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贞观攻略 > 分节阅读 186

分节阅读 186(2/2)

目录

话说虽然古礼要求男子二十及冠方可成亲,女子十五及笄方可嫁人,这本是合乎人体的发展和社会道德的,严格遵守的话其实可以有效的提高古代人民的平均寿命,但是这个说法一直以来都只是在明面上被遵守,实际上大家争相渴望多子多福,比如李二陛下十三岁就成亲了,虽然二十岁才做爸爸就是了,估计也是考虑到这一点,只是民间这样考虑的人不多,实在不多。

这一情况到了宋代更是被明文规定,男子十五,女子十三,宜嫁娶

他娘的初中生就结婚了身子发育好了吗苏宁一直认为如果严格按照古礼来说其实是挺不错的,不过男子二十是有些晚了,估计不少男人都会有些迫不及待,在古代的社会背景之下,男子十八女子十六是很不错的岁数,至于到了如今国内的男二十二女二十则更有一些严防死守的意思在里头,所以才导致人家都老夫老妻了咱们还特么的在早恋。

于是就出现了大学之前严防死守,大学之后穷追猛打之怪现状,变化之快令所有小青年无从招架无所适从,这也是如今社会上怪现状的原因之一。

虽然如今苏宁的身体只有十四岁,儿李芮涵的身体只有十二岁,但是不妨碍相恋,婚嫁生子是太早了,虽然李芮涵十五岁就会嫁给自己,但是苏宁从理性的角度上分析十八岁以后生育才更为安全,若是可以,苏宁更希望是二十,但是结婚五年无所出,足够李芮涵被埋汰死了。

十五岁嫁给自己,这样的话不做愉快的羞羞的事情是不可能的,不说李芮涵不愿意,苏宁怎么又愿意呢能和心爱的人生个娃娃,是多么愉快的事情啊,造人运动也的确舒适,可是危险性也很大,苏宁可不希望李芮涵出事,所以,能拖延就尽量的拖延,至少,拖延一年吧十六岁,也差不多成熟了一点儿,按照古代女子早熟的程度,也差不多到了可以生育的最低限度,到时候注意一点,尽量选择安全时期吧

在这个没有毓婷又没有冈本的时代,这个事儿最特么蛋疼

先生一胎,堵住悠悠之口,后面的就好说了,这也是保护李芮涵的无奈之举

心中有些郁闷,怀里的小人儿自然是愿意不计一切代价为自己生个孩子,但是这样做的危险性是毋庸置疑的,苏宁温柔的抚摸着小妮子的头,只要她可以安全的陪着自己,那就是再好不过了,至于妾什么的,都是可有可无的。

想到这儿,苏宁眼睛一瞟,看到了李芮涵桌上的笔墨纸砚,这个纸,苏宁笑了笑,不就是自己弄出来的竹纸吗厚厚一叠,看来李二陛下的科研团队已经成功的完成了量产的任务,而且,苏宁伸手摸了一摸,质地也不错,很好,很好,适合推广。

“怎么了这个纸有什么问题吗”李芮涵看着苏宁对这个纸有兴趣,不由的开口问道,苏宁笑着说:“没什么,只是想到还有一个陛下交给我的任务要完成。”

李芮涵好奇地问道:“你有什么任务要完成啊,都打完仗了,可不许再往外面跑了妾身可都担心坏了”看着李芮涵嘟起小嘴巴一脸不满意和担忧的样子,苏宁亲昵的捏了捏李芮涵光滑的小脸蛋:“你夫君我可是朝廷重臣,虽然不至于天天打仗,但是做事情还是必须的啊,为夫要给陛下写个折子讨论一些很重要的事情,这样,才能有足够的权位好好的保护你,让你开开心心的,一辈子快乐。”

二百四十七阻止他

接下来的事情,就可以脑补了,感动之极的李芮涵抱住苏宁一顿亲密,然后就是苏宁左手搂着李芮涵,李芮涵帮着苏宁固定纸张和磨墨,苏宁提笔写折子,这种事情还真是奇妙,要是以后都这样写折子,倒也不失为一种享受。

就在李芮涵的服侍下,苏宁完成了写给李二陛下的关于学堂问题的讨论和意见,在折子里面,苏宁就目前尚未成为儒家经典的礼记第四十二篇大学其中提出的理论,就是“大学”是对“小学”而言,不是讲“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而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所以提议,为即将建设的全国最高军事学府起名为大唐军事大学,并且在这份折子里面,苏宁第一回做到了引经据典用较为文言的方式写正规的奏折。

“臣苏宁奏请陛下开办大唐军事大学疏:礼记大学篇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每每读之,臣若有所感,直至远征归来,深有感触,方觉大学之道不当仅仅为此,更当用于兵事,兵者,虽为凶器,亦为不可缺失之道,臣以为,文武二道,类同于人之左膀右臂,缺文则失之理,缺武则失之强,二者缺一不可,然世人多以文为大雅,武为粗鄙,臣实不敢苟同。

环视大唐疆域,堪称豺狼虎豹者,多如牛毛,大唐虽灭东突厥汗国,然亦有北方之薛延陀汗国、西突厥汗国,西方西域诸国。南方诸部,与东方之高句丽,大唐看似安稳,实则危如累卵,借汉相诸葛亮之言,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幸而陛下英明,朝堂之上谋士如雨,猛将如云,将士用命。不惜一战。是以强敌忌惮,弱敌恐惧,大唐遂安。

然此乃表象,细细观之。诸国无不窥私中原之富饶。物产之丰富。大唐如无强悍军力,何以对抗强敌异族皆为厚颜无耻之辈,先人有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此乃泣血之言,我辈当牢记之,是以臣奏请开设大唐军事大学,以军事予以教学,请军中大将无战事之时入军事大学执教,年迈大将可入军事大学任职,为大唐培育军中新星。

军事大学可面向全大唐有意从军,愿为国征战,不惜一命者,其人愿以大唐之荣誉为个人之荣誉,以大唐之利益为最高利益,愿为大唐奉献一切;保护百姓,不使民有一人死于蛮族之手,开疆拓土,不使一寸国土沦于敌手,需知寸土必争,一寸山河一寸血决不服输,决不退让,决不投降,决不妥协,剑锋所指,刀山火海亦敢闯,虽九死亦由未悔,荣誉即我命。

臣建议此为大唐军事大学之校训,任何于大唐军事大学毕业者,需牢记校训,终身遵守,如无法做到,必不为大唐军事大学所接受另当于军事大学内树立英雄纪念碑,任何出身于军事大学而战死者,镌刻名于其上,得万人敬仰,受天下香火,以示其功大唐永世不忘,军事大学学子每日需向其致敬,无论何人经过此碑,不得骑乘,不得着冠,不得高声言语,需三鞠躬以示尊敬,违者必将严惩。

另当于大唐军事大学内设立忠魂祠,任何为大唐开疆拓土守卫百姓而战死之将士,当镌刻其名于其内,设立灵位于其中,享有英雄纪念碑之同等待遇,永受天下香火;提笔至此,臣思及战陨之战友,或死无全尸,或命丧他乡,尸首亦不可得,落叶不可归根,亦不得相见于亲人,以致父母妻儿望穿秋水而不可得,实乃人生之一大悲也,每每思之,臣痛彻心扉,垂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