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猎击三国 > 分节阅读 271

分节阅读 271(2/2)

目录

许褚额头青筋突突直跳,拳头攥紧、松开、五指叉开,粗壮的手臂缓缓抬起。熟悉他脾气举动的扈从,一看他这个动作,就知道准备下达命令了。

“传令”许褚满腮胡须如针,根根见肉,杀气腾腾,“待甘宁一行出北门。立即包围宫城”

东门飞驰入一骑,手臂高举,握着一卷军令,远远便冲许褚大喊:“仲康主公有令”

是韩浩。许褚手势一顿:“什么”

“主公有令,按兵不动,违令者斩”

许褚嘴巴张大,我这还没动手呢,主公怎么就知道了这、这也太神了吧

这时韩浩已策马奔至城下,望了一眼渐行渐远的龙狼军队伍,仰首道:“仲康不必讶异。因主公已知甘宁、袁耀必定会率军出城。”

许褚一脸困惑:“这是为何”

韩浩脸上掠过一抹复杂情绪,重重一叹:“因为,他来了。”

许褚先是一怔,旋即醒悟,眼睛瞬间睁大如铃:“他来了”

淮上群雄云集,曹操、关羽、夏侯渊、曹洪、朱灵、韩浩、曹昂、韩嵩、李典、甘宁、许攸、袁耀、胡车儿等等,无分彼此,俱静立于各自所建的草棚内,翘首引颈。

辰时二刻。就见远处立于土丘上的了望哨楼打出醒目的红旗,草棚内一阵骚动。

又过一刻,河面下游出现一艘高大的三层楼船,龙、狼双旗飞扬。三层甲板上,满是持矛执弓的战卒。

船近南岸,甲板上一员甲束整齐的将领向草棚内诸人遥遥拱手:“大将军帐下督陈到见过诸公,大将军二刻时后即至。”

马悍。来了。

建安五年六月二十七,马悍、郭嘉、荀攸、高顺、张郃、高览、陈到,率五百将军卫队、一千陷阵营原为七百。马悍下令扩充一千,一千大戟士,加上高览所率一个辎重营加一个辅兵营二千五百余人,全军共五千人马,于淮上与淮南群雄相会。

南征主力乐进与太史慈两支大军,则蛰伏于泗水与东海岸,秘密操练,适应江淮水土,随时等候主公召唤。

马悍所率这支人马,战兵不多,只有两千五百人,但全是龙狼军最强兵种。将军卫队自不必说,陷阵营与大戟士,俱是三国第一流的重步兵。当二千余头盔锃亮、铠甲耀目的重甲步兵披坚持锐从上百艘船里涌出,轰轰隆隆小跑上岸集合时,那场面,上至曹操,下至曹卒,无不瞠目悚然。要知曹军虽有两万多兵马,但重甲兵凑不齐二百,可想而知这场面对他们的震撼。

马悍此次南下,打出的名号是接受袁术献玺献土,可不是什么南征,所以不能出动太多军队。不过此时龙狼军在淮上水陆合计共有一万五千余人马战船,加上收降袁军三千余人,兵力总数直逼曹军的两万余兵马。可以说,打一场南征第一阶段战役完全足够了。

不过,马悍踏上淮南土地,见到久违的老对手曹操,第一句话说的就是:“孟德兄,我来了,和平,也就来了。”

曹操听到这句话,内心是否崩溃,没人知道,所有人只看到,这个个头只到马悍的肩膀,但气场并不弱几分的一方雄主满面堆笑:“当年徐州初会,彼时大将军不过一骑都尉,就曾以一已之力,为徐州带来和平。今日大将军威仪已令天下侧目,欲谋和平,何事不成”

两个绝代枭雄互相执手,哈哈大笑,状甚亲密,一团和气。

双方士卒见状,都大大松了一口气,紧绷的神经缓和下来。尤其是打了大半年仗的曹军士卒,士气已疲,又为龙狼重甲兵所慑,心下俱想,这下好了,不用再打了。

嗯,士兵们的愿望,总是那么朴素而美好。

正当马悍与曹操互相介绍麾下将领,彼此寒喧、拜见时,远处一骑如飞而至,看其背后所插令旗,当是曹军哨骑无疑。

那哨骑驰近,翻身下马,跪禀道:“禀报将军,前方来报,乌程侯、讨逆将军孙策,率万余大军,战船三百艘,前来迎接大将军。”

曹操喜动颜色:“孙伯符也来了,太好了欲得江淮和平,还真少不了这位孙郎之助。”

马悍意味深长笑了:“来得真是时候啊也好,是时候会会这位江东小霸王了。”

第三百七十五章群英会

五百万盟凤兄这支持力度,令人感慨老规矩,会选择合适的时候加更致谢,在此之前,先上四千字大章为敬。另外感谢篇将于书完本时,并附于完本感言内。呼啥也别说了,握手

谢谢赵无恤2014、ufgw、郑七斤、狂风の鬼、孤舟垂钓、助纣为虐啊、乐乐书虫、宝哥路过、水映云、完胜1984、zade、光辉的宪章、g831126033支持。

七月初一,淮上大会,群星璀璨,名将云集。

马悍一方,有郭嘉、荀攸、李典、甘宁、高顺、张郃、高览、陈到、袁耀、许攸。

曹操一方,有曹洪、夏侯渊、许褚、毛玠、曹昂、朱灵、韩浩、关羽、简雍、胡车儿、韩嵩。

孙策一方,有周瑜、孙权、韩当、黄盖、周泰、蒋钦、孙静、贺齐、虞翻。

汉末以来,由北而南,至少一半精华,皆聚于斯。

大会前的仪式,自然是袁耀代表其父,向马悍所代表的朝廷献玺,以示归附,同时将九江郡的太守之印及军民籍册献上。至于庐江,因原太守刘勋弃职,又有雷薄、陈兰等乱贼,已成无主之地,唯强者居之;而豫章太守华歆正奉令赶来,还在半路。

此时袁术死讯尚未传回寿春,否则袁耀也不会这样从容了。

受玺台上,马悍一身大将军戎服,佩金印、带紫绶,端坐于台上,隐隐透出一股王者之气。当他终于接过袁耀高举过顶的黄绫托盘上朱纹黑漆盒盛放的玉玺时,一向从容的脸上。亦难掩欢容。

台下观礼的宾客中,周瑜侧首对孙策轻叹道:“伯符,想当初,这玉玺,可是在你手里啊”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