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释怒 > 分节阅读 63

分节阅读 63(1/2)

目录

彭万年坚辞不就,赵海清也连连谦让,结果为了让座位,推让了大半天,最后还是赵明教在上首位坐下。

八路总兵知道,赵明教请他们来,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放他们的血,管他们要粮饷。连年灾荒,兵连祸结,民不聊生,百姓们要养活本镇万八人马本来就已极为艰难,若再加派辽粮辽饷,无疑雪上加霜,迫使老百姓造反。

八位大总兵早就铁了心,别说赵明教这个所谓的什么总总兵,就是手握他们去留升降大权的总督彭万年管他们要粮饷,他们也是能推就推,能赖就赖,从未痛快给过一回。赵明教虽挂了个平辽将军印,美其名曰什么总总兵,但实际比狗屁也强不了多少。要粮饷,对不起,粮饷没有,命倒有一条,想要拿去不过赵总总兵这么大个人张回嘴也不容易,怎么也得给点面子,意思意思,但也只能意思意思而已。

出乎意料,赵明教首先说的竟不是粮饷,而是西线防务,他要他们加强兵备,巩固城防,需严加戒备,防止八旗兵绕道入侵,并特别强调这是大帅的意思。

总督彭万年、巡抚赵海清和八大总兵听了,个个都觉得好笑。皇天极除非疯了才会舍近求远,绕过辽东,穿越几达千里的草原和荒漠,与蒙厥兵拼个你死我活后,再洞穿他们的防线侵入关内。大概张素元是怕“兼督”的权力没地方发挥,才想出这个花花点子来发号施令,以显示他的存在。

八路总兵都不说话,都瞧着巡抚赵海清和总督彭万年。赵海清也把眼睛盯着彭万年,自从他的巡抚衙门被挤到遵化这个兔子不拉屎的穷地方,一直都极不甘心,正一门心思想法子调任他处。对赵明教说什么,他跟本就不放在心上,看着彭万年,无非想叫总督大人搪塞了事,他好快点走人。

这个时候,彭万年不能当老猫肉,要当也只能当滑头。他说,张大帅想得很周到,不仅辽东前线布置得风雨不透,还没忘了咱们西线的防务,张大帅的命令一定要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绝不许马虎,具体的防务事宜,诸位将军要听明教将军的安排。说罢,既托辞还有许多公务要处理,然后就拍拍屁股走人了。

彭万年一走,赵海清有样学样,补充说,诸位将军虽然困难,但小局应服从大局,征集粮饷也要听赵将军的安排,务必完成定额。场面话说完,巡抚大人也一刻不留,立马走人。

对巡抚和总督大人的相继离去,赵大将军非但没有一丝不悦之色,反而始终面带着比春风还要和煦的笑容,只是春风中隐藏着多少杀机,则只有天知道。

对总总兵大人胜比春风的笑容,八路总兵深感佩服的同时,也大是头痛。能这样笑的人,一定非常厉害,看来这场鸿门宴并不好过。这会儿,八大总兵个个都恨自个儿官小,因为他们可不敢随便说个理由就拍屁股走人。不管屁股底下的针有多粗多长,他们都得挺着,直到总总兵大人发下话来。此刻,他们都想早点知道给他们的粮饷征额是多少,而后讨价还价,好快些走人。

送走巡抚赵海清后,众人重新归座,接着两位大员的话茬,赵明教请各位总兵说说他们各自的防务情况。

叫他们亮底子,这是总兵们最不愿意的事。三屯营总兵王国彦,是位年近花甲的老将,素以清廉爱兵,勇猛善战闻名。总兵们都知道王国彦性耿敢言,就把眼睛都看着他。

王国彦本不愿说,因为他做总兵的时候,赵明教还只是个不起眼的都司,论战功也不如自己,现在挂了平辽将军印,自己还得听他使唤,委实感到难堪。

王国彦不愿说,总兵们也都不言语,赵大将军的目光依然如春风和煦,轻轻抚过总兵们一张张眼观鼻、鼻向口、口问心,如木雕泥塑般形状各异的脸孔。

“各位将军身经百战,驻防西线多年,而明教从未离开过辽东,对西线防务一无所知,今后还请多多指教。”赵明教谦逊地说道。

“三屯营的防务请赵将军不必挂怀,如若八旗兵真敢绕道千里,兵犯三屯营,老朽定叫他们有来无回。”王国彦不能不说话了。

王国彦这么一说,总兵们纷纷附和。众人的意思非常清楚,就是他们的地盘不容赵明教插足,可赵大将军好像跟本不明白,依旧笑容满面地坚持请他们把兵额、器械、粮秣的数量如实报来,以便统一调配。

总兵们自然不肯答应,帅厅中又鸦雀无声,人人又都重新入定。

如此不给面子,大将军脸上的春风依旧不减分毫,话锋一转,竟说起了家长里短,而后天南地北地开始神聊。

八路总兵如坠五里雾中,不辨东西,心中越来越不安。

“禀大将军,程大军副将求见。”

就在赵大将军口沫横飞之时,一个军兵跪地禀报。

“有请”

“禀大将军,为加强西线防务,大帅遣末将率两万精骑供将军调遣。”程大军立在帅案前叉手施礼,禀道。

“程将军来得真是时候,正好八位将军都在,你们先认识认识,将来一起共事时也好多多亲近,共同为朝廷效力。”

赵大将军一面大笑,一面站起身来,绕过帅案,开始一一为程大军介绍八路总兵。

到了这会儿,八位方才明白赵明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一面暗自惊心,一面皮笑肉不笑地应付。

重新归座之后,看到赵明教笑眯眯扫来扫去的目光,八路总兵立刻紧张起来,这两万骑兵来了,那还了得,派到谁那儿就会把谁吃掉。

扫了八个来回,八八六十四眼后,赵明教这才说道:“程将军,两万精骑先暂住山海关,作为西线机动之用。”

虽明知赵明教这个兔崽子在威胁他们,但没人敢以身试法,随着兔崽子话音落地,诸位大总兵就纷纷亮出家底,而且没人敢报得太差。虽然报得多,征调的粮饷也必然得随之增多,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赵明教一时气不顺,把两万骑兵派到自己的地盘上,那就他妈什么都玩了。

看着八路总兵无可奈何的表情,赵明教心道,兔崽子,别心疼,这还是老子放你们一马,要不是大帅不让太过份,老子就单独和你们谈心

掌灯时分,赵明教大致摸清了西线的防务情况和各处总兵的底子,便笑嘻嘻地宣布:摆宴

见上来的第一道菜竟是辽东深山老林中最珍稀的飞禽-飞龙,诸位大总兵虽人人都吃多识广,但见到又肥又大,烤得焦黄焦黄的飞龙,无不食指大动。虽然心都还悬着,不知道赵明教定下的粮饷数额,但有道是不吃白不吃,白吃谁不吃,大总兵们个个吃得嘴上、手上全流油。

第二道菜也不含糊,是辽东最著名的大菜红烧熊掌,大总兵们俱是识货之人,一看就知道,每个熊掌都是大熊瞎子用来扒蜂窝的脚掌。筷子如风,牙齿如锯,转眼间就如风卷残云,诺大的盘子已空空如也。

一道道山珍海味如流水般摆到桌上,大总兵们的筷子越来越慢,酒杯却又如走马灯般往来如电。

酒已足,菜也吃得差不多了,登州总兵吴德秋看着手里抓着的飞龙腿,长叹一声说道:“这飞龙腿看似好吃,又肥又嫩,香喷喷的,但实则不然,腿上的肉丝又长又韧,嚼起来既费劲又塞牙,就跟我们登州似的,好不好吃只有自己知道。”

听了吴德秋的牢骚,七里坡总兵金大可扯下一只飞龙翅,叹道:“吴总兵是嫌肉不好吃,可我们七里坡呢,就如这飞龙翅,看着山清水秀,其实尽是骨头,就是想塞牙可也得有肉啊”

看着二人一唱一和,赵明教一笑说道:“既然吴总兵怕吃肉,金总兵怕啃骨头,正好明教不才,可以向大帅进言,将二位总兵互调一下,不就各得其所了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