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3(2/2)
高大的身影只是轻轻点头,不再说话,其他人亦处在沉默中。
旧赵都城邯郸,旧皇室宫阙。
春光融融,歌台暖响,殿舞长袖,妃嫔媵嫱,声乐阵阵,笑声四荡。好一派君王行乐景象。
这是农民军的另一路人马,当初攻打荥阳之时便由武臣率领占领了旧赵都城邯郸,但是这一路起义军并不听陈胜的调遣,在混进起义军队伍的旧贵族势力的代表人物张耳、陈余怂恿下其首领自立为赵王。
但是陈胜为了顾全大局,勉强予以同意,但是之后因为这件事,六国各旧贵族相继割地称王。
这样就造成陈胜、吴广所领导的起义军处于腹背受敌的境地。于是在武关吃了一次败仗之后便仓皇逃窜,没有一路兵马前来接应。
此时陈胜、吴广不得不再次向六国借兵,以求抵御秦军紧随而来的攻击。
但是远在邯郸的张耳、陈余却是刚刚还未得到消息,依旧认为起义军一路挺进,向着咸阳直捣而去。
此时大殿之上,张耳、陈余正在各自饮酒赏舞作乐。
“报”一声长长的呼喊,将张耳半眯上的眼睛又给惊了起来,不禁怒道:“何事,没看到孤正于午后小憩吗”
一个侍卫匆匆进殿,跪倒在地,惶恐道:“禀报王,探子传来消息,陈胜、吴广在武关进军失败,被章邯大军杀得片甲不留,逃回荥阳了。”
“什么”一声大惊传来,只见门口已站了一个青衫玉面,身材颀长的男子,约有三十岁左右的年纪,手持一柄墨尺,赫然是陈余。
陈余刚从另一个大殿进来,便听到这么一句话,登时大惊,赶忙问道:“可发现秦军追兵”
“回相爷,未发现大股追兵,却有少数兵力在搜索那两位起义军的大将军。”那侍卫恭敬道。
“丞相,你怎么看”一身华衣,张耳见陈余过来,大喜问道。
“回王,依目前形势看来,起义军处于死地,一触即溃,可是秦军在这个时候偏偏不追,此是为何”陈余恭敬拱手,眼眸闪烁,轻笑问道。
“哈哈,丞相就不要打谜了,如此问道,想必你心中是有了答案,快快说来。”张耳见陈余让他想,他哪里想得到,于是大笑问道。
“大王,秦军虽然除了起义军,但是六国旧部势力已然崛起,他败了起义军不算什么,只要六国旧部希望,可以立即组建一支新的起义军,所以”说到这里,陈余嘴角一笑,道:“章邯恐怕是希望围困起义军,等我们去救,然后一举歼灭我们所有的兵力,随后再跟当年的秦始皇一样,逐个蚕食干净。”
“我想,秦军恐怕早已在我们去的必经之路上设下了无比险要的埋伏。”陈余胸有韬略,轻笑道。
张耳听罢大惊,微微定神,后怕道:“竟是如此,孤刚刚还想着,趁着秦军少,要不要去救一救,现在看来,是万万不可出兵。”
陈余刚想在说什么,忽然大殿外传来一声通报:“起义军信使求见。”
“嗯”陈余眼角一转,忽然笑道:“有请。”
“丞相这是”张耳不明白,疑惑道,这起义军信使明显就是来请求援兵的,不见就是,为什么还要请进来呢。
只见陈余微微一笑,似有深意道:“大王,且待我之后慢慢说与你听。”
张耳见状,只能点点头,准备迎接那信使。
“臣义军信使回崮,拜见大王。”起义军信使进殿,跪地一叩首,随即起身拱手,恭敬道。
“平身,”张耳微微一招手,便佯装疑惑,对着起义军信使道:“贵军派信使前来,是何意啊”
“不瞒大王,我军在武关遭遇陷害,小亏一仗,大将军已有了取胜之计,只是限于兵力,难有作为,还望大王借兵十万,日后直破咸阳,定少不了一份疆土。”信使一口气说完,言辞恳恳。
第九十章 大将催兵
张耳若不是听了探子的来报还有陈余的分析,这乍一听信使的话,还真像是那么回事儿。
可是如今陈余在这里,既然他已经有了打算,那张耳便不好再多说什么,只是静静听来,看看这陈余的打算有何妙处。
只见陈余双手微垂,温文含笑,看着那信使,朗声道:“起义军与我赵国旧部有着难舍之情,没有起义军就没有如今的赵国。你且放心,我大王一定出兵助起义军一臂之力,只是”
说到这里,陈余眼神一闪,随即定定地看着那信使,道:“我赵国旧部虽有心,但是建立时日尚短,兵力并不雄厚,大王肯出兵也只有三五万之众,不若你联系一下其余各国旧部,我们一同出兵,各路兵马围截秦军,合六国之力一举歼灭秦军主力,岂不甚好”
“这”那信使又有些迟疑,但是不敢露出不悦的神色,却也只能问道:“那大王答应何时出兵”
“不出五日,”陈余一伸手,张开五根手指,信誓旦旦地道,随即又补充一句:“切记,是起义军求得其余各国出兵之后,我国才会出兵,否则,我们去了也是拜拜葬送性命。”
“是是,臣下谨记。”信使赶忙跪身,谢过陈余、张耳,随即低着头,缓缓退出大殿。
待那信使走后,张耳不禁奇怪,向着陈余问道:“丞相何言出兵之事,此时出兵,并然会与那如虎狼扑来的秦军狠战,于我们得不偿失啊。”
陈余没有急着解释,任由张耳说完,才微微一躬身,拱手笑道:“大王,刚才只是臣下道言出兵,大王可曾说过”
张耳一愣,自己确实不曾说过,随即更是不解,问道:“这有何不同吗”
陈余笑得更是温和,言语更是笑意盈盈,道:“大王,臣下言出兵,就一定要出兵吗大王介时不必出兵就是。”
这句话解释的张耳就郁闷了,不悦道:“既然丞相已经不打算出兵了,那还要那信使进来作何,直接哄回去便可。”
陈余听罢,还是耐心解释给张耳听,恭敬道:“大王,这一来,起义军对咱们是有大恩情的,如今他们落难,拜来信使,咱们不见见恐怕会落人口舌,失了刚刚得来的民心;二者,让他们再去他国旧部求援,求不到还好,求到了,我们就等他们集合五国之力与秦军决一死战之后,再去坐收渔利,岂不更好”
张耳闻言,先是愣了愣,随即大笑,指了指陈余,笑骂道:“哈哈,好个陈丞相,不愧是个老狐狸,这一招走的确实是好。既然来了,快,与孤痛饮几杯,让你知道孤的酒量。”
“哈哈,臣先谢大王。”陈余大笑一声,随即俯身就坐,旁几上立刻有人上来了瓜果水酒,青铜酒爵一摆,声乐缓缓响起,一众宫女碎步上前,衣袂飘飘,大殿之上,便又响起了暖暖的歌舞声。
“要其他五国出兵,他们才肯出兵”吴广听到赵国信使的话不禁皱起了眉头。
这就说明他们不想出兵,但肯定是碍于民心还有他们与起义军的关系,所以不得不出兵,而这个借口只是用来拖延的。吴广在心里盘算着。
那这样看来,只有先劝说其他五国了,幸好当初派信使的时候,没有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