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光之公主 > 分节阅读 158

分节阅读 158(2/2)

目录

双方的骑兵交手之后,帝国骑兵撵着同盟军骑兵离开主战场,将这次战役的主角交给双方的步兵。

表面上看起来艾萨芮恩的游骑兵处于劣势,但帝国人并不精于骑射,一边是轻装上阵的游骑兵,一边是身披重甲的帝国重骑,双方的优劣势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

“别以为我会怕了你们。”艾萨芮恩看了一眼身后的敌人,自信地高喊道,“自由的游骑兵们,现在没有其他人来妨碍我们的表演了让敌人见识一下轻骑的优势吧”

“遵命”

在离开主战场数百米之后,游骑兵一化为二,两支分队分别向两侧移动。帝国骑兵军官在发现这一情况之后立刻做出调整,派出几支分队妨碍对方的行动。然而沉重的铠甲严重地拖慢了马匹的速度,派出去的骑兵只能眼睁睁看着敌人在数息之间便完全绕到了帝国骑兵的两翼。

随着艾萨芮恩一声冷笑,分布于两翼的轻骑立刻向中间的帝国骑兵射出箭矢,当场便有十几名帝国骑兵身中数箭从马上栽落。重骑兵依靠全身的装备和战马的冲刺突破防御薄弱的地方阵地,而不是用来追击轻装上阵的骑兵的。当两者具备同样的速度优势时,谁跑得快谁就是最后的赢家。

重骑兵专精于近战,追不上轻骑兵的他们无法用手里的武器给予对方伤害,只能在对方边打边跑的战术面前被一再削弱。并非帝国人无能,而是他们的军队编制中,骑兵这一项属于重型,属于近战系。

所以遇上轻骑的对手就悲剧了。

毕竟游骑兵并不是非要近战不可,既然这样,又有哪个游骑兵会舍弃自己的长处用短处面对敌人

“没有步兵的帮助,你们又怎么会是我们的对手。”艾萨芮恩看着敌人开始混乱,不禁这么说道。手下士兵不断地给予对方远程打击,越来越多的帝国骑兵中箭落马。

在伤亡了三成骑兵之后,骑兵军官终于吃不消对方的这般消耗,下达了撤退命令,虽说对方的箭矢这般射击下来也差不多了,但就算失去攻击性,轻骑兵的机动也不是他们重骑兵所能追上的。

一见对方撤退,游骑兵们又怎么会放过杀害自己同僚的敌人,在艾萨芮恩的带领下穷追不舍。在这条撤退的路上帝国骑兵又损失了近一成的战斗力。

“不要放过他们,这些人如果回到战场,下一次攻击的就是我们步兵方阵的侧翼了让他们继续存在,我们的朋友便会有被杀的可能”

“不能放他们走”

“杀一个是一个”艾萨芮恩喊着,将手里的长矛投掷而出,锐利的矛尖轻易就穿透一名帝国骑兵的后颈。

33 被夹击了呀

同盟军的骑兵取得了一场胜利,然而对于这场战役的大局并没有改变多少。总攻的命令下达的开始,帝国两个军团八九千人就对同盟军近七千人造成了数量上的优势。

更多的士兵意味着可以拉更长的阵线,阵线的延长意味着能包围敌人,或是在局部阵线的争夺中更有优势,对手一个中队就要面对一到两个中队的夹击而渐显颓势。但延长阵线并不是没有弱点的,任何阵型都有它的优点与弱点。在固定的人数下,拉长的阵线队列就显得单薄,很容易被对手集中于一点突破。

但若是在这条阵线之后再布置一道正常队列的阵线,在发生上述情况的时候便可以上前增援,形成暂时的三面包夹。

双方都形成胶着的情况下,奇兵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必要时在对手完全想象不到的地方做出正确的布置甚至能在危急情况下反败为胜,彻底扭转胜利的天平。

菲诺弥第一军团还有一千五百人没有参与战斗,这些步兵被布置在交战区后方数十米处;帝国军团的预备队却还有近两千人在后方观看战友的厮杀,他们就是之前所说的作为防止同盟军重点突破的第二道防线。

预备队是最后的机动作战力量,是两军交战最后的生力军,是必须在关键时刻投入到关键地区的决定性力量。摒弃预备队而草率的让整支军团全数参与战斗是非常不明智的。

“报告第12、20、21、22中队伤亡过半,20中队中队长阵亡。”

“将军,我们是否派出支援队伍”

“不,那是我们最后的力量,不到万不得已不能派出。”菲安利雅否决了副官的提议,“传令下去中队长战死队副接替,队副战死小队长接替。只要还站着,就必须继续战斗下去。”

“将军这样的决议会使我们的伤亡更大啊”

菲安利雅又岂会不明白,但他们本就人数少于对方,在战斗力方面帝国人又高于他们,两项弱势避无可避,只能硬着头皮往上顶。“只要我们的人没有失去作战意识,只要他们还相信胜利,他们就必须守住那条阵线”

第一军团前线伤亡开始增加,但他们依旧坚持在防线上,与越来越多的帝国士兵交战。辅助军团和姆林恩军队在和自己的帝国军战斗,他们无法给第一军团提供支援,顶在前线的中队阵线开始被帝国人压缩,处在边缘的帝国中队开始向中心靠拢。

“就是现在”菲安利雅突然的一声大喝惊醒了周围仍在观战的将士,她向前一指,“让我们的预备拉长阵线,平推上去对帝国中队实施反包围”

“哦”

预备队在接到命令的下一刻,立即由五列方阵变为三列,几个呼吸间就延伸出近一倍的阵线长度。他们在自己中队长的指挥下,快而有序地冲向两头已呈包围状态的帝国阵线。

伴随着铠甲护盾之间的碰撞,第一军团的预备队和帝国人战在了一起。

随着最后的步兵洒出,菲安利雅所能指挥的就只剩下自己的亲卫队了。

侧翼遇袭的帝国中队立刻在这样的情况下大乱,生力军面对已经酣战许久的疲惫队伍在除了经验外其他方面都占据了优势。

“诶”见到大好局势被这般搅局的19军团长一拳砸在自己大腿上,对方的布置恰到好处,正好是在他的队伍突破阵线两侧并形成包围的时候,在这个时候按照原定计划实施的中队根本来不及做出调整就被击溃。

在这里要提一下冷兵器对战的一些细节问题,通常队伍专注的都是正前方的情况,一旦陷入胶着,对于周围的事物就浑然不觉,因为注意力都盯在前方的敌人身上了;而作战的命令都是在战前就计划好了,毕竟战役一开,想对前线正在作战的队伍下达新指令待命可以,但实施其他机动方案已经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都在和对手战斗了,双方都盯住了对方,这个时候分心是要不得的,而且这么做还会对授命的队伍产生受挫的影响。所以一般情况下再发布机动命令的同时都会最少派一支预备队替换防线,这样才能保证在该队伍实施机动的情况下不被正在和他们交战的对手爆菊。

同盟军前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