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14(2/2)
“公安同志,我刚才不是说了吗我那天上的是二班,夜里面十一点钟下班,交完班,换好衣服就是十一点半了,我家离县城又比较远,再怎么快都要一个小时;当时,贡明启不是在朋友家打麻将吗打麻将的时间哪有准的呢”
“邢惠开,我们正在调查的是一起谋杀案。”李云帆朝卞一鸣看了一眼。
卞一鸣从皮包里面拿出一个塑料袋,塑料袋里面是有个长条形的纸包。
李云帆打开纸包,里面是一根棺材钉:“邢惠开,你看看这是什么”
邢惠开朝桌子上扫了一眼:“这是什么”邢惠开说话比较从容,但眼神和表情所表现出来的是紧张。邢惠开应该是明知故问,我们都知道,棺材钉和一般的铁钉都不同,现在的人没有见过,但在那个年代,一般人都知道。
“这是一根棺材钉。”
“棺材钉你们不要吓我。”邢惠开脸色越来越难看。
“这是我们从缪智文的耳朵里面取出来的,这是一起恶性的谋杀案。我们希望你认真地想一想,我看你是一个人聪明人,如果知情不报,隐瞒实情,那也是一种犯罪,同样要受到法律的惩处。”
“公安同志,我虽然是一个妇道人家,但一般的道理,我还是懂的,贡明启和你们刚才说的案子到底有没有关系,我确实不知道,如果我知道什么的话,一定会如实相告。绝不会有半点隐瞒。”
李云帆和卞一鸣对这次谈话本来就没有抱有什么希望,好在同志们在邢家村的调查还没有结束。
两点钟,李云帆结束了和邢惠开的谈话,李云帆和卞一鸣决定在邢家村逗留一段时间。
走出邢家村以后,李云帆一行驱车去了南山棉纺厂。汽车路径东山镇的时候,毛书记回公社去了,双方讲好,晚上还在公社食堂吃饭。
棉纺厂在县城东边两三里地,厂的名称叫南山县纺织厂。
严小格很快就找到了纺织厂的杨厂长。
杨厂长领着李云帆一行去了人事科,几分钟以后就调出了邢惠开的档案材料。
邢惠开在一车间。
杨厂长亲自领大家去了一车间。
车间主任叫吴晨阳,当吴晨阳知道大家的来意以后,头摇的像拨浪鼓。正常情况下,所有的考勤记录应该都在,可谁也没有想到一九七三年,厂子里面文武两派闹腾了半年多,不要说考勤资料,就是生产都收到了很大的影响。迫于当时的形式,厂子里面曾经停产两个多月。所有的档案资料全部丢失。
第七十章 路口分手
过来的人都知道,不仅南山纺织厂遇到这种情况,当时,全国就是这种形势。当时的口号是“抓革命,促生产”,“以阶级斗争为纲”,实际的情形是,所有的生产都停了下来。
李云帆一行的调查在这里搁浅了。
李云帆仍不罢休,能不能找几个和邢惠开在一起工作的同事来问一问呢
于是,杨厂长和吴主任在几分钟之内喊来了五个人,这五个人平时经常和邢惠开在一起搭班,关系也不错。
遗憾的是,五个女人都回忆不出一九七二年十一月六号和七号的班次了,时间太久,再加上每个人的班次都不固定,纺织女工经常倒班,上班的时间一个星期就要变一次。
李云帆和卞一鸣想要查清楚邢惠开十一月六号的班次的愿望落空了。
明明看见蛇穴里面有一只螃蟹,但就是抓不到它,这种感觉是非常难受的。而这只螃蟹对同志们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把很多事情都搞的杂乱无章,整个社会都处在一种癫狂和无序的状态。
我们都知道,南山纺织厂的考勤记录对李云帆和卞一鸣来讲,太重要了。如果能查清楚邢惠开十一月六号上的是什么班,就能确认邢惠开有没有撒谎,确认邢惠开有没有撒谎,就能确认贡明启在十一月七号凌晨三点至四点之间有没有和邢惠开在一起。
老案子的线索断了,好在有新案子在,而老案子和新案子又关乎同一个人,所以,李云帆和卞一鸣想做一点必要的调查。
晚上,除了找任大爷了解情况,还要找邢惠开的邻人了解情况,如果贡明启仍然保持着和邢惠开的关系,邻人不可能不知道。
夜幕降临之后,一辆汽车停在邢家村北边一个村庄的路口。当时,汽车是一个稀罕物,李云帆和卞一鸣只想悄悄进入邢家村,如果将汽车停在邢家村的社场上,一个村子的人都会知道。
汽车熄火之后,从车上走下来五个人,他们分别是李云帆、卞一鸣、王萍、严小格和左子健,谭晓飞和毛书记到智觉寺安排同志们的住处去了。今天晚上,李云帆一行就将在智觉寺住宿。
一行人步行到了邢家村。
经过社场的时候,社场一片寂静,只能听到水牛吃草的声音,偶尔还会有一两声牛叫声。
五个人在一个三岔路口分手,李云帆和左子健向东到任大爷家去;卞一鸣、王萍和严小格向北到邢惠开的邻人家去。
我们先跟着李云帆和左子健到任大爷家去看看。
经过一家又一家院门的时候,两个人看到人家堂屋里面的昏暗的灯光和灯光前晃动的人影。村子里面的人正在吃晚饭。
邢家村是一个比较大的村子,两个人一路向东,经过二十几户人家,还是没有见到任大爷所说的大石碾子和大槐树。
一些人家的院门口,还会蹲着两三个人,手里面端着饭碗,手上拿着筷子,他们一边吃饭,一边唠嗑,他们还会帮两个人训斥那些见了生人就吼两嗓子的狗。
第七十一章 不合规矩
吃饭的人用异样的眼光目送两个人从门前经过,好在他们看不清两个人身上所穿的衣服。
两个人也没有向任何人问路。只管一路向东。
两个人在两户人家的院子门口都看见了大槐树,但没有看到石碾子。于是继续向前。走过一家的院门之后,眼前是一片茂密的树林,穿过树林,眼前是一片开阔的田野,这应该就是村子的尽头了。
两个人重新折回头。走到第三家的院门口。
左子健向南走了十几步,终于看到了一个很大的石碾子,其位置在一棵大槐树下,因为天已经黑透了,两个人先前没有看见它。
李云帆走到院门口,轻轻敲了三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