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2(2/2)
这根巨大的柱状岩石的颜色和周围形成极大的反差,丁文龙也很快发现了。
亮子打出的照明弹在那巨型柱状物的正上炸了开来,一阵刺眼的白光过后所有人都失了魂似的惊叫起来,任是大罗神仙也想不到,那居然是一艘货真价实的潜艇
这简直有些让人接受不了,胖子最先吼道:“我操你们家主子还真牛逼搞了艘潜水艇来接咱们”
我是个古董迷,其中也包括老式的军事装备,一下就认出来那潜艇是二战时德国纳粹使用的u型号潜艇,看露出的半截艇身,应该是xxi型。
这是二战快结束时才投放到战场上的一种新型艇,天知道是怎么出现在这里的。丁文龙也是一脸的难以置信,看来他也不知道这标着出口的地方居然是一艘潜艇。
一下子所有人都不知道怎么办好了,这时突然就见柳景年斜刺里冲了出去,直直地就朝那潜艇掠去。丁文龙大喊一声:“跟上”
接着几个人很快就跑到那艇头前,那黑脸夜叉则不见了人影。这潜艇从近处看灰蒙蒙的,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我想起大海里四处漂流的幽灵船,心想该不会是那幽灵似的人回到这幽灵潜艇里,然后永远地消失不见吧。艇头顶在一块巨石上,外部的耐压壳砸得卷了起来,照明弹很快熄灭,亮子用潜水手电去照。就发现艇头上有一个容人进出的口子。
丁文龙用手电朝里照了照,然后一挥手,自己矮身钻了进去。艇身上的漆剥落了不少,那种岁月的痕迹一下又把我脑中那种不真实的感觉冲散了。
小心地躲过尖锐的钢板,经过双层壳体间的水柜终于爬到了潜艇的前水雷室。几个人小心翼翼地钻进了潜艇里,才发现位于艇部最前面的水雷室里,除了生满黄锈的水雷发射管外就空空如也,丁文龙在原地打了个转,便穿过圆形舱门,准备搜索第二个艇室。
我记得二战时的潜艇都是前中后三个艇室,中间是摆放柴油引擎的舱室。果然,穿过舱门就发现许多烂得只剩下骨头的尸体靠在两边两个六米多长的柴油机上。从这些尸体的服饰上来看,应该是柴油机工,或者是低级的列兵。
u型艇的艇员本该穿着海蓝色的制服,但在空间狭小的潜艇这是很不舒服的,所以只要艇员能有效地执行作战命令,艇长是允许士兵自由穿着的。
看到这些尸体我安心了不少,因为至少证明这潜艇不是凭空出现,而是由人驾驶出现在这里。胖子看了看那些尸骨,说道:“四眼儿啊你主子派来的水兵都臭了,看来这潜艇是开不起来了。”
丁文龙一听骂道:“扯什么淡你哪只狗眼看到这潜艇是雁爷派来的”说完也不理胖子了,自顾自地朝前走去。
这个型号的潜艇排水量近两千吨,看起来很庞大,可本身只是外部艇壳给人造成的印象。内部的耐压壳直径最大的地方只有五米。而且绝大多数的空间都安置着柴油机、电动机、蓄电池和其他机械设备。这样一来,里面的空间就小得可怜了,我们不得不小心地绕过那些尸体向艇后移动,有时候为了避开死尸,脸都得贴到那柴油机上。
柴油机后靠着舱体的两侧有一排一排的铁架床,床头无一例外都挂着马口铁罐头盒做成的勋章。那些床上大多躺着腐朽的尸体,这里的霉臭味盖过了尸体的腐臭味,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尸体风干了的缘故。
我突然发现一块布帘后发出一点光亮,如果没错的话,那里就是艇长的起居室了。我有预感,悄声走过去,不带一点犹豫。果然帘子掀开后就见柳景年站在一张折叠臬前,手里正端着一本厚厚的牛皮书,看起来像是艇长的航海日志。
那艇长坐在椅子上,已经完全风干,军大衣上别着两枚勋章,一枚铁十字,一枚橡树刘。丁文龙他们很快靠了过来,看到柳景年也没多大的惊讶,倒是胖子看见那尸体身上的两枚勋章,伸过手就想摘下来。
亮子拍下胖子的手,说道:“这是属于他的荣誉,何必要强夺。”胖子脸上肥肉一横,就准备发难,却突然听见柳景年嘴里喃喃说了几句话。
几个人都没听懂他说的是什么,丁文龙看着柳景年手里的牛皮书,最先反应过来,问道:“你能读得懂德文看不出来是高才生啊快瞅瞅写了些啥,咱们出去的方法可能就在这里面。”
柳景年闻言微微点了下头,继而缓缓地开始讲了起来。
一九四五年二月,u1913号艇受命于党卫军中央命令,携带终极机密前往同盟国。三月十一号,潜艇驶离北大西洋,穿越赤道线。盟军的反潜飞机一刻也没有停止侦察,所以传统仪式被迫在海底举行,巴勒菲尔等几个第一次穿越赤道线的水兵被要求剃光了脑袋,当然他们也获得由我亲自颁发的勋章。应该就是那些废弁的马口铁罐头盒做成的勋章
我们为了躲避盟军潜艇群的封锁,不得不放弃穿越马六甲海峡的计划,转而向北航行,准备经由南中国海进入同盟国海域。
机轮手们卖力地工作着,因为任务特殊,我们从出发时便进入了无线电静默,因此海底的日子变得更加漫长。舱里的空气比猪舍都要难闻,有几个柴油机手因为剧烈的噪音丧失了进食能力,不得不让第一班的士兵顶上。
好运不长,在刚越过赤道不久后我们便撞上了一个盟军潜艇战斗群,他们有四艘潜艇。我们被迫迅速下潜。xxi的下潜速度没有哪种潜艇能比拟,我们很快就潜人了三百公尺以下。
盟军随即向我们发射水雷,当我下令躲避后潜艇晕头转向地驶入了一个海底洞穴里。通过潜望镜我发现这是一个火山运动形成的洞穴,全艇人员都很兴奋,因为这意味着我们成功地完成了一次虎口脱险。
在洞穴内躲避七十个小时后,我们准备继续完成我们的任务,可当行驶了整整六天后,我无奈地发现我们迷路了。谁也没有想到这洞穴会和迷宫一般,虹吸潮带着我们进入了迷宫的深处。
我们漫无目的又行驶了两天,直到最后全体开会讨论通过这个疯狂的提议,我就是现在写下的这篇日志,我们的补给实在不多,如果再不返回水面,我们恐怕到达不了同盟国了。我们决定用最后的一枚鱼雷去轰炸洞穴,如果我们碰巧选对了岩石较薄的地方,那么将能成功脱逃。
柳景年读到这里停了一下,但是我看到他的眼睛还在快速地扫过眼前的牛皮书,看来是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