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机甲战神 > 分节阅读 580

分节阅读 580(2/2)

目录

这里毕竟是洋人的天下,相对来说清廷的影响力要小不少

“为何不让朕,我率军打回去,有袁爱卿的新军精锐,围困颐和园易如反掌。”

看着眼前熙熙攘攘的码头,感觉物是人非的光绪,压低着自己的帽檐,语气听不出丝毫喜怒哀乐。

他是近乎于被康有为等人绑着离宫,绑着上船的,自己堂堂一国之君,竟然要逃离帝都

这实在是让他无法平淡处之。

“启禀绪先生,事情并没有先生想象的这么简单,太后手上掌握的那张王牌,绝不是靠着新军的那点兵力就能够影响的。”

康有为恭敬的对光绪欠了欠身后,再次解释了起来。

有着那杀不死的怪物存在,就算新军的战斗素质在高,恐怕也会全面崩盘,况且,绝对的军事力量上,依然还是清廷这一番占据优势,新军只能够靠着精锐程度获取一个局部暂时领先而已。

可这一优势也完全被蚩尤大魔王抹去了。

一战下来,变法几近失败谭嗣同赵子龙战死另外一位貌似己方的英灵也失踪

始皇、可汗分别脱力和重创

只靠一个caster自保都有些勉强,也就是她手段足够多而已,不然还真到不了上海。

至于日本那边那位assass,在离开京城后就已经不见了踪影,显然是发现事情大条,准备慎重考虑下注了。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东瀛人并不可靠

还有另外那个据说是英方的英灵,也并不能完全信任啊,而且赵子龙已死,到底是不是他奇袭的子龙,还真的无法确认了。

而另外一艘还在海上飘荡,同样从直隶驶向上海的游轮上,一间船舱中,艾莉娜也一脸心疼的表情帮着枕在自己上的风逸幽敷着冰袋。

这个小笨蛋一副快死掉的样子跑回来后,只来得及说让自己带他来上海后,整个人就晕倒了,晕到了现在,额头滚烫滚烫哒。

让本来对他都不怎么感冒的艾莉娜,看着那张可怜兮兮的小脸也不由一阵母爱泛滥,终究是自家的英灵诶,谁把他弄成这样了啊,真是过分

第855章第一千零二十九第一千零三十章摊牌

轰轰烈烈的戊戌变法,伴随着老佛爷重新从颐和园回到紫禁城发动起的戊戌政变,而正式陷入了冰点期,以光绪与戊戌变法的几位主力干将逃离京城而告一段落。

来不及逃离京城的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六人被杀害。

对于变法的失败,大多数的保守派而言自然是普大喜奔,喜闻乐见,不过对于少数心怀中华大地,希望见到变化的朝中重臣来说,却依然还是有些惋惜的。

甚至就连慈禧本人,内心是否有些许失落也无人确认,毕竟最开始,她也是赞同变法这一条的。

只是因为身后的利益集团,因为光绪的激进等种种变故,最后变成了眼前这种近乎于两败俱伤的场面。

中央的直接冲突,间接导致了这个中央集权政府对于地方的影响再次削弱,如果说太平天国运动和鸦片战争是撕裂了一道口子,那眼前这次政变冲突却是狠狠的一击。

只是暂时来说,着一系列变化还因为慈禧这强势掌权者的存在尚未爆发出来。

正面击败了维新派后,各地纷纷奉懿旨捉拿康党,无数文人锒铛入狱,同时因为光绪逃离帝都的关系,众大臣们也在慈禧的引导下开始准备着推选新君的问题。

只是就在这个时候英驻清公使窦纳乐,却是主动前往贤良寺拜访了如今朝廷当中与洋人打交道最多的李鸿章

而在此之前老辣而狡猾的李鸿章还是借助于维新变法的失败让自己东山再起了。政治就是一种多人围坐的扑克牌局,即使是同仁身败名裂,自己仍可以从中获利。

因为在准备废立光绪之迹,慈禧最担心的是洋人们集体干涉,之前就派荣禄来李鸿章这里,想让李鸿章打探消息,安抚洋人。李鸿章就汤下面说:“洋人直接的态度可能难以直接问起,不如任命自己为两广总督,这样,各国领事就会来祝贺,到那时,就好跟洋人们沟通了。”荣禄回去后向慈禧转达了李鸿章的意思。平息了维新变法的风波之后,慈禧此时正想借助于老臣们的力量稳定政局。这种情况下,上谕很快就下了,李鸿章东山再起,被任命为两广总督。李鸿章愉快地接受了这样的任命。

可是哪里想得到,刚刚为自己捞到了好处,这都还没前往上任呢,结果这位最头号的泰西强国公使竟然就已经找上门来了。

冬日的阳光下,李鸿章在贤良寺的门廊里迎接着英国公使窦纳乐的到来。窦纳乐首先祝贺李鸿章被重新任命,说自己是特意来为他送行的。

虽然知道这家伙肯定没这样单纯的好心,但李鸿章依然为公使安排了家宴,开始的气氛也似乎是显得很是融洽,只是酒过三巡之后,窦纳乐却是毫无征兆的突如其来发问道:“听说贵国要废掉光绪皇帝”

问话的同时,窦纳乐死死地盯着李鸿章的脸,试图在这张苍老的面容上寻找一些蛛丝马迹,绝大多数人猝不及防被突然问道这种敏感的问题,显然是很难自然应对的,窦纳乐也就是想要靠着这种突然袭击,凭借自己的经验来判断当前的局面。

只是显然,那绝大多数人当中并不包括李鸿章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尖锐问题李鸿章没有任何表情,只是用一种标准的外交辞令温和地说:“公使大人,我想,无论如何,这应该是中国的内政问题吧”

虽然李鸿章没有丝毫表情,但通过他的话语已经嗅到了什么的窦纳乐却也丝毫不甘示弱,一板一眼地说:“我是大英帝国的驻华公使,如果以后有外交上的交涉,关于中国的最高元首,除了光绪皇帝之外,大英帝国不承认别的什么人。”

这种傲慢和强硬的话语,极为直接的展示了他的态度

毫无疑问的直接告诉你了光绪不能废

看来这次英国对于维新派也是下了血本,同时对于他们逃离京城后的作为依然还有着足够的期望值,这种直接干涉的话语都说了出来,也不知道是窦纳乐自己的判断,还是英国当局政府的意思。

这种极为强硬的态度,毫无疑问让李鸿章心中一惊,他自然知道现在政局不稳的情况下,如果洋人找到借口来个火上浇油,那本就风雨飘离的清廷很可能直接轰然崩塌

李鸿章当然希望暮气沉沉的局面有所改善,也希望那些腐朽的观念和人物在暴风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