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释怒 > 分节阅读 67

分节阅读 67(2/2)

目录

闻体仁的策略获得了完美的成功,思宗端详着这位花甲老臣,心中极是欣慰,他终于发现了一位完全值得信赖的臣子:公正无私,敢于直言,对就是对,错就是错,看得透彻,说得有理。这样有胆有识的忠心臣子,竟没有入选推举阁臣的名单,看来朋党之私严重到了何种地步

两天后,内阁票拟终于尘埃落定。内阁票拟与闻体仁一样,也建议优旨褒答,其中虽也指出张素元擅杀不当,但并没有上升到目无君上的高度,这让思宗极不满意。

其后,张素元又进表奏报:皮岛设马军十营,步军五营,增饷银十八万,化海外之游魂,为恢复之精锐。

思宗阅罢,更是光火。张素元在奏章中说,徐文龙在时,谎称有十万劲卒,冒领军饷,今经核实,有兵两万八千。但徐文龙即便冒领军饷,一年所需也不过十万,何以兵员少了七成,饷银却增加了将近一倍,这是何道理

思宗说出疑虑后,大学士成仲时当即奏道:“若按人数计,应当如此。”

看到思宗百思不解的神情,成仲时心中长叹一声,解释道:“皇上明察,徐文龙在皮岛时,虽只有兵马三万,却以十万人冒领粮饷,若是真有十万人,他定会以二十万人冒领,如此既可多要又可显示自己带兵有方,是为国家着想,在替朝廷分忧,但实质上,徐文龙并没有少要一点,他用的粮饷比张素元现在要的只多不少,因为徐文龙要的银子虽少,但粮秣却不少,而张素元要的银子虽比徐文龙多了近一倍,但粮秣却少了三倍多,何况现在军心不稳,急需饷银安抚,所以张素元要的数目还算合理。”

成仲时说完,思宗脸色很是不好,刚才看奏章时,他只注意到了银子的数目,没注意到粮秣的数目,而且就算注意到了,他也不会在意,因为他不知道粮秣和银子该如何换算。偷眼看了看群臣,见没人有一丝讥笑之意,似乎都没有注意到他的失误,思宗这才心中稍安。

成仲时毕竟说得有理,思宗无奈,只得下旨嘉奖,如其所请,但心里十分不平衡,于是命内监杨铁、李维以劳师为名,前往监军。

----------------------------------

八十九章 拜托

就在思宗为张素元伤透脑筋的时候,皇天极正和范文海、三大贝勒等率领数万军马,在铁岭以西的群山中围场射猎。

六、七月的铁岭山区,正是林深树密、草繁叶茂的季节,山中飞禽走兽又肥又壮。士兵们先是散落在密林中敲梆呼叫,驱出飞禽走兽,然后手拉手,将它们赶进射猎的围场,让将士们练马习箭。

一声令下,顿时万马奔腾,儿郎们人人奋勇,个个争先,场面蔚为壮观。

围场的终点是辽河边界,每次追至辽河,兵将们便折返马头,不敢擅越。

立马山头,皇天极久久凝望着辽河以西那一望无际的科尔沁草原。千里之外,草原的南端就是帝国的长城,从那儿可以直驱帝国心脏-京师。三个月后,他要在那儿进行一场豪赌,赌注就是举族的存亡。

豪赌,每每想到这两个字,皇天极的心情便沉重之极,因为一旦输了,就是举族皆亡之局,而胜了,却只不过是从张素元的重压下暂时脱身而已,谁知道帝国今后还会不会再出现张素元似的人物,虽然几率极小,但并不是不可能。

如果不是别无选择,没人敢做更没人愿做这样的豪赌,皇天极更是如此。此番千里奔袭,不仅他要做的事必须环环相扣,不能有一丝差错,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帝国方面必须密切配合,必须和他预想的一样腐败才行,但即便如此,他一切都做得万无一失,帝国也配合得滴水不漏,可胜负最终的决定权依然不在他手中,一切都只是尽人事,最终只能听天命,但他别无选择,他只能死中求活。

与张素元争锋辽东,他必败无疑,这倒不是说张素元有多了不起,而他有多不堪,这是双方的势所决定的。张素元身下坐的是一头大象,大象身后更有广阔的天地供其回旋,而他身下的只是一只狼而已,何况还是一只被关在狼圈中的狼。狼虽勇猛凶悍,雄健矫捷,但大象只要还有活动的能力,并能朝着目标推进,那不剑走偏锋,狼就没有丝毫机会。

皇天极因为明了大势,所以采纳了范文海的离间计,但又因为关系太大,胜算太小,所以虽明知非行不可,他仍对从西线突入举棋不定,下不了最后的决心。

徐文龙被杀、张素元将皮岛兵马重新整编的消息传来,皇天极即下定决心,实施范文海的计划。不过一年时间,即便旷野争锋,他也已没有必胜的信念,如今张素元又成功斩杀徐文龙,可以想见,不用多久,皮岛就会成为他的噩梦,到时不得不分兵两处,前后布防,但只要被张素元突破一处,就是一溃皆溃之局。

既已下定决心,就没必要再等,时间不在他们一边,如果张素元一旦补上西线的漏洞,他们就再无生机。

铁岭射猎结束后,皇天极几乎从早到晚都与范文海在一起旦夕谋划。他们就突入长城后,可能遇到的种种情况预想了相应的对策,而后又根据密探传回来的情报,随时调整对策。

八月初三,皇天极在大政殿召开了最高军事会议。这次会议不是为了商讨什么,而只是为说服三大贝勒。此番出征,内部不能有丝毫散失,也就是说必需要让三大贝勒心悦诚服地听从号令。

当范文海分析完大势,并把离间计的所有细节全部道出后,三大贝勒震惊过后,就都陷入了沉默。他们虽是赳赳武夫,但都不乏军略上的眼光,他们都清楚其中的凶险。

“去,蒙厥是第一关;回来,又是最后一关。请问大汗如何应对”莽古尔泰率先问道。

“蒙厥是屯兵制,没有大规模的常备军,只要我们出其不意,不等他们招集起大军,我们早已过去,何况他们马上就会意识到,我们只是路过,因此也不会追着我们不放。大军抵达科尔沁草原时,即派出使者,前往与我们交好的蒙厥部落,请他们一方面招集大军,等我们回来时,如果别的部落胆敢阻截,让他们出兵牵制;另一方面请他们派出使者,向那些部落说明我们的意思。如果我们凯旋,他们就决不会出兵阻截,即便失败,他们也定不会愿意同受伤的恶浪拼个你死我活。他们只会严阵以待,防备我们劫掠,因此无论来去,都不需担心蒙厥。”皇天极从容地说道。

“十万大军,千里奔袭,我们或可瞒过张素元数日,但到了长城附近,就绝满不过前线守军,届时如果他们迅速集结大军,趁我们疲惫不堪之时迎头痛击,那时该当如何”莽古尔泰接着问道。

“绝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皇天极断然说道:“顺天巡抚赵海清和蓟辽总督彭万年俱是只知风花雪月的白面书生,他们即便有此见识,也必无此胆量,他们唯一可能做的就是凭城固守,发书请援。”

“张素元可不是只知风花雪月的白面书生,他会看不到我们可能由西线突入长城吗”二贝勒阿敏问道。

“二贝勒所言极是,张素元确实早就预见到了我们可能从西线突入长城,而且也上过表章,请求加固西线防务,但思宗昏聩之极,他以为数十年来,西线从未出过事,于是就认为西线固若金汤,所以对张素元的奏章丝毫不加理会。既然思宗认为西线固若金汤,那张素元就毫无办法,虽然名义上,西线防务由张素元全权执掌,而实际上,他最多能做到的也不过是在各关隘多屯集些粮草而已。”范文海一笑答道。

“西线防御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