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43(2/2)
郑大善人狠了狠心说:“那就把它扔了吧”
因为在那个时候雕刻一只石头貔貅也是要花很多银子的。
“万万使不得那雄兽可是开了光认了主的,你一旦抛弃了它,就要倒大霉了”老道士连忙阻拦道。
“那可怎么办”郑大善人吓了一跳。
俗话说请神容易送神难,神兽也是一样,这样的镇宅神兽一般请回来都是世代供养的,不能随意丢弃,除非家境破落到连宅子都抵押给别人了,否则是万万不能抛弃的。
老道士想了想说:“善主的买卖做的大,想必有其他的商号吧,你挑选一家最大的商号,把换下来的这只雄兽请到商号门口,最好再请一只雌兽跟它相伴,这样既能拆开两只雄兽相斗,又能大旺财利,岂不更好”
“既然如此我就再请两只雌兽吧,和这两只雄兽配对儿,一对儿放在门口镇宅,一对儿放在我的昌隆米行吧。”
郑大善人一听十分高兴,他家大业大,涉足很多产业,茶庄,米行,绸布店,但是做最大的还是昌隆米行,再请两只雌兽对他说并不是什么难事
老道士点了点头说:“这样就更好了”
郑大善人是个见多识广的人,想了想说:“这些事情说起来简单,只怕做起来还有些忌讳尤其是这雌兽很久没人见过了,这雕刻的石匠还会雕刻吗”
老道士说:“要说忌讳也是有的,选石材雕刻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和雄兽相同的石材,这样雌雄二兽才能很好的匹配在一起。至于雌兽很多人没见过,这个倒也不难,我可以把雌兽的形象画出来,让雕刻的石匠照着雕刻出来便是。”
“那就有劳道长废心了。”郑大善人连忙表示感谢。
然后就安排老道士师徒住了下来,毕竟雕刻两只石兽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过去不像现在,有专门加工石雕的石材店,因为这些东西都是为大户人家做的,用量很少,形不成市场,不足与开店经营。
所以那时候是没有石材店的,有大户人家需要的时候,只能请雕刻石匠人上门去做,石材由主家自己去买,匠人只管来雕刻就行了。
然后郑大善人让管家去买来了和雄兽相同的石材,请了雕刻的匠人来雕刻雌兽。
果然,这些匠人只会雕刻雄兽,对雌兽没有印象,老道士就给他们画了雌兽的形象,好在是大同小异,雄兽和雌兽区别不大,唯一的却别就是雌兽头上多长了一只角,面相要略微凶恶一点,神态上也略微有些区别。
这种区别都是在微妙之处,所以老道士要经常跟石匠沟通,使石匠尽可能的把雌兽雕刻的形神兼备。
石匠雕刻的时候,老道士师徒就坐在旁边喝茶,郑大善人的千斤大小姐云珠就借故出来看热闹,其实她是想看小道士玄真子,两个对上眼儿的年轻人,总是有莫名的吸引力。
石匠雕刻了半个月,云珠就天天出来玩耍,只求能看小道士一眼,俩人虽然没有说话,但是都心有灵犀,只差说出来了。若是哪天云珠小姐没出来,小道士玄真子就坐立不安,心里就空落落的。
半个月过后,两只雌兽雕好了,老道士查了黄道吉日,焚香祷告,将郑家宅院门口的一只雄兽移开,换上了雌兽。
然后将另外一对儿貔貅运到了昌隆米行,安放在米行门口,帮郑大善人做了开光认主仪式。
“好了,宅运风水已经调理停当,貔貅镇宅有个好处,只要阴阳和合,不但大旺财利,还能利婚姻多子嗣,不日你就可添丁进口,以后会人财两旺的。”老道士对郑大善人说。
“多谢道长成全”
郑大善人连忙拱手感谢,他知道这老道士是有名的“风水眼”,自然不敢慢待,本想留在家里多住几日,但是老道士坚持要走,郑大善人连忙让帐房取了银两酬谢,但是老道士却分文没取。
“你是我们道观里的大善主,年年都捐有善款供养,我们帮你消灾也是理所当然的,就不好在受用你的钱财了。”
老道士说完,就带着小道士玄真子准备回山了,要离开郑家大院了,小道士玄真子忽然觉得有些失落,这些天虽然没有跟云珠说上话,但是却经常见面,现在忽然要走了,心里很是不舍,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却发现云珠正在大宅院门口看着他,四目相对,也只是那么一瞥,终究不敢看得太久,千言万语只能憋在心里,云珠很快转身进了院子,小道士玄真子跟着老道士回到了道观。
不久,郑大善人的两房夫人都怀孕了,顿时喜忧参半,他没想到调理了镇宅神兽之后,两房夫人这么快就怀孕了,但是又担心这两房夫人和原先一样,生养不成,于是整天提心吊胆的,没事儿就去烧香拜神,祈求神灵保佑两房夫人能够生养成功。
一年后,两房夫人顺利生产了,一人生了一个儿子,这下可把郑大善人乐坏了,当即备了厚礼,去道观酬谢老道士。
在两年时间内,郑大善人居然生了三个儿子,可以说是人丁大旺,郑大善人知道老道士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心想我郑家不缺钱财,也不缺人丁了,眼看三个儿子都快成人了,可整天只知道吃喝玩乐,无一人思取功名,岂不成了蠢材于是暗暗着急,他有些贪心不足,心想我这么多子嗣,难道就没有一人能夺取功名的
第499章 寄生墓
郑大善人想到这里,再次把老道士师徒请到府上,好吃好喝的招待着,以表示感谢之情。
茶饭招待之后,郑大善人说:“道长,经过你调理阳宅风水之后,我家现在人财两旺,美中不足的是我家几代都发财发福,可终究与官禄无缘,不知是不是阴宅风水有啥问题”
老道士不仅意的看了郑大善人一眼说:“你祖上是那一代开始发家的”
郑大善人说:“应该是从我爷爷那辈家境开始转变的,从三亩地地的小农之家发展到几亩良田的小地主,到我爹这辈才真正发家致富,有千顷良田,牛羊成群,不过说到底也只是个土地主,只能靠放租过日子。到了我这辈才把家业做大,不但有千顷良田放租,还有茶庄米行,绸布店,家业越做越大,心里却越来越不踏实,世道不太平,家里不出一个掌权的不行啊是不是祖上阴宅风水有啥破绽”
老道士微笑着不置可否,郑大善人说:“道长,要不咱到祖坟上看看”
老道士不经意的看了郑大善人一眼,说:“那就去看看吧。”
郑大善人一听喜上眉梢,他没想到老道士答应的这么痛快,心想着老道士可是个“风水眼”,他若是能答应帮我找一块风水宝地,咱郑家再出个当大官儿的,那就完美了
于是就连忙雇了一辆马车,喜滋滋的带着老道士师徒到乡下看阴宅风水,郑家发了家之后才搬到城里的,但是乡下的祖业还在,是大房夫人的兄弟在当掌柜,负责放租收租。
马车走到乡下几件破草房跟前,一个年轻的后生,穿的破破烂烂的,肩上扛了个锄头从屋里出来,见了马车上的郑大善人,一脸喜气的迎上来说:“叔,你回来了到俺家去坐坐”
“郑三儿,你不是又想免租子吧,这天不旱不涝的,想免租子可不成”郑大善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