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逍遥渔夫 > 分节阅读 105

分节阅读 105(2/2)

目录

“你又不着急着吃肉,带上三母鸡一只公鸡就行了,生了蛋让母鸡自己孵不就成了,现在这个天哪里还有人家孵小鸡小鸭的,剩下的我给你准备了三十几个蛋,都是从村里别家的土鸡选出来的。保准好,还有鹅蛋、鸭蛋什么的也给你带上一些,你去美国那边孵,要是不行的话开春的时候婶子再帮你找孵好的”三婶对着贝海解释说道。

贝海一听挠了挠头:“这小鹅小鸭也能让母鸡孵”。

“有什么不能的”三婶看了看贝海直摇头:“以前家里都是这么养的,回了家给三只母鸡名自弄个窝,干草啊什么的垫一小就成,然后把蛋放到窝里去就行了,注意到每天喂食的时候翻翻蛋,保持受热。鸡鸭二十一鹅一月大概就是这么个数,到时候不出那十有八九就是坏了,反正你就先这么着了,不成的话咱们开春再说”。

三婶这边正给贝海唠叨着呢就听到屋外有人喊门:“海娃子在不在家”。

“我在的”贝海立刻大声的回了一句。这里是山村也没什么门铃,这两年大家虽说普及了手机,不过村里这些老人都习惯了靠嗓门。打电话可不是要另外花钱不是这些老人家省着呢。

回答完了贝海就一头雾水的望着三婶,因为贝海不知道来的人是谁。光靠着听声音哪里能听的出来。

“卜支书过了来”三婶对着贝海轻声的嘀咕了一句。

卜家村村民几乎全姓卜,对村子里的外姓贝海家还有胡家也谈不上太大的欺压什么的。比起很多宗族情况严重的村子好多了。虽然这样但是胡贝两家也走的比别家在近多了,看贝海回来一找帮忙就知道找胡三婶,还有老宅子也让三婶看着就知道了。

贝海还真不是知道卜支书是谁,正想抬头问三婶发现人家己经进了院子里。贝海这边一看到人立刻就笑了,对于这位村支书贝海还真是熟悉。

“原来是十一叔啊,我说谁呢”贝海笑着对着来人抬了下手,打了个招呼。

“你小子还认的出我来,没枉我上学的时候替你打一架”。

卜十一叔大名叫作卜玉军,比贝海大了十来岁的样子吧,反正贝海在县城上小学的时候,他就在县城读高中了,那时候乡下都是没有高中的就只有县城有。因为这样有一两次这个卜玉军就到贝海家吃个饭什么,送点儿东西什么的,算是比别的姓卜的处的更多一点儿吧。有一次贝海和杜合被一帮子初中的小混混欺负了,正好被卜玉军碰到,这才有了卜玉军上前去伸手揍人的事情。

卜玉军提的就是这么个事儿。现在卜玉军可不是贝海记忆中的留着小蘑菇头,穿着白色的风裤,然后脚上穿着黑色布鞋纯白的袜子的时髦模样了。

成了支书之后,卜玉军脑袋上的亮光光的分头成了小背头,肩上披着一件毛昵短打大衣,身上穿着黑色的鸡心领的毛衣,里面一件灰色的衬衫还打着一根暗红色的领带,然后下身呢却穿着深灰色的运动裤,脚上蹬着一双李宁的深灰色运动鞋。

这一份打扮真是让贝海不知道说什么好,整个就像十八不像似的,没有一件是能搭在一起的,就像是每类衣服都挑了一件挂身上似的,甭提多怪异了。

“我去给你倒茶”三婶连忙招呼着卜玉军坐了下来。

“三嫂子甭忙活了,我就是听说海娃子回来了,顺道过来和他聊聊,十好几年没见过了,上次回来的时候我正好在乡政府开会,也没来的急回来”卜玉军现在说话跟以前也不一样了,现在这话里外都拽上了官腔儿,语速不紧不慢的。

“有事找我”贝海听说村支书找自己聊聊就不明白了,和自己有什么好聊的

卜玉军装作瞪了下眼睛:“怎么了,你在美国当了老板了,我这个小村支书绿豆大点儿的官就不能找你聊聊了”。

“这哪儿的话啊”贝海一听这美国当老板这话头那肯定是传到了这里了,想想也不奇怪这小村儿可是自己的老老家这消息要是传不过来那才奇怪了呢。

卜玉军说道:“十一叔这里也不和你绕来绕去的,那样没什么意思我就把话直说了吧,你是发了财有了出息了,所以呢我就过来支应你一声,你看看咱们这里有什么你想投钱的,愿意投钱的你跟我说,咱们都是乡里乡亲的也不会坑了你去,就这么个事情”。

听了这话贝海哪里还能不明白了,这是准备上自己这里找投资来了。其实这也难怪,卜玉军也就是个村长,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芝麻绿豆大点儿官儿,就是想走出去化缘那也要有件僧袍不是一小村长搁现在社会别说僧袍了,别看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耀武扬威的,真的站出去找钱,到人面前连个打底裤都算不上。

这不一听说贝海在美国发了点儿小财,卜玉军就想着过来坐一坐,看着贝海有没有兴趣给家乡投点儿钱什么的,不管怎么样对于卜玉军来说过来问问总没错,有枣没枣的先打两竿子再说。

贝海还真的没有想过这个事情,因上自己在美国那头小日子这才刚刚过的有点儿起色,不过卜玉军的这个话说的也挺让贝海有点儿心动的,受过中国式教育的中国人嘛小香焦就算了总是有点儿乡土情节的,在这一点儿上贝海也不能免俗,或多或少的总要给家乡做点儿什么吧,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天下有点儿太夸张了,兼济一下家乡还是很多人愿干的。

思考了一下贝海就非常坦诚的说道:“十一叔,我美国那边也还刚刚起步,才向船厂定了新船,一时间我还真没有想到这一块儿,再加上现在手头的资金也有点儿紧,我还真不好说看好什么看不好什么”。

“你不是搞鱼么不能在咱们这边养个鱼然后走个出口什么的咱们这儿的水好,鱼好,以前咱们这里养的山鲤那可是贡品”卜玉军望着贝海一脸的期盼道。未完待续。。

第166章 人离乡贱

贝海听到卜玉军这么一问,就知道这位不了解美国人的习惯,认为自己在美国经营的是淡水鱼呢。

“美国人几乎不吃这种很多刺的鱼,要说淡水湖中的鱼类那在美国河里湖里的都成祸害了,美国人还要花钱治里咱们常吃的鲤里、草鱼这一类的鱼呢。我在美国做的是海水鱼类,而且是大鱼,一条鱼都是上百斤的那种,这种鱼没什么刺儿,吃起来方便”贝海只得给这位村支书解释了一下。

听贝海这么一解释卜玉军跟着叹了一口气说了一句:“原来是这样”。

“美国人不吃河里的鱼”胡三婶听了似乎是有点儿不相信,张口就问道:“那他们就都只海鱼面包”。

“人家那还不是有牛肉嘛,海鱼牛肉夹在面包里一裹每天换着吃呗去给大家整点儿水,支书说不喝你还真不倒了”三叔立刻对着三婶训了一句。一边训着一边在心里想着:人家村支书和海娃了谈正事,你一个老娘们家家的插什么嘴

贝海想到了贡品就不由的说了一句就笑了,以前贝海也听说过这种鲤鱼,小时候相信自己家乡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