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穿越东晋末年 > 分节阅读 307

分节阅读 307(2/2)

目录

或许是说的过于激动,刘裕剧烈咳嗽起来,张阙赶紧把刘义符放到一边,上前搀起刘裕,一边拍打着后背,一边把责怪的眼神投向了臧爱亲与刘兴男母女,传递出劝她们认个错,一家人自此之后和和睦睦的过日子吧。

臧爱亲却是直勾勾的看着刘裕,目光中有幸福,有缅怀。似乎在回忆着往昔的日子。可是渐渐地,她的眼眸里多出了一份怜悯,也多出了一份决别

就好象做下了最艰难的选择,臧爱亲摇了摇头。叹道:“刘郎。或许你一直都没有变。只是以前的你迫于生存,从而隐藏起自己的本性罢了,妾在这家里呆的很闷。想带兴男出去散散心,你,张家妹妹,还有义符你们多保重罢。”

“你要离开我”刘裕刷的一下猛抬起头,视线中绽现出了一抹凌厉

臧爱亲只是搀着刘兴男,面目平静的与之对视,但一股不去不罢休的决心已弥荡开来。

刘裕的面色阴晴不定,仿佛岁月于他的脸面一一呈现,往事也一幕幕的浮现在了眼前,不知不觉中,那迫人的气势逐渐散去,无力的挥了挥手:“想走就走罢,你们去罢。”

臧爱亲扯了扯刘兴男:“向你父亲和姨母道别”

刘兴男抹了抹眼泪,向刘裕与张阙深施一礼:“兴男告辞了,请父亲与姨母保重”说着,与臧爱亲向外走去。

目送的两道渐行渐远的背影,张阙提醒道:“刘郎,就这么让兴男走了她肯定是回去江陵,那么你的弩炮与神臂弩该如何是好现在把她们留下还来的及,兴男还小,不懂事,妾相信过几天气消了,咱们再试着劝劝,说不定她与姊姊会明白了。”

“走罢,都走罢”刘裕并未正面回答,而是缓缓转回身,走向了后屋,背影显得有些萧瑟,心里仿佛少了些什么似的

刘裕家里闹的不可开交之时,平城的崔府也刚刚用过晚膳,按着老习惯,崔宏于饭后必然回到书房读一会儿书,府里的其余众人也是各自做起了各自的事情,只不过,每个人的眉眼间都有些压抑,正如整座平城,压抑的令人窒息,仿佛在蕴酿着一场风暴

前两日,禁军与具装重骑几乎被全歼的消息传了回来,这震动了全城,使得拓跋珪震怒异常,根本没有谁敢在他面前多说半句话

在这样压抑的气氛下,黑暗中,崔府后院出现了两条黑影,一条是张检,他立功心切,要迫切拉近与张宁、李驻等人的差距,因此向卫风请命来平城接回崔宏父子,执行这近乎于九死一生的任务。

而且这项任务,也只有张检与跟随他的燕军降卒才最为胜任,因为他们是幽燕本地人,无论相貌、肤色还是口音,与拓跋氏牧民几乎没有区别,要知道,在如今平城的紧张气氛下,稍有异常都会有露出马脚的危险

三十来人扮作拓跋部牧民,一个个的混入了平城,弩箭与箭矢都掩埋在城外。

入了平城,首要是联系上崔宏,在连续数日的小心打探之后,张检带着一名属下将于今晚给崔宏送信,由于摸不透崔府的仆役婢女有没有别的隐秘身份,因此在考虑再三之后,张检决定攀墙而入。

确定了四下里无人,跟着的那名亲卫蹲下身子,张检快速跃上,借着同伴瞬间立起的冲势,身形猛的一提,稳稳抓住了围墙边沿,过了小片刻,才小心翼翼的探出小半个脑袋看去。

九月中下旬,在建康尚是金秋时节,而平城已经出现了初霜冻,处正于秋冬季节的交汇点,白天的气温或许较为温和,可夜晚则是西北大风一阵紧似一阵

这是崔府的后花园,夜色中不见任何人影,张检再不迟疑,手臂稍一用力,轻松上了墙头,紧接着,又单手向下伸出,那名亲卫会意的一踢墙面,借着身形拨高之势,一把握住张检的手,再一踢,便借力翻了上去。

“扑扑”两声闷响之后,二人相继跃入了院内,随即便借着树木、亭阁等障碍物,一路潜行来到了书房,张检已经打听到,崔宏于饭后有去书房的习惯。

或许是读书时不愿被外人干拢,书房附近并无一名仆役婢女,只有崔宏那朗朗的读书声传来。

张检毫不迟疑,直接推门走了进去。

顿时,读书声嘎然而止,崔宏不满道:“老夫不是早交待过,读书时任何人不许打拢”

崔宏发脾气时并未抬头,可是一抬头,不由怔住了,面前站着两名黑衣人。

这老家伙不愧是见过世面的,稍稍一怔,就猜出了端倪,倒也不惊慌,淡淡问道:“你等何人为何鬼鬼祟祟来老夫书房”

张检草草拱了拱手:“末将是卫将军麾下亲卫都尉张检,替清河崔氏崔检、崔恬二位郎君送上家书一封。”说着,从怀里掏了封书信递过去。

崔宏接来一看,果然是次子的笔迹,内容有两具方面,一是报平安与问候父兄,二是劝说归顺卫风。

当前两天传来了禁军全军覆没的消息,崔宏对于拓跋氏的最后一丝侥幸彻底破灭,只要不是拓跋氏本族人,都清楚拓跋氏完蛋了,这不仅仅是二十万精锐被歼,大片土地被卫风夺走的原因,拓跋氏在历史也曾数次遭受毁灭性的打击,但其不倒的秘诀,便在于东木根山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一带

它山势复杂,利于隐匿,在山的西麓沿河地带及山中的沟谷是一条南北通道,山谷北端出口外隔黄河,向北可经狼山各山口退向阴山以北的广袤草原,向南可西渡黄河至河套,或沿河南下避走河西,至冬季黄河封冻后,更是往来无阻,在山谷北端有蒙恬设置的两座类似于当路塞的烽燧。

东木根山作为军事上的退守避难之地,在拓跋什翼犍之前,一直都牢牢掌握在拓跋氏的手里,但随着拓跋什翼犍的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