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未火之来 > 分节阅读 198

分节阅读 198(1/2)

目录

努力失败了,但其司马昭之心却未必路人皆知。至少太平洋战争中的受害国印度和巴西就未必知晓。

张院长没有骂两个糊涂蛋算是好的了

接着他又说,日本人的危机感特别强,特敏感,爱报复。对于这一点,老政治家倒是看得明白。

太平洋战争中对日本实行最后一击的斯大林1945年12月在回答蒋经国日本是否有可能东山再起的问题时,曾一针见血地表示:“当然,这是可能的,日本这个国家人口多,爱报复。日本希望东山再起。”

造成日本这些性格特点的原因在于国家特别小。小国敏感,在策略上往往会率先出击。甲午海战,日本没有想到会赢,只想到必须先发制人,而且是投入国家的全部力量,迅速出击,不惜代价的赌了。结果,它打赢了。

但这种策略不能多用,多用则会反伤自己。二战时,日本先对中国,继尔对美国都采取这种策略,结果受到太平洋两岸的两个大国的牵制,犯了与希特勒同样的致命错误。

现在日本在颠覆翻雅尔塔体系的冲动下,在策略上是否还会再次犯这样的致命性错误呢

有人可能要说,以前的教训那么明明白白,难道他们不会吸取教训,联合美国一起打击中国吗

但是我要说,非常有可能。

如上所述,且不说日本触动的远东雅尔塔格局要涉及中、俄、美三国的战略利益,我们只要看看日本不屈不挠的参拜靖国神社,特别是参拜其中那些有战无略的东条英机们的举动,就说明日本迄今也不明白自己在那场战争中败在何处,迄今也不明白东条不仅是世界的罪人,也是毁灭日本的罪人。

今天日本政治家只看到东条的孔武的一面,而没有看到正是这种“玉碎”的性格导致自明治以来所有的日本成就灰飞烟灭。对东条的“崇拜”说明日本民族对其性格缺陷不仅不注意克服,而且还会再次放大。

呵呵,前不久不知哪位愤青用计烧了靖国神社,本来这是一个转变日本立场的机会,但是事实上让日本在这条“玉碎”的不归路上走得更远。被激荡起来的民族主义情绪和军国主义情节在有心人的利用下,迅速为军国主义的复辟扫清了道路。而更加愚蠢的是一个更加庞大的靖国神社将要在原址上重修,东条英机们也将变得更加接近天照的位置。

最后,台湾问题的出现,并不是雅尔塔体系的错,而是冷战的错。冷战才使台湾回归祖国成了所谓“问题”。因此,所谓“台湾问题”的出现,是从雅尔塔体系中的倒退。现在留给我们政府的挑战是,统一台湾成了中国进入世界政治的第一道门坎,也是中国进入大国竞技场的第一张但却是初级的资格认证书。

这是因为,目前美国似乎没有直接与中国交手的安排,它只是先放对台湾有更迫切觊觎之心的日本出来与中国交手,如果中国跨过日本这道坎,就正如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越过中国1895年、俄国1905年这两道坎之后,英国、美国就开始与日本认真打交道并与之分红的经验一样。

中国如想获得与美国在亚太平等分红的地位,就必须先切实打掉日本在台湾问题上的觊觎之心。而不管采取什么方式。

如果中国在这件事情上取胜而不是所谓“双赢”,因为在核心利益上不可能存在“双赢”,那么中国与日本未来在亚太的地位也就大体确定了。

在这个问题上日本人是不会服软的,他们已经准备了很多年,而我们也准备了很多年。这与动物世界的情形大体差不多。

大国崛起的规律性现象是两个实力相当的对手之间要有相当的缓冲空间;这种空间的大小与正在崛起的大国之间的冲突概率和烈度成反比。如果在地理没有空间间隔的条件,那么保持双方的战略力量,尤其是其中的战略武器的均势则是和平的保证。

所以,大凡国际和平体系,不管是维也纳体系还是雅尔塔体系,多是从这两方面入手制定的;同样的道理,一个国际和平体系的解体也首先是从这两个方面的消失而开始的。

抗日战争中为什么发生那样大规模的战争啊,苏联准备得比较好,日本想打但没有打过去。我们准备得比较差。日本就过来了,尽管最后赢了,但中国付出的代价也太大了。

现在日本又起来了,与此同时,中国也出了一些对日“新思维”,要求政府“不妨大致地搁置历史”,“从政策声明和实际态度两方面一视同仁地看待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愿望,即不对日本成为常任理事国提出中国未对其它同类要求者如印度、埃及等提出的特殊条件。或者更进一步,择时积极支持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这些人是幼稚混蛋

现在首要的问题,中日之间在台湾存在着核心战略利益的冲突

日本是不会放弃对台湾的企图,中日之间根本就很难有“新思维”所描述的那样的调和余地;如果没有战略利益上的调和余地,那么“择时积极支持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中国意味着什么对联合起来打败了日本法西斯的亚太各国,意味着什么最后,对支撑战后和平的雅尔塔体系及建立其上的联合国,又意味着什么

所以我们必须战,拿下日本是关键,拿下钓鱼岛是关键中的关键

第十一章 我欲战

更新时间2007413 20:36:00字数:4118

“所以我决定向国家购买钓鱼岛的长期使用权”

崇浩在讲完自己的分析后,大胆提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方案

“还有,我要在秋季征兵前,学校开学之前,立刻转到国防科技大学就读。我想我这么一个人才,国防科大还是愿意开绿灯的,呵呵”没有等众人对前一个消息说什么,崇浩又抛出一个更惊人的决定。这回他又要溜走独自去偷欢了

“哎,读了那么多策论,再经过这个假期的一番游历体会,才知道国家有无数高人献计啊实在是国家之福。公司后面的市场策略也要配合国家的长期战略,当然在具体方式上要灵活,该给的大方给,但是该教训的也要狠狠教训,只是不打死罢了。

我也希望我们公司里能有大量这样有眼光的人材哈哈,我要让那帮兄弟尽快去转读军事院校,呵呵,百年难遇的大军功就要来了,大家要好好把握,好好把握啊”崇浩感叹完后又开始兴奋的安排那些正在读书的兄弟的前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