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13(2/2)
都说政客是骗子,无赖,地痞,婊子的混合体,太原王氏为了利益曾经与李捷斗争了十年,短短几个月同样为了权利与利益,摇身一变又变成了闽国的坚定盟友,外戚,则成了闽国对李治的第二道禁锢。
又在立政殿处理了一下琐事后,夜愈发的浓郁中李捷却是转身披起了衣服,坚固的文山甲重新裹在了衣服外围,就在李捷穿戴中,宫廷内也是有数不清的黑色影子不断挑着什么从各个宫殿中走出,雪花还在不停的飘着,人影憧憧下驻扎唐宫半年有余的闽王铁林居然开始了缓缓的撤离。
收拾停当后,李捷也是在赞婆率领的十来个禁卫簇拥下缓缓出了立政殿,刚走到院中,一个摇摇晃晃拿着大扫把扫地的身影又映入了李捷身影,满腹惆怅看到尚且劳动改造的徐婕妤,可算给李捷增添了点点趣味。
随手从殿内拿过一大堆果皮,路过徐盈身边,李捷很恶俗的随手一扔,好不容易打扫干净的院子顿时又是乱成一团,气的徐盈差不点没把扫把扔了,可惜,这些天挨饿的滋味实在是太难熬了,攥着扫把的略带点粗糙小手拧的青筋暴起,徐盈还是噙着眼泪默不作声打扫起来。
“扫完这些,你就去太极宫,去找老十吧。”
足足又扫了几秒,徐盈这才反应过来,满是惊喜交加愕然的抬起头,却见李捷一脸正色的盯着她,吓得她又是机灵灵的一哆嗦。
“记住,这一次孤能把你,把你们徐家当作奴仆一般使用,再来一次,孤也能让你小小的徐家在中原覆灭,再想火中取栗之前,好好掂量掂量,自己够这个分量吗”
雪夜中甲叶咣咣作响,领着卫队,李捷已经走了许久,徐盈依旧哆嗦着不断扫着,直到清理干净后,这才见鬼一般丢了扫把就往宫外奔去。
原本应该像文水武氏一样废后而立,成长起来的湖州徐氏,阴差阳错就在闽国的打击下跌落了下去。
次日凌晨,太极宫中一切闽队消失得一干二净,仿佛他们从来没有出现过一般,经历了半年的动荡政变,长安似乎恢复了永徽初年的平静。
在太监的引领下,李治几乎是被搀扶着去上朝的,不是害怕,而是激动的,怎么都想不到,李捷居然把皇位又还了过来。
不过,李治是不会感谢这个教训自己一番的九哥的,来到了外殿,群臣早已在那里等候着,刚刚做上了冰冷的龙椅,李治几乎是弹跳起来自己就高呼起来:“上朝”
先阴后阳,先软后硬,徐徐图之,如何报复闽国,被囚禁的半年中李治可想了一肚子计划,喊完一句后李治精神矍铄的坐回了龙椅,酝酿着就打算开展拿出来,但直到片刻后,李治才忽然反应过来。
群臣没有动,就连太监宦官这些奴才也没有动。
“朕说上朝”颇为恼怒中,李治敲着龙椅扶手大声的对左右吼了起来,不过,宛如木头一般,三公九卿掌印太监一个理会他的都没有。
直到一个宽宽的步伐在身后响起,李治愕然回首中王皇后缓步走了过来,就在龙椅背后不知道什么时候倾斜着设置了个珠帘悬挂的幔帐,撩开珠帘,王嫱端重的坐在了同样金碧流光的凤椅上,上朝太监这才拖着长长嗓音嘶吼了起来:“上朝”
“臣等拜见陛下,拜见天后”在褚遂良的带领下,李治惊愕的目光中,群臣这才缓缓叩拜而下
第579章 笼子里的皇帝
军权被架空,政权被归与宰相,外戚还就此介入朝政,短短几个月,永徽朝的政治面貌已经被彻头彻尾改变了,李治再上朝时候,面前的大臣大部分还是从柴令武谋反案被牵扯,又被李捷宫廷政变后放出的大臣。
自己做主决定帝国大事几个月,自由惯了,再加上苦大仇深,李治面对着一张张怎样冷漠的脸,就可想而知。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启禀陛下,臣有事要奏。”
太监长长的音调刚过,新近的首辅褚遂良立马拱着手站了出来弯腰鞠躬道:“如今去岁柴令武谋反案现已查明,系驸马都尉柴令武本人对朝廷不满,阴谋造反,阴谋暴露后为活命又一味攀咬,所诬告诸位臣僚,一概为冤案。。
“现已证据确凿,臣认为,依律柴令武当弃市,巴陵公主亦罪在不赦,当赐自尽。”
永徽五年的动荡完全因为两人的谋反而起,经历了攀咬,政变,一系列足以撕裂大唐的大事件后绕成了一个圆,又回到了柴令武夫妇身上,在这二人身上,可有不少朝官吃过亏,如果不是他夫妇是皇族,估计该诛三族了。
不过对于此二人,李治还想留下作为个把柄拿捏,故而沉吟的捏住了下巴摇了摇头:“这事儿朕认为,柴令武与巴陵公主为皇室,当网开”
“臣认为此处置妥当,大理寺即日执行。”没等李治的话说完,主官刑狱的门下侍郎李义府已经抢先开腔道,接下来,宇文节等几个宰相也是点头称是,在李治惊愕的目光中,这事儿居然就这么定下来了。
直接当李治为空气把事情定了下来
眼看着尚书省门下省当庭就把事情定了下来,门口传旨太监直接出去定下了柴令武的命运,李治当即一张脸气的铁青。
令他发怒的事情还没有完,定下了玄而未决的柴令武谋反案,转身兵部侍郎孙廷玉又站了出来启奏道:“启禀陛下,前线传来消息,庭州大捷后洛阳道行军大总管,英国公李绩已经把辽东大军驱赶出了中原,目前正在河北与敌军交锋,英国公请求他获取河北道诸州诸卫府的指挥权。”
一提到李绩,李治禁不住气不打一处来,作为长安重要屏障,李绩眼睁睁看着李捷的闽国大军打进长安,把他狼狈的从皇位上打下来。
“不行,如此不忠不孝之人,怎么可以把举国精兵托付给这样的人,传朕谕令,门下省拟制,传朕谕令,将李绩锁拿长安”
李治拍着龙椅再一次喝令着,可惜,一如既往他被无视了,反倒是一个轻柔的声音在背后响起。
“英国公乃国之柱石,如今辽贼大盛,如今正是朝廷多事之秋,正应该对这样老臣加以重用,尚书省拟制,封英国公为西北道大行台,总揽河北战事。”
“臣等遵旨”
在李治气得发狂发的注视下,王皇后轻轻一语又取代了他的权威,下方太尉李道宗轰然应是,全然把李治当做了不存在。
脸色铁青,李治哆嗦着坐回了龙椅,两个时辰的朝堂,未再发任何一言,庭下群臣也同样如同往日那样朝政议事,仿佛龙庭上皇位依旧是空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