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小村魅影三 > 分节阅读 276

分节阅读 276(2/2)

目录

郑峰坚信,不管“6,30凶杀案”有多复杂,凶手有多狡猾,同志们一定能揪住他们的狐狸尾巴,还原其本来的真实的面目。

第九十章 低头沉默

九点钟,郑峰和王娟的谈话结束。

最后,郑峰让王娟在谈话记录上摁了手印。

王娟走出谢家的时候,郑峰让她留下了那把刀。

在郑峰和王娟的谈话结束前一刻钟,有两个人走出了堂屋,他们是刘长松和张鹏郑峰派他们俩去请杨大顺。

刘长松和张鹏找到杨大顺的时候,他正在水稻田里面耙地,十几块水稻田连成一片,一片繁忙景象,栽秧的,挑秧苗的,扔秧苗的,耙地的。

耙地的有两个人,杨大顺就是其中一个,谢队长找一个人顶替杨大顺,让杨大顺跟刘长松和张鹏回村子去。

当谢队长领着刘长松和张鹏在田头喊杨大顺的时候,杨大顺将牵牛的绳子交给了接替他的人,他显得很平静,他将脚放在水塘里面涮了涮,然后穿上鞋子,放下裤脚,一声不吭地跟在刘长松和张鹏后面。

九点二十五分,两个人领着杨大顺走进堂屋。

我们都知道,这次谈话对案件的侦破工作至关重要。郑峰不担心杨大顺不配合,只担心杨大顺的叙述遗漏掉一些重要的细节。所以,能不能复原凶手杀害谢家财和周凤英的全过程这里是指在杨大顺能力范围之类的细节。

杨大顺坐在板凳上一言不发,,其表情很像一个站在老师面前等待老师发落的小学生。两只手抄在袖筒里面,春寒料峭,气候还比较寒冷。

九点三十分,谈话正式开始。

“杨大顺,知道我们为什么找你吗”

“知道。”

“你是怎么知道的,难道你有先见之明吗”

“你们带走王娟,我就在水稻田里面耙地。你们找我们夫妻俩,不是为家财家的案子吗这呆子都能看出来。”

从杨大顺的话锋来看,他所说的“知道”和郑峰所理解的“知道”根本就不是一码事。看情形,杨大顺并没有做好谈话的准备。

郑峰有意试他一试:“杨大顺,你有什么话要跟我们说吗”

“郑局长,我不知道你们想问什么。五年前,该说的,我已经说过了。”杨大顺并不想配合同志们的工作,很显然,他还心存侥幸,要么就是还有什么顾虑。

此时,一个人走进堂屋,她就是杨大顺的老婆王娟:“大顺,我已经把该说的跟郑局长他们说了,只要咱们把话说清楚了”

“你这个蠢女人,你忘了,我是怎么跟你说的,这种事情,谁能说清楚呢”

“大顺,你不要一根筋了,郑局长他们已经找小翠问过了。纸是包不住火的,早说出来,心里面早清爽。”

杨大顺语塞。

“芝麻绿豆,我们已经和郑局长他们说的一清二楚,你自己掂量着办吧”

杨大顺低下头,做沉默状。

“你就是不为自己和我考虑,也该为孩子考虑啊除非你没有跟我说实话除非是你杀了家财和凤英。”

“天地良心,我跟你说的全是实情。”

“那你就一五一十地跟郑局长他们说吧我看出来了,郑局长他们是明白人,他们绝不会冤枉好人,也绝不会放过一个坏人。”

第九十一章 打消顾虑

“你这个傻女人,真是头发长见识短,郑局长他们要是查不出凶手来呢”

“这”现在轮到王娟语塞了。她似乎也意识到自己有点冒失。

“你们夫妻俩不必担心,大嫂,你刚才说的不是很好吗我们绝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也绝不会放过一个坏人。你们一定要相信我们。”

“关键是关键是,我当时躲在床肚底下,根本就没法看见他们。他们要是说话,我或许能听出一点眉目来,可他们连一个屁都没有放。”

杨大顺毕竟是在麻将桌上摸爬滚打了很久至少是曾经在麻将桌上上摸爬滚打了很久的赌徒,在他的言语里面 明显地表现出患得患失的心理特征。

“你只需把你看到的告诉我们就行了,当然越详细越好,这对我们来讲非常重要,我们需要你的配合。至于你的行为,我们可以答应你们不跟任何人说,但前提必须是你能积极主动地协助我们侦破此案,常言道:人无完人,金无赤足,我们每个人都会犯一些错误甚至是严重的错误,但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只要我们能及时醒悟,改弦更张,那我们就不能算是一个糊涂的人。”郑峰这段话是有所指的,他相信杨大顺一定能听懂了自己的话。

杨大顺确实听懂了郑峰的话,正是郑峰的话,打消了杨大顺仅有的或者是最后一点顾虑:“既然我老婆已经跟你们说了,那我就没有必要再藏着掖着了,结果怎么样,我顾不了那么多了。”杨大顺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朝老婆瞥了一眼,眼神之中,有那么点心不甘情不愿的意思。

只要杨大顺愿意配合调查,不管他有什么样的情绪,郑峰都不会特别介意。郑峰能理解杨大顺的心情,杨大顺现在的角色非常特别他的角色地位也非常尴尬,因为他和“6。30凶杀案”有脱不了的干关,所以,他现在还无法摆脱犯罪嫌疑人的身份,他要想摆脱这样一种身份,就必须积极主动地配合调查,就必须在记忆里面极力地寻找和搜索凶手的影子。

“大顺,我把五百块钱拿来了。”王娟望着杨大顺道。

郑峰和同志们一时还没有转过弯来。

“郑局长,请你把五百块钱转交给招娣的外公外婆,我们只积攒了这五百块钱,剩下的一千五百块钱,我们会慢慢还。”杨大顺望着郑峰道,他的态度很诚恳。

很显然,夫妻俩在还钱的问题上,早已达成了共识。

“由我们来转交我们该怎么说呢”

“你们就说我向谢家财借了两千块救命钱,先还五百,剩下的一定尽早还请。”

“两位老人家抚养招娣,确实不容易,借债还钱,天经地义。”王娟一边说,一边从棉衣口袋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