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5(2/2)
其实这柳州棺木我也听说过,据说这棺材与“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有关。
柳宗元到柳州做官,最后凄惨客死异乡,柳州乡亲父老为了纪念他,特意在当地订购了一口上好的楠木棺材,殓装着他的遗体千里迢迢地运回其老家去安葬。
柳宗元是山西永济人,路上要花费好几个月的时间,可等回到河东打开棺材重新殓装遗体的时候,却发现柳公的遗体依然完好无损,面目仍栩栩如生,大家都十分惊讶。
柳州棺材因此沾了柳宗元的名人效应而声名大噪,那些达官贵人无不以拥有一口上好的柳州棺材为荣,因此有了“死在柳州”的说法。
这时,白芸赶紧拿出oss机,我一看现在这寿衣店也与时俱进了,居然都能刷卡了。
白芸按了几个数字对那对夫妇说:“一共9万块钱,咱给您打个折,也图个吉利,希望二位今后生活顺心如意,就收您8万8千8百8十8。”
那男人掏出一张金卡,毫不犹豫地就刷了。
我和二大爷面面相觑,卧槽,这尼玛也太黑了。
那夫妇俩刚要走,突然又想起点什么,那女人转过头来对白芸说:“东西先放在你们这,我估计我家小杰是挺不过今晚了,到时再来拿。”
说完那男人又趴到柜台上问褚爷爷说:“老爷子,您平时见的事多,我想打听打听,您认识抓鬼的人吗我老觉得我们那工地有问题。”
褚爷爷想都没想,就冲我和二大爷努了努嘴说:“瞧见没有,那俩人可都是一等一的高手,我们都是老朋友了,你找他们准没错。”说完还给我们使了个颜色,那意思是这可是大款,赶紧趁机会多扎点钱。
那男人打量了我们一下,就走过来对我们说:“这么说,您二位懂这个”
二大爷毕竟见过世面,关键时候没我这么不着四六,笑着说:“算是,不知道您那出了什么事”
那男人从兜里掏出张名片说:“这样,你们也看见了,我家孩子快不行了,我这几天得张罗,你们下周日给我打电话,到时咱约出来详细聊,我就是觉得我们那工地有问题,请您二位去看看,毕竟那还有几百张等着吃饭的嘴。”
二大爷一看这人出手阔绰,这钱不挣白不挣,我心想也对,搞不好还能打探点鬼差老六的消息,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我们也整个至尊服务好好挣上一笔。
我俩再看那名片上写的是,兰天绿水房地产公司董事长张古平先生,果然是有钱人。
那夫妇俩刚一走,白芸就笑着对我们说:“我说大爷,还有小祁,今天可多亏你俩出的注意了,要不然也挣不了这么多,别走啊,晚上请你们吃大餐。”
褚爷爷也说:“这人一看就是有钱人,你们要是到时去办事,可得下狠手要价哈。”
刚说完,白芸那就掏出手机拨了个电话说:“喂,老吴吗那个b246型号的骨灰盒再给我批10个,对对对,就那个柳州的,688一个那种,要新的,你可别糊弄我哈。”
我一听这尼玛真是黑店啊688愣是卖出天价,还尼玛放了二十年,我估计二十天搞不好都不到。
第七十三章 烂尾楼
打完电话,白芸就蹦蹦跳跳上班去了,我心想:就這种收入。本文最快\无错到抓机阅还用上班这么辛苦,后来再一想,搞不好她就是用护士的身份卧底,然后搞推销。
我和二大爷一听晚饭有着落了,就也没走,和褚爷爷聊了一下午的天,中途也有人进来买点烧纸孝牌什么的,褚爺爷说了很多他年轻时的往事,还说让我们回去告诉爷爷。和他一起敘叙旧,我和二大爷赶紧应声答应,我想爷爷也会很高兴的。
白芸是护士长,值班的時候少,恰巧今天都是些感冒发烧的,加上马上过年了,住院的也不多,安排完工作后,就穿着便装回来了,说是张老板的儿子不行了。呆找农弟。
果然不一会,那蒜鼻头和他的帮手就一起抬着担架出动了,不过這次没有了鬼差老六的身影。我想,他再也不会那么容易现身了,张老板儿子的魂魄也慢慢地朝西边飘走了,应该是去投胎了。
白芸把寿衣和骨灰盒送了出去,叮嘱张老板趁人还没僵硬,赶紧把衣服穿上,否则凉了后就很難套上去了,张老板虽然伤心,但是毕竟是见过世面的人,精神还算稳定,点点头含着泪就走了。
关于寿衣的事,我在这里多说两句,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寿衣可以说是源远流长,不管在南方还是在北方。甚至在国外,人死后都讲究个遗容整齐,其中寿衣就是最关键的一部分,当然了。一些少数民族,尤其是游牧民族的丧葬则属于另支。
现代的寿衣基本都是清朝款式,但是随着时代进步,慢慢地也出现了西服,风衣。包括白芸所说的卡通寿衣,但是总体来说,还是以传统的寿衣为主,毕竟中华民族在生死大事上向来都是遵循古礼。
为什么会以清朝服饰为主呢因为清朝初年剃发易服,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被迫改穿满族服饰,也就是我们现在的唐装马褂,久而久之,满族的唐装马褂,也逐步扩展到生活各个方面,成为现代寿衣的标准形式。
寿衣的颜色一般是蓝褐色,年轻妇女用红粉或葱白色,此外,还配以被褥,通常铺黄盖白,意为铺金盖银,被面常绣“八仙”等图案。
我听说在福建也就是闽南一带,在给死人穿寿衣时,老人的亲属要先来个象征性的试穿,试穿之后用一根没有秤锤的秤来秤一下,并在人面前说一句:“这是子孙用钱买来的。”表示子孙的孝心,我只去过一次福建,因此是真是假也不敢肯定。
死人穿的寿衣通常都是奇数的,上下相差二,如上七下五或上九下七,最多是上十一下九,即穿十一件上衣,九条裤子,女的则可以用裙子代替,而白芸卖掉的那件帝王装就是上十一下九的配置。
也有一种说法是,夭寿者,就是死时不到五十岁的人,一般只能穿三件,死者的年龄愈大,愈可多穿,表示有福有寿,当然了,现在遵循这种规矩的已经很少,一般都是越多越好。
在大内的老家甘肃,老人一般过了六十岁以后,儿子或女儿要及早想法为父母做寿衣,寿衣包括帽子衣裤鞋袜等,衣裤至少要做够三套,套数均要单数,忌双数。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事,做寿衣一般要在古历闰年做,因古历闰年比平年多一个月,俗称闰年做寿衣,可以为老年人增寿。
搞定一切后,我们四人就关了寿衣店的大门,估计今天也不会有什么别的生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