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重生武松 > 分节阅读 92

分节阅读 92(2/2)

目录

“梁山好汉全伙在此要命的闪开”不等监斩官说完,在三楼喝酒的那位汉子已经高举钢刀,撞破三楼窗户,飞身跳下酒楼他的身子尚未落地之时,便已经擎出快刀,将监斩官一刀剁下头来监斩官没能斩杀卢俊义,自己倒先被人砍了头

蔡福、蔡庆见梁山好汉如此勇猛,便趁众人不备,悄悄割断卢俊义身上的绳索,之后,蔡家兄弟二人飞也似的逃命去了。

那个跳楼杀人的汉子手举钢刀,杀人似砍瓜切菜一般,只片刻之间,杀翻三百多人,被他砍断手脚者,何止千百。这汉子见官兵似潮水一般围攻自己,凛然不惧,大喝道:“我乃梁山好汉拼命三郞石秀是也不怕死的滚过来”

石秀以一敌千,越战越勇,杀得浑身是血,就连两只袖子里也全都灌满了血

石秀一只手拖住卢俊义,向上一提,便将他背在自己身上,然后手舞钢刀向官兵冲去,大开杀戒

梁山好汉孤身一人劫法场之事,早已惊动了梁中书,梁中书急调两万精兵捕捉石秀,石秀背着卢俊义与这密如潮水的官兵苦战三个时辰,死战不退最后,终因寡不敌众,筋疲力尽而倒地被擒,与卢俊义一同押入死囚牢。

梁中书计点被杀人数,足足一千七百多人,而被石秀打断筋骨,打烂头面者,不下三千人石秀手里那把钢刀的刀刃都已经砍成卷了

勃然大怒的梁中书下令将劫法场的贼押解到公堂,石秀被五花大绑押到厅下,面对着梁中书以及大名府士兵手中那些闪亮的屠刀,宁死不跪的石秀破口大骂道:“你这败坏国家,坑害百姓的贼,给我张大狗耳朵听好了我水泊梁山的武寨主乃是天下第一英雄,他早晚要引大军前来打破你的城池,将你全家碎尸万段先叫爷爷来和你们说知”

石秀在厅上千般贼万般贼的怒骂梁中书,把梁中书以及他手下那帮官员全都吓呆了

梁中书被骂的沉吟半响,最后才缓过神来,叫取大枷给石秀戴上,押回死囚牢。蔡福、蔡庆一心想要巴结梁山好汉,每日自己出钱,买来好酒好肉送给卢俊义和石秀吃,这俩监押在死囚牢里的家伙,非但没饿瘦,反而还养胖了。

杨雄、石秀二人,是梁山情报营的头领,他们的上司时迁给他们的任务也仅仅是探听大名府一带的情报,杨雄负责城外,石秀负责城内。而就在梁中书派出的监斩官下令斩杀卢俊义的时候,拼命三郎石秀只要有半秒钟的迟疑,只怕卢俊义早已人头落地于是,这条敢做敢当的血性汉子报着必死的决心,在明知绝无胜算的情况下,孤身一人劫了法场

一直在城外打探情报的杨雄得知了石秀劫法场的事,第一时间来到北城门外,向他的上司时迁汇报了此事。而机敏过人的时迁害怕卢俊义和石秀二人有危险,来不及向武松请示,便下令杨雄与自己一同写上若干份无头帖子,用箭射进大名府。

这些无头帖子上只有短短一行字:梁狗贼听着,若敢残害卢员外和石秀性命,大军攻破大名府,立即屠城

梁中书这个软得像屎一样的废物,在接到无头帖子后,由于害怕遭到水泊梁山的恐怖报复,竟然真的不敢杀害二人了。他担心过不了多久,梁山军就会攻城,便派出快马,发出急信,请求他的岳父蔡太师速派精兵猛将前来解救大名府。

第133章 大名府恶战

“听说董超、薛霸这俩狗贼收了李固的钱,想要在半路上残害卢员外的性命,结果反被卢俊义的心腹燕青给杀了”

“哈这燕青不光长得帅气,本事也厉害的很呢”

“燕青确实称得上是豪杰之辈,可惜呀,如今却被梁中书撒下海捕文书,全国缉拿。唉,英雄总是气短啊”

“这燕青若是被官府捉住,只怕难逃一死啊”

“卢员外真是福大命大啊先是燕青杀了董、薛二人,后来又蒙一个不要命的梁山好汉在法场上救下了卢员外,这才使得卢员外两次死里逃生啊梁山射来无头帖子恐吓梁大人,梁大人果真被吓到了,楞是不敢杀卢员外了”

在前往大名府的路上,燕青不止一次听到街坊百姓们在议论自己,心思机敏的他压了压头上戴着的那个从半路上捡来的破斗苙,旁若无人的继续向前走。得知卢俊义没死,他心里的那块巨石终于落了地,同时,他对梁山人充满了感激。

在离大名府还有十多里地时,燕青不敢独自一人进城,更不敢走驻兵最多的东城门,便从山路上绕了个远道,来到了北山,这里离大名府的北门只有十五里的路程。很巧的是,北山上稀稀拉拉的有十多个难民正拉帮结伙的想要进城,燕青主动上前搭讪,很快和他们混熟了,成了难民中的一员。这群难民饿了就吃干巴巴的粗粮,困了随便往地上一躺就呼呼大睡。

睡在难民堆里,燕青知道自己暂时安全了,不过,此刻的燕青还不知道,睡在他左边的那个难民,名字叫武松,睡在他右边的那个难民,名字叫史进。

这些据说“是从江南逃难过来的难民”也不知道是多少天没洗澡了,身上的破烂衣裳全都散发着馊臭的味道。当燕青夹在他们中间,同他们一起来到大名府北门时,那些守卫们纷纷捏着鼻子盘问道:“你们是从哪来的”

“禀报军爷:小人们是从江南逃难过来的呜呜呜”燕青身边的一名“难民”话刚说一半,便用脏手擦了半天泪,之后又哭哭啼啼的诉苦道:“自从方腊造反后,重敛于民,小人们被他逼的活不下去,只得举家逃难”

“军爷,此刻江南正在闹蝗灾、旱灾,庄稼颗粒无收啊,乡亲们饿死无数呜呜”另一名“难民”哭的更厉害,眼泪鼻涕不断往下流。

“唉,天灾全让你们赶上了,也真够可怜的,快进城吧,记住了,城西每天中午都有粥棚,以后每天记得去领啊。对了,你们现在快点过去,还能赶上今天中午这顿饭。”守卫实在受不了他们身上的臭味,简单搜身后,发现他们身上连一把兵器都没有,便大手一挥,放行。

“谢谢军爷,谢谢军爷”难民们万分感激的向守卫道谢。进了城后,他们急忙向城西奔去。

北宋末年,水灾、蝗灾、旱灾不断,再加上各地流寇又在不停的杀人劫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