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释怒 > 分节阅读 68

分节阅读 68(2/2)

目录

郭广成是文官,张素元复任后,他既总理大军的后勤供应,又全权负责地方上的行政事务。由于职务上的关系,又加之并不擅长军略,所以军事方面一向参与不多,但他对皇天极从西线突入长城所要面对的困难和危险也相当清楚,因而他虽相信大帅言必有物,但仍情不自禁地问了一句。

“是的。”简短答过后,张素元直视着郭广成,话锋陡转,平静地问道:“广成,本帅复任之后,即立下誓言,为平辽东,即便有朝一日需抗旨不遵,本帅也决心在所不辞,对此你意下如何”

郭广成的脑袋瞬间短路,他清楚这种事一旦开始,就不可能回头,大帅这是要造反

帝国仕人最重礼教,郭广成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为人厚诚持重,做人一向秉持忠义,谋逆这种事就是在梦里也不会出现在脑海中,但在辽东耳闻目睹的严酷现实,也使他很快就接受了张素元原本大逆不道的言辞。

与其受异族欺凌,倒不如大帅入主天下,这就是郭广成简单至极的逻辑。

“广成,坐下,不必起来。”郭广成刚要起身离座,就被张素元止住。

“广成,你心我知,我心你知,这就够了,其余的都没有必要。”郭广成坐下后,张素元诚恳地说道。

“大帅,您预料皇天极何时会从西线突入长城”平稳了一下激动的心情,郭广成问道。

“科尔沁草原初雪之后,随时都有可能。”张素元答道。

“草原,尤其是在沙漠中,取水不易,选在降雪之后进兵,士卒就不必备水袋,也不必费心费力找水喝,更不必在不得已时喝马尿;这个时候草已枯干,既可作马料,又可为薪材,于此时进兵,大军长途奔袭,抵达目的地后,就不会太过疲惫,利于迅速恢复战力,这一点对于皇天极这样冒着巨大风险的军事行动至关重要。”见郭广成不解,赵明教替张素元解释道。

“大帅,您既然认为把皇天极挡在长城之外最好,那为什么不先在重要隘口设下重兵末将以为,只要在一二险地,如三屯营和遵化置下重兵,谅皇天极也不敢越城而过,只要坚守月余,各路勤王大军就能陆续到来,那时八旗兵就决不敢再行深入。”郭广成一脸凝重地问道。

看着郭广成,张素元很是高兴。郭广成素日行事虽略欠机变,但思维缜密,做事按部就班,脚踏实地,若没有这种素质,他也不会将大军后勤供需和地方行政交由郭广成全权执掌,而郭广成最令他欣赏的地方就是如今日这般,只要不懂,只要他不明言不许问,就会问道明白为止。郭广成既不会怕人耻笑而不懂装懂,也不会因为是他张素元说的,就一味盲从,郭广成有宰相之才

“广成,你说的没错,确是可行之法。莫说将八旗兵挡住一个月,就是二十天,皇天极也非立即撤兵不可。本帅若没上过请求朝廷加固西线防务的奏章,此事尚可勉强为之,但这之后,不行了。”

张素元知道,除了赵明教多少清楚一点外,郭广成的疑问也是其他几位的疑问,轻轻叹了口气,他解释道:“思宗既然不理本帅加固西线防务的奏章,也就说明他不以为然,朝廷的态度也必定会为边将所知。此前,本帅尚可派少量兵马强行进住三屯营等地,不论守将如何不满,他们也不敢公然抗命,但在知道思宗的态度后,他们必定一方面拒不受命,一方面会奏请朝廷定夺。结果如何,可想而知。”

“大帅,不论皇天极将消息封锁得多么严密,十万大军的行动必定有蛛丝马迹可寻。从铁岭进兵,到抵达长城,十万大军奔袭千里,至少也需要七天时间,如果我们得到的消息早于西线求救的文书,那我们一接到确切的消息,即挥师关内,那么就可能在途中接到求救的文书,如此一来必可将皇天极挡在关外。”祖云寿说道。

“云寿说的很有道理,但我们却不能这么做,因为这个险我们冒不起。”张素元叹了口气,说道。

看着众人疑惑的目光,张素元接着解释道:“首先,我们无法确知消息准不准确,因为这也极可能是皇天极给我们设的圈套。如果我们挥师关内,但八旗兵却只是虚晃一枪而不入长城,到时本帅将百口莫辩,届时不交出兵权,就得立刻与朝廷翻脸。”

众人一听,尽皆默然,他们都清楚关外大军要想进入关内,先是得皇上下旨,而后兵部发文,一切手续齐备后,方才可以入关,否则就形同谋反。如果西线告急,由于会直接威胁到京师的安危,他们尚可以事急从权为理由入关,但若不是如此,那不论大帅有什么理由,思宗都必然震怒。

“难道就没有一点办法,就任由八旗兵纵横劫掠,残害百姓”想到八旗兵身后一路的火光和哭声,郭广成不觉恻然。

“也不是一点办法没有。”说着,张素元站起身来,走到悬挂在东墙上的形势图前。

指着形势图上的西线长城,张素元说道:“我们能将八旗兵当在关外的唯一机会就在这儿-三屯营西线诸关隘,唯三屯营和遵化的城防及粮储尚可堪一战。从西线预警至消息传到山海关,至少需要两天的时间,明教闻讯,立刻轻骑突进,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唯一可能先八旗兵赶到的就是三屯营。”

“大帅,皇天极此番西进是九死一生,我们若能趁机重创八旗精锐而又不与朝廷翻脸当然再好不过,但若思宗真的中了反间计,那我们到时要如何应对”沉默了良久,赵明教问出了一直横亘在心头的疑虑。

自与张素元开诚布公地谈过后,这个问题就一直盘旋在脑海里,但他却始终毫无头绪,想不出一点辙。

看着五人忧虑的目光,张素元平静地说道:“我们羽翼未丰之前,不可平灭离人;平灭离人之前,更不能与朝廷翻脸。这是我们目前绝不能违背的最高战略原则,我们的一切行动都必须以此展开。对思宗,我们必须做最坏的打算,而最坏的打算就是思宗中计后立刻剥夺本帅的兵权。如果一旦发生了这种情况,本帅反抗就得立即回师辽东,那今后就得与朝廷兵戎相见,到时我们必将腹背受敌,但以目前的实力我们是撑不过去的。”

“大帅,你要束手就擒太危险了,这绝对不行”众人齐声反对。

“这是我们唯一的出路,虽然有一定的危险,但成功的机会还是很大的。”张素元平静地说道。

“大帅,您束手就擒之后又如何”震惊过后,众人方才想到问题所在。

略微沉吟了片刻,张素元将心中的构想和盘托出。

五人听后,俱都沉默不语,大帅所言确是目前唯一的解决之道,但若大帅有个一差二错,那就万事皆休。

会议从未时一直开到天光大亮方才结束,张素元与祖云寿五人将每一个细节及其关联变化都推敲再三,总之,凡是六人能想到的都至少来回想了八遍。

对大帅一系列的战略部署,五人中感触最深的是郭广成,他觉得跟着大帅必定能造福万民,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伟大帝国。历代开国君主,如果不是出于政治上的考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