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45(2/2)
营业员虽然是王马列地下属,但是显然没有受他传染。在一个帆布大袋子里面翻找一下,然后拿出一本彩色封面的杂志过来:“这个就是,你可以先看看,据说,大众电影是全国行数量最多的一本杂志。”
话说那个时候还没有电视,电影是最普遍的娱乐项目,所以,大众电影也最为畅销。
胖子把书接过来,只见封面上印着一个女演员,瞧着有点眼熟。翻开目录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青年电影演员刘晓庆。
再翻翻里面地内容,图文并茂,确实是老百姓喜闻乐见,于是点点头:“订了。”
随后,胖子继续查找,大辫子的有了,还有奇奇呢,天天听小喇叭,那点东西根本喂不饱这个小丫头。
胖子知道,这是一个精神食粮比较匮乏地年代,也正因如此,更要注意这个问题。
“儿童时代这书怎么样”胖子向营业员询问,他隐隐约约记得,小时候好像听说过这个,曾经向老爸申请过,但是因为财政原因,没有被批准。
营业员又在袋子里面翻了一阵,然后拿出两本书:“这是咱们乡中心小学订的,就一套,你可以先看看。”
胖子连忙道谢,先拿过一本儿童时代,和普通的书籍不同,这个纸张竟然是方形地。大致翻翻,里面没有卡通,也没有漫画,就连插图,也都是黑白的。
仔细一看,原来书皮上地题字,竟然是宋庆龄。胖子心里一暖,已经决定把这书订下。
再看另一本,则是儿童文学,翻开目录,胖子有点傻眼,作一栏之中,不少大作家的名字赫然在列,而封面题词,则是冰心。
“这两本都订了。”胖子打定主意。
营业员有些吃惊,在这个年代,舍得订阅图书地人并不多,一般都是各单位才会订报纸和杂志,而现在胖子一个人就比那些单位订得还多。
虽然这时候书刊都不太贵,但是架不住样数多,胖子还是一下子拿出五十多块钱,都快赶上一般工人俩月的工资了。
要是按照胖子在动物园待业青年地身份,仨月地工资也不够啊。
从邮局走出来,迎面正好碰到王马列。王三炮把狗皮帽子往下一抹,低头过去了,根本就懒得搭理他。
胖子则乐呵呵地打招呼:“王局长回来了,咋一脸阶级斗争啊”
王马列回家送了一趟报纸,然后被老婆给上了一堂政治课,心里正窝火呢,一看胖子笑嘻嘻的模样,气就不打一处来:“教导我们说,要时刻提高警惕,横扫一切牛鬼蛇神”
胖子大笑两声,心说话:“你先把自己身上的牛鬼蛇神好好打扫一下吧。”然后,紧走几步,追上王三炮,一起赶奔供销社。
王三炮高门大嗓地说道:“胖子,这路人搭理他干啥”
胖子抓抓后脑勺:“嘿嘿我这不是闲着没事,找找文革时候啥感觉嘛。”
进了供销社,胖子搭眼一瞧,个个柜台前面全是人,车老板子他们过来都俩多小时,手里还是啥也没有。
“老板叔,咋还没买东西呢”胖子忍不住嚷嚷一句。
“俺们也是刚进来啊,才刚一直在外面排队了,这人咋这么多啊”车老板子抹了一把脑门子上面的汗珠,满脸无奈。
“一个供销社不够用啊。”胖子也忍不住感叹一声,然后就看到四周的人向他投来异样的目光,胖子挠挠脑袋,继续说道:“等啥时候咱们自己也开个商店。”
第二百三十一章 糖葫芦
胖子,看这架势,等咱们卖完东西,估计天都黑了。也不免有些焦急,正赶上要过年的当儿,供销社里自然成为焦点。
胖子看着人头攒动,也有点眼晕,关键是道远啊,回去最快也得俩点,想想自己兜里长长的“彩礼单子”,胖子也使劲挠头。
“有了。”胖子一拉王三炮:“三叔,咱们也出去卖点货。”
“你真想开商店咋的”王三炮以为胖子是扯蛋呢。
“你先等着,我那还放着两花筐山里红呢。”胖子挤出人群,来到供销社门口,不大一会,就倒腾过来好几筐山里红。
这些都是老秋之后才进山采的,一直存在胖子的木盒里面。把花筐往地上一摆,上面的山里红堆成一个尖,红艳艳一片,在这大冬天里,分外打眼。
“有买山里红的没”胖子浑厚的嗓子一吆喝,估计五百米开外的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供销社里面的王三炮一听声音就知道是胖子,嘴里不由叨咕起来:“真卖上了。”
猛听得车老板子一声大喊:“山里红啊,那可是新鲜玩意,俺孙子正朝我要糖葫芦呢”说完,也不排队了,忙三火四就往外挤。
话说山里红这东西比冻梨好,冻梨一家一个,一盆子就没了,不经吃;山里红要是抓上一小盆,够吃好几天了,因为它个小啊。
所以。在车老板子地率领下。大伙呼呼往外跑。不大一会。供销社里面就剩下一小半人。
车老板子重新从大门溜达回来。手里还掐着个纸单子。正是胖子地那个。然后轻轻松松开始买货。
话说车老板子多机灵啊。一听外面胖子吆喝。就又当了一回托儿。他以前卖鹅地时候干过这事。驾轻就熟。
而在供销社外面。胖子已经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都吵吵着要买。大多数在那嚷嚷:“多少钱一斤啊”
这也是当时农村最普遍地现象。买东西不看好坏。先问价。价钱在可以接受地范围内。再看货购买。再好地东西。如果价高。也坚决不买。
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兜里地钱有数啊。来地时候。基本上就算计好了。需要买啥。大致要花多少钱。都已经心里有数。
被大伙一问,胖子忽悠一下想起来:手里根本就没秤啊,这咋卖东西
哎呀呀,胖子一个劲挠头,一下抓到了脑瓜上的毡帽头。有了,胖子把毡帽头拿在手中,挽了一下,正好把方形的窟窿挡住:“五分钱一帽兜,把家伙都准备好。”
大伙也都瞧着新鲜,再一看胖子的帽兜也属于大号的,一下子估计能装二三斤,合适。于是纷纷开始掏钱。
胖子拉过旁边蹲着的一个小孩:“你给我往帽子里装。”
那个半大小子也挺机灵,把帽兜往筐里一舀,两手一扒拉,就是满满登登一下子。然后还抽空拿了一个大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