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逍遥渔夫 > 分节阅读 1

分节阅读 1(2/2)

目录

“谢谢三婶”贝海也不关门,直接带着小跑儿从东屋里搬了小方桌,顺带着弄了两条板凳一起放到大树下。

胡三婶摆好了吃食,拉了条凳子坐了下来:“这天你睡院里怎么帐子上也不铺块塑料布,早露一落的能睡的舒服了”。

“没事儿,我昨儿十点不到就睡着了一直到了刚刚这才睁眼,别提多舒服了”贝海这会儿正端着瓷缸子,从院里大水缸里舀了一缸子水边刷着牙边和三婶唠着。

三婶笑着说道:“城里的空调还不比这院子里睡的舒坦”。

“还真不如这山风吹的舒坦”贝海笑着说道。

等着贝海打理完自己坐回到了小桌旁的时候,胡三婶己经把粥都盛好,连着下粥的小菜都给拾掇到了小碟子里。

“三婶,你也吃一块儿吃一点吧”坐了下来央了一句,看着三婶摆了下手说了句我吃过了,贝海就甩开膀子吸溜了起来。

没到五分钟,一瓮小米粥加上几块烙饼就进了贝海的脚子里,看着贝海吃的香胡三婶也是一脸的开心。

要说这三婶家和贝海家关系那是最为亲近,原因也很复杂。

这小山村叫卜家村,听这名字就知道这里姓卜的人多,卜家村一共五六十户,只有两家不姓卜,一家就是贝海一家就是胡家。

这农村的事儿一般都是讲的相亲相帮,同姓抱团儿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虽说卜家村中卜姓人家没有明着欺压过贝胡两家,不过这种东西天生的就在那里,不论是多远的堂兄弟总比外人亲不是

卜姓是没有欺压两家人,不过一轮到有好处自然通常落不到贝胡两家来。这样贝胡两家也同命相连的意思,自然而然的也就亲近了起来。

“给你祖太爷他们上坟的东西都准备了没有”三婶看着贝海放下了碗立刻伸手拾到篮子里。

贝海帮着搭了把手:“都准备好了,都是买的现成的”。说完就给三婶细说了一下供品。

贝海这可是给亲祖上坟,祭祖的东西怎么可能没有,从县城买的一瓶海之蓝,又弄了几件真空包装的牛肉排骨什么的,加上四五个苹果什么的,就凑齐了六盘供品,当然了少不了还有纸钱什么的。

听着贝海这么一说,三婶也点了点头:“够了,就算是逢年过节的六色也足够了”。

婶侄两人又说了一小会儿,三婶这才挎着篮子出了院子。贝海这边看了一下天色也就把祭品啊,一次生的纸盘子,纸钱什么的都收进了一个大塑料袋里,提在了手上向着祖坟走。

贝家的祖坟说起来把挺寒酸的,人家都是一片二三十个坟头,什么高祖太祖,远祖的愣是折腾着至少十几二十辈儿下来。

贝家只有三个坟头,三座都是合葬墓。里面各自的葬着贝海的祖太爷祖太奶、太爷太奶奶,祖父祖母,至于再往上面不光是贝海不知道,贝海的父亲贝明远都不知道,指不定连贝海爷爷都不知道。到现在,甚至是连自己家从哪个省迁过来的都不知道。

要说这坟地呢也是挺远的,正好在山鞍子上。山鞍子是土话,就是指连着两个山头中间的马鞍状的山体。这地儿可是老早以前祖太爷在世的时候挑好的,听说还是托了当时的好友,天元观的一位掌观真人挑的宝地。说什么葬在这里子孙繁茂,大富大贵。

贝海是不信这话的,贝家到了贝海这里正好是四代单传,子孙就是这么繁茂的富贵什么的更是没有影子的事情。要是真像老道说的,贝海还能在美国干端盘子的活儿早就干点儿任性的富二该干的事情去了。

至于天元观的那位真人,听说活的挺久的,以前村里老人提起来都说这位老神仙比别人老的慢很多。

不过可惜的是老神仙最后几年的运气不好,遇到了十年动乱时期。作为牛鬼蛇神封建残余的老道哪里可能幸免,老头子也是倔,别的道士都跑的差不多了,只有他还守着道观。

最后的下场倨说被一群山下来的几十号红小兵斗死了,最后连三百多年风风雨雨保存下来的天元观都被一把火烧成了瓦铄。

这个故事还有另外一个版本,那就是老神仙一发火,几十个红小兵就这么在一夜之间,脑袋搬家死无全尸了。

不过这个故事只能哄哄小孩子,一个老人还干的过几十号的小年青而且还杀的一个都不剩

用星爷的话说,我怎么可能相信这么无稽的事情贝海推测是老道以前帮的人太多,村民们都想给他留了个好结果,要不是岂不是老天无眼,好人不长命了。

提着供品,贝海沿着记忆中的道路,顺着小山道往山鞍处慢走着,这个路虽说不好走,不过比起以前的来还是好上不少,以前四周都是一人粗的古树,现在古树早就被砍没了,剩下的都是近五六年刚补种上的新树。

绕了快一个半小时,贝海这才看到了三座坟头,一开始的时候贝海还没有敢认,因为这四座坟头都用水泥勾缝石头垒成了石头包,墓碑也换了整块半大的条石,看到碑上的名位还有日期,贝海这才知道祖坟重修了。

第002章 酒肉狐狸

看清了墓碑上面写着祖宗的名号,贝海这才确定自己没有找错,要不是祭了半天认错了祖宗,那才真是有的好玩的了。

按着顺序先把供品给祖太爷和祖太奶两位摆上,然后太爷大奶,祖父祖母,不光是摆上的祭品,还有烧纸叩头什么的,贝海一样也没有短了去。跪的那是端正方平,叩的那是声声作响。祖宗们真是泉下有知一定老怀大慰。

一通礼下来,时间己经过了十二点多,早上吃的那点儿稀的早就消耗了一空,贝海的肚子早就有点儿饿了。

直接在祖父坟前的石制供台旁边坐了下来,在裤子上擦了擦手,贝海直接伸手把供在台上,装着牛肉块的纸盘子拿了下来。捏起了一块牛肉直接放进了嘴里。

这是家乡的风俗,一套走了下来就表示祖宗们己经享用过了,祖宗们既然用过了那剩下的当然就是留给孝子孝孙的了。别人是不可以吃的,但是贝海吃的是天经地义。

“爷爷、奶奶,您二老保佑我这一次的工作换的顺顺当当的,等着孙子我工作稳定了之后,就给你们找个孙媳妇,然后生个重孙儿”一边吃着贝海一边嘟囔着自言自语和祖父母说着话。老话讲的子孙不断,这才能香火不绝嘛。

“您说我恨不恨鲁义根”贝海的手中己经换成了一盘子白斩鸡,正拎着一个鸡腿往嘴里送:“我以前是挺恨他的,不过现在想想看,也就这样了,在国内我也不能保准一定能考上名牌大学,与其烦心这个事情还不如活的开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