其后内阁必为张濯首辅。但我早有预计,已安排了石崇高为次辅。以你智慧,若能谋得一计,阻止张濯为首辅,则你与石崇高联手,必能聚集实力,报你父冤仇。”王高直道:“义父,张濯乃当世名臣,太子股肱,若让其不能出任首辅,唯有一计,方能成功。”施明宗大喜,说道:“直儿快快道来。”
王高直淡淡一笑道:“丁忧守制。”施明宗闻言大喜,说道:“果然不愧为当世文胆啊。”丁忧是祖制,源于西汉,当时规定朝廷供职人员父母或祖父母丧故,须回家丁忧守制三年,再回来做官,是为起复。明清时将三年改为回祖籍守制二十七个月,这就叫丁忧。现下张濯祖母仍在,但病入膏肓,不过旬月,必会亡故。张濯曾为太子的侍讲侍读,与太子交厚,太子登基,必会委以重任。但事关丁忧祖制,既便有太子撑腰,张濯也不敢不遵。施明宗见王高直此计大妙,喜不自禁,当下命石崇高和王高直结为莫逆,二人有了施明宗的谋划,行动迅速,各自暗中布置党羽,图谋不轨。
却说方青狮领倭贼,一路向南逃窜。这一日逃到兴化外海,倭贼连日奔逃,钱粮告罄。周河生献策道:“教主,兴化现由谢成和蓝初阳率兵镇守,暂时不易攻克。但仙游城守兵不多,城民却历来富庶,我等若能攻克,抢得钱粮无数,再占领海上无名岛屿,作为基地,再与官兵抗衡,作长久之计如何”方青狮闻言大喜,向松浦隆信询问道:“松浦先生,烦劳你聚集东瀛勇士,我也号召部属,咱们众志成城,合二为一,打下仙游城如何”松浦隆信闻言,正合心意,当下和部属自去海上召集散兵游勇。
第七十六章仙游大战中
不过十数日,松浦隆信尽遣海上倭寇,约计八千有余。方青狮南下之时,沿途召集教匪,加上七十二长老手下,也有一万二千余人。两股合二为一,合计二万余名精锐,聚得七十余艘大船,小船无数。方青狮和松清隆信屡败之下,不惜倾尽老本,与侠义盟及官兵,殊死顽抗到底。方青狮命令一部倭贼一万余名,由方青狮亲自率领,自莆仙交界的东沙、朱寨之间的海域登陆,趁侠义盟仍在浙江,一鼓作气,拿下仙游。另一部倭贼一万余人,由松浦隆信率领,入犯台山、福宁三沙、平海卫后潘澳等地。
仙游时属兴化府管辖,有官兵五百余人镇守。前福州知府殷从洁,因政绩突出,被擢为福建巡抚。殷从洁上任伊始,鉴于兴化府濒临大海,易为倭贼侵扰,故而派了好友陈宣华知府兴化。陈宣华乃兴化本地人,系前任陈瑞元族弟。陈宣华上任之后,派其弟陈宣有,领五百兵士知县仙游,防倭寇攻打。二陈才兼文武,素怀大志,早有杀贼报国之心。却说陈宣有见倭贼前来攻打仙游,并不惊慌,与县丞施君芳、主薄吴启照等商议守城之策。
施君芳道:“大人,我弟施君杰,昔年曾学艺青莲寺,武功不俗,我可召其率族人前来抗倭,必能挡得一挡。”吴启照道:“大人,我长兄吴韦贤,爱好棍棒,门下有弟子数百名,可着其前来抗倭。”陈宣有喜道:“烦二位即刻去请壮士前来,我还有一策,可先给倭贼迎头痛击一番。”施吴二人喜道:“大人,且说出妙策,让卑职等先闻为快。”陈宣有笑道:“时机未到,倭贼胆敢前来攻打仙游,必让其有来无回。”
却说方青狮领兵将仙游团团围住,与李愚桥等商议破城之策。周河生道:“教主,城内守兵不多,我等人强马壮,武功又高,以云梯攻城,须臾可破,毋须苦觅他策。”周河生素有谋略,料敌精准,前次澄海峰若非他设计奇袭,方青狮也不能幸免,方青狮当下也想试探一番,说道:“如此有劳周长老,即刻攻城。”周河生长剑一指,众倭贼架起云梯,向城头奋勇当先,发起猛攻。倭贼呐喊叫嚷,城上并无动静,第一名倭贼爬上云梯,离城头刚有五尺,城上一声呐喊,叉竿推将下来,众贼猝不及防,被叉竿推掉手足,死伤无数。
陈宣有武功不俗,擅使一把长枪,日日苦练不辍,门下弟子甚多。其人又体恤百姓,在仙游广施德政,屡有建树,百姓视其为在生父母。因而面对倭贼攻城,在其号召之下,同仇敌忾,众志成城,誓将倭贼斩杀于仙游城下。因而防守城池,也是镇定自若,等倭贼将爬到城上时才猛然发难,杀得倭贼痛哭失声,失手掉足,其状惨不忍睹。方青狮见陈宣有早有防备,大怒,正想命李愚桥封浩恃轻功飞上城楼,杀散守卫,却见陈宣有在城上,令旗一挥,城门打开,冲出无数黄牛水牛来。
原来陈宣有熟读兵书,借用了田单的火牛阵,前来大破倭贼。牛身被绘上凶恶鬼魅、夜叉无常,牛角上捆着两把尖刀,牛尾上缚一束浸油稻草,用火点燃。后面仙游兵民,敲响铜锣铜盆,惊得火牛惊慌乱跳,牛性发作,奋力冲向倭贼阵中。此次攻打仙游的倭贼众多,火牛突然冲来,倭贼拥挤不堪,人多无法及时疏散,被火牛角上尖刀刺死,牛蹄踩死无数。方青狮与侠义盟和官兵苦战多年,早领教了伊愿无数诡异招数,吃了不少苦头,不想今日又遇着了陈宣有的火牛阵,比伊愿的“火龙出水”,还有犀利三分。火牛发威,横冲真闯,直冲得倭贼狼奔豕突,七零八落方罢。
陈宣有杀退倭贼,并不趁胜追击,让书僮摆了古琴,就在城上抚琴奏乐。方青狮和众首领奋力喝阻,半天才聚集起残兵败将,前来复围仙游。见陈宣有在城上抚琴唱歌,视倭贼如草芥,当即怒不可遏。祝融剑一指,叫道:“攻上城头,杀死陈宣有,赏银一千两。”倭贼听到如此丰厚的花红,无不争先恐后,奋不顾身,向城头攻来。陈宣有神情笃定,待倭贼攻到城下,右手一挥,众兵民得令,将辣椒石灰包兜头打下。打得倭贼双眼盲瞎,疼痛不已,哭声震天。正要逃回阵中,陈宣有左手一挥,城头泼下沸腾粪水,向倭贼兜头浇下,浇得倭贼皮开肉绽,鬼哭狼嚎。
方青狮见陈宣有富有韬略,屡出奇招守城,只得收兵回营,与众首领计议,再觅良策破城。陈宣有城内兵少,不利持久,若让倭贼围城日久,必会为其所趁。当下和施君芳、吴启照等人商议退敌。吴启照道:“大人,敌人阵中,有众多武林高手,我等唯有偷袭群攻,方有机会破敌。”施君芳道:“大人,属下有一策,必让倭贼大败。”陈富有喜道:“施兄请讲。”施君芳道:“火。”陈宣有闻言,喜形于色,赞道:“好计。”
却说方青狮在营内商议多时,封浩主张晚上潜入城中,杀散城头守卫,打开城门,让大队入城决战。周河生倡议趁夜攻城,李愚桥建议即刻攻打,反正陈宣有城内守军不多,无论何种方式,打到后来,仙游必破无疑。为了节省时间,方青狮采纳李愚桥方案,立刻架云梯强攻。众首领得令,正要带兵攻城,却听得营外杀声震天,鼓锣齐鸣。倭贼适才吃了火牛阵大亏,闻“锣”丧胆,以为陈宣有又用火牛阵攻来,个个慌忙跑出营帐,却见一队人马,不停施放火箭,一轮火箭射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