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98(2/2)
可少林寺不同,少林寺本就是远辟江湖,近百年来从不插手武林中事,可谓是低调到了极致。而有了这么一个前提在,那么自然就甚少引起旁人的注意,当然也就不会跟全真教一般,一上来就被推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另一方面,少林寺虽说是清修之地,但它从创建伊始,不管是否自愿,其实便都一直与朝廷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有道是一朝天子一朝臣,这样纷乱且微妙的关系,也确实会随着朝代和环境的更迭,不断发生着或好或坏的变化。这样的变化取决于朝廷对于佛教的态度,完全与江湖草莽无关,武林中只能坐视,绝对插不上任何手,于是久而久之,在这样的情况下,江湖群豪自然便默认了少林寺这样一个异于寻常门派的存在,那就是既承认少林寺在武林中的地位,却又不会因此而妨碍少林寺与朝廷之间的关系。而有了这样的一个意识在前,此次蒙古朝廷敕封少林寺为护国禅寺所引起的舆论动荡,自然便会减弱很多,与此同时,敕封后所产生的效果也并不会随之减弱,可谓是双赢之举。
想到这里,萧遥心中顿时了然,而对于敕封之事,也算是彻底放下了心来。少林寺既然已经决定就坡下驴,打算借着这次敕封重出江湖,那萧遥当然是要成人之美,双方合则两利,岂不美哉一念至此,萧遥再无担心,心思一转,便问杨过道:“兄弟,你现在武功如何”
杨过见萧遥沉吟片刻,脸上颇有喜色,也知他对于眼前之事定是成竹在胸,然听他转而问及自己的武功,想是别有深意,于是不敢怠慢,老老实实地回答道:“遵从大哥当年的吩咐,幸不辱命,那七十二般绝技,小弟已练成了其中三门,分别是偏花七星拳、大慈大悲千叶手、因陀罗抓,另有数门只窥得门径,尚不曾大成。”
萧遥轻轻地点了点头,脸上满是赞许之色。这七十二般绝技,普通人穷其一生能够练成三五门,那便已是不可想象的福气,可杨过只是在数年之间,不仅练成了三门,而且还犹有余力,看起了其他武功,这要是多给他一些时间,假以时日的话,岂不是大有希望将七十二门绝技尽数学会想到这里,萧遥不禁暗道:“杨过果然天资纵人,以后带在身边,不可谓不是一个强力臂助。”
此念未休,却只见杨过突然神神秘秘地压低声音,又接着道:“不知大哥现在是否还记得当年临走前,给我讲过的那个关于一梦如是的秘密吗”
萧遥微微一愣,当即记起那时因为自己也不知道神雕时代与之前的天龙时代是否是相连的,为了能让杨过替自己验证一番,这才借着讲故事的名义,将菩提院内一梦如是的秘密说给了他听。此时他听杨过再次提及,心中顿时为之一紧,但却装作漫不经心地点了点头道:“记得,怎么了“杨过此时已憋得满脸通红,低声兴奋道:“那一梦如是的秘密,并非是什么江湖传言,而是确有其事”
萧遥心中虽然早有准备,但当他亲耳听到这个消息时,心神还是忍不住一阵激荡,激动道:“什么你是说”
杨过道:“是,大哥,小弟已练成了易筋经啦”
听闻此讯,虽然心中早有准备,可当设想被证实的那一刻,萧遥还是忍不住喜形于色。他太明白易筋经这三个字所代表的含义,那可是不亚于九阳神功的一门绝学,现在杨过练会了易筋经,那几乎已是想到如天龙原著中游坦之那样的人,在无意间得到易筋经后,只是稍加修炼,其武学修为便几可与乔峰和虚竹这些当世豪强并肩,而现在杨过的资质较之游坦之,二人之间简直是云泥之别,不可同日而语,因此对于杨过练成易筋经后的成就,萧遥自是万分期待。
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山
言及此处,双方最为关心的事情均已是心中有数,接下来二人一番絮语,自是各述离情,言之切切,令人闻之颇为动容。
可谈着谈着,萧遥却突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自己虽然一直都打算借此机会,带杨过离开少林寺,好让他日后能陪在自己的身边,成为一大臂助,但这件事情,自己其实从未真正地亲口问过他的意思如何。而此时,他之所以生出如此想法,正是因为从刚才的谈话中,萧遥隐约听出了一些杨过对于少林寺这个地方的眷恋与依靠,还有对于那尚未练成的七十二般绝技的憧憬和期待。正是思及此处,萧遥才不禁反思道:“我若是不顾杨过本身的感受,贸然将他带离少林寺,那最后的结果,会不会反而是适得其反呢毕竟,现在的杨过已非当年可比,于事都有着他自己的一番考虑和盘算,我要是还像以前那样横加干涉的话,恐怕不仅难以收效,还会激起他的反抗叛逆之心。”
一念至此,萧遥稍一权衡,便决定还不如开诚布公地跟他交流一番,于是先以言语试探道:“兄弟,待此间诸事一了,你下一步有何打算”
杨过沉吟片刻,缓缓说道:“大哥,说实话,现在小弟心中也正拿不定主意。之前大哥没来时,我无牵无挂,加上自身武艺又低,因此倒也能安下心来,在寺中刻苦修炼。只是,这少林寺虽然平静安详,乃是个潜心修武的圣地,但小弟天性好动,又是个一刻也不愿安生下来的人,之前我武功低微时,自知技不如人,倒是还能克制自己发愤图强,闷在寺里每日默默地练功,可今日既见大哥到来,加之这几年我的功力又是进境如飞,寺内除了师叔师伯那一辈外,同辈之中我已罕逢敌手,那么恐怕日后,我的心便也会随之而去,再也不能安心待在寺中了。”
说到这里,杨过稍一停顿,随即脸上却又现出了一丝黯然之色,道:“只是师父对我很好,方丈对我也很好。我知道他们对我寄予厚望,一心想让我参悟佛法,彻底斩断尘根俗念,真正皈依佛门,然后日后好接掌他们的衣钵,成为少林寺的下一任方丈,可”
言及此处,他又顿了一下,似是犹豫该不该说下面的话,但想了一下后,他还是接着道:“可我对于此事,完全没有任何的兴趣。现在我父仇未报,亲自手刃郭靖和黄蓉二人,便是我现在最渴望去做的事情,而至于报仇以后,我想的便是快意恩仇,期望有朝一日,能在江湖中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如果留在寺中,一辈子当个和尚,那么这些事情,我就永远也不可能完成了。大哥,我真的不想再呆在少林寺了。”
说完这些话后,他轻轻地叹出了一口气,仿佛终于是卸下了一个背负多年的沉重枷锁一般。萧遥见状,也是感同身受地微微一叹,却并没有说什么安慰的话。他明白这些年里杨过身处少林寺,过的日子有多么苦闷。不说寺中环境本就单调清苦,毕竟少林寺乃是佛门净地,三规九戒什么的尚可以理解,但在杨过身边,却是连一个能够倾诉衷肠的知心人都没有,这其实才是他最大的郁结之处,就比如类似于这样的心事,若不是面对着自己,放在平时,他哪有合适的机会和对象能去倾诉恐怕只要稍微流露出一点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