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君临战国 > 分节阅读 306

分节阅读 306(2/2)

目录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足雪,为有暗香来。”他撵了撵衣角,转身回榻床歇息了。

此刻,刚好有一女子身影从窗外经过,风华绝代,甫听此诗句,微微一愣神,心中暗道:“这燕公子好高的文采啊”

翌日,辰凌北归,玄女送行,意外的是,楚非烟也主动跟随澹台清儿一起坐车送出了庄门外数里。

辰凌本想单独与玄女说几句私密话,也告吹了,他站在雪地里,与澹台清儿、楚非烟面对面相望,相隔数步,却有一种遥不可及的感觉。

澹台清儿今日仍是一袭素白貂裘,容颜清丽绝伦,瑶鼻樱唇仿佛上天鬼斧神工雕刻;瀑布般的长发黑亮,肌体如同花树堆雪一般的清新;

修长娇俏的身躯,钟天地之灵慧,吸日月之精华,如梦如幻,灵气四溢,绝代无双,真正秋水为神玉为骨。

一身白裘胜雪,周围淡淡雾气缭绕,在漫天琼花遍地映衬下,整个人染上了一层淡淡的圣洁光辉,无愧于九天玄界最美丽的仙子

楚非烟也是天下数一数二的绝世佳人,丝毫不弱于洛语嫣、墨妃暄等人,身上带着几分亲近自然,娴熟静雅的才女气息,但是与澹台清儿比起来,明显要逊色一些,仿佛缺少一种空灵的仙家气息。

“燕公子保重”楚非烟声音如黄鹂般清脆悦耳。

澹台清儿欲言又止,轻咬着下唇,说道:“燕公子,期待下一次重逢,大势已成,一路珍重。”

辰凌点点头,内心不舍,但脸上潇洒一笑:“清儿姑娘,楚姑娘,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咱们后会有期了,请各自珍重”

澹台清儿与他对望一眼,一切尽在不言中。

“哦,又下雪了。”楚非烟看到了雪花纷飞,忍不住轻呼一声。

辰凌仰天一望,天穹低垂,浓云深厚,落雪吹飘,一排大雁南飞。

此情此景,萧索惆怅,给离别又增添了几分黯然。

不过,辰凌却并不像柔情文人那样,多愁善感,此刻整个人精神一振,雄姿英发,气势凛然,转身哈哈大笑,迈步而行,豪情万丈道:“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诗未吟完,就已翻身上马,扬长而去,男儿豪情之语,在空中飘荡,看得身后伫立的二女,都忍不住一阵心悸暗动。

第0624章 夜宿村郭

辰凌与叶羽一路北上,从古沧州出发,沿途经过了青县邑,三日后,抵达了齐国与燕国的边界,滹沱河。

由于燕国还没有大规模垒筑长城,只有一条易水土长城,防止赵、齐两国敌军的,燕国与赵国、齐国接壤,交界处,西南以易水,东南以滹沱河为边界,边疆将士因此在河岸的北面,垒筑了军事防线,战壕土墙,称为易水长城。

在这公元前307年左右,渤海的海岸线不像近代那样,似乎渤海水位很高,今天津以东百里,都在海里呢,也就是说,什么山海关、秦皇岛、唐山市还在渤海里面。

两千年过去,水位下降,沿海的百里的地方,都成为了陆地,才有后世的山海关等。

目前燕国在边界靠临渤海的地方,建立了渝关,作用类似于山海关。

东北地区格外寒冷,易水、滹沱河都已经冰封了,辰凌二人来到边界地段,交了过路费,办了通关的文牒,由于燕国推行新政,对来往的商贩、士子都不得滋扰、欺压,因此很顺利就办完了。

渡过滹沱河,进入燕国境内,首先是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地势平坦,这里是燕国主要国土,也是靠临中原之地,战乱之后,这里十村九空,直到去年燕王即位后,大力安顿流民,稳定一方,使得许多逃亡的难民再次回归到这片土地上。

一年多来,村子的人口逐渐恢复到原来的六七成样子,加上不断有新的难民涌入,也被安置不少,每县、乡、村的官吏,都十分重视土改、治安、流民稳定工作,因此治理的井井有条。

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辰凌吩咐叶羽进村落入住,体会一下当地百姓的生活面貌,就当微服私访了。

夜幕前,两个来到一个村落,村口有乡勇之兵,把守着村口,负责存在的安全,防止周围野兽出没、强盗来袭等,由村里壮丁组成的乡勇巡逻队伍。

“来者止步,你们是哪个村落的”两名侍卫拦住去路,手持长矛,背着弓箭,披着一身自制的皮甲,由于是厢兵,服地方的兵役,朝廷是不发装甲的,完全自备。

叶羽上前道:“我们是商客,途经此地,眼看天要黑了,打算入村找个店家或农舍借宿一晚,明儿个再上路。”

“嗯,黑咕隆咚的,是不便上路;听客的口音,也是咱燕国人氏啊”

叶羽点头道:“正是,俺们家乡在辽东那边,还需要翻过燕山支脉啊,到关外去。”

“关里关外一家亲,都是燕国人,进村吧,先到里正家登记入册一下,然后里正长会给你们安排一家合适的住所。”村口的巡卫说道。

“那真是太感谢了。”叶羽客气回答。

辰凌淡淡一笑,跟随入村,找到了村里正,相当于村长的小吏,说明情况,那里正长很盘问了几句,觉得这两人不像可疑人后,放心下来,十分热情地安顿下去,来到一家吴姓的家里。

篱笆矮墙,墙下堆满厚厚的积雪,山村夜晚漆黑朦胧,各家都已经掌灯,但是小油灯光不及远,弦月当空,寒气彻骨,四野寂静。

一位年纪五十多岁的吴老伯,见里正亲自带来路过客商,二话不说,喊着家里人为客人清理房间。

顿时应声从屋内走出一个五十来岁的中年妇人,背后跟着两个女儿,一个小男孩都从屋内跑出来,最大的女儿十五六岁,已经出落得大姑娘样子,两外两个孩子,一个八九岁,一个五六岁的样子,好奇地盯着远方来客。

“老婆子,来客了,快给客整理一间屋子出来,山丫,去抱柴烧炕,给客铺被去。”

“中中,俺这就去。”一家几口开始忙活了起来。

辰凌还记得一年前,千里逃亡,从河西地杀出,浑身浴血,遇到匈奴的兰歆雅,一路南下入燕,在燕山脚下的一处村落过夜,那时候,还有很多陋习,村里人闹饥荒,衣不遮体,贫困不堪,让他心中备受刺激酸楚。

待里正走之后,辰凌开口道:“吴老伯,今年你们收成如何,官府向你们征粮没有”

吴老伯一听,挂满褶皱和风霜的脸孔,一下子笑了起来:“今年收成不孬,粟米、谷子都没少打呢,咱们大王颁布新令,三年免除田税地租,多余的粮食吃不了,可以卖给朝廷入仓,各乡里都有收粮地,换些铜钱,布置添加家里用具,等明年再攒一年,就更换铁农具,那干活就麻利多了。”

辰凌闻言点头,各地官吏果然严格执行新政,没有向百姓额外加税贪污,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