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8(2/2)
看着寒风中将士们瑟瑟发抖却依然挺直的身躯,张素元骄傲、痛惜、羞愧之余就是无边的愤怒,堂堂的诺大帝国,为什么竟拿不出不过达官贵人几顿饭的钱来为边关舍死忘生的将士们缝制棉衣
棉衣尚且如此,其他也就可想而知,将士饷银,朝廷已欠了五个月。
看着辽东唐人,无论男女老少,那一双双慌恐无助的眼神,张素元每每痛彻心肺,彻夜难眠。
虽在辽东已有数年之久,张素元见过的离人也不是很多,但每一个离人却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离人眼中的仇恨和杀意往往令他不寒而立,他也因此明白了离人虽不过区区数十万之众,却为什么能搅得帝国周天寒彻。
仇恨,拥有兆亿子民的庞大帝国为什么就容不下数十万离人对此,张素元只能无奈的叹息。
在辽东,每一天都能看到听到刺痛他神经的事,在这日复一日的刺痛中,张素元的心境慢慢变化着,不知从那一天起,他心中滋生了想要改变这一切的念头,至于要如何改变,时至今日,他心中仍然茫无头绪,虽茫无头绪,但他明白一点,如果没有力量,一切都不过是白日做梦,痴心妄想而已。
力量,一直都是张素元日思夜想的东西,但力量的内涵如今已有了变化,无论是眼前与离人争锋,还是将来他要做的事,他都必需拥有强大的力量。
自从不再单纯地想收复辽东,平灭边患的那一刻起,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打败离人就不再是张素元心头的头等大事。力量,自从动念的那一刻起,他便更加千百倍地渴望拥有力量,但他心目中的力量却不是世人眼中所谓的权力和财富,也不是更具体些的,他手中掌握的军队数量和战斗力的高低。
张素元如今渴望拥有的,是他心目中可以真正决定一切的终极力量。所谓终极力量就是威望,就是他在辽东军民中的威望
不论由什么人执掌辽东军政大权,也不论他身在何地,官居何职,只要他张素元回到辽东登高一呼,辽东不论军民人等皆能不计生死地愿为他竭死效命,只有做到这一点,他才能进退从容,真正立于不败之地。
张素元之所以如此急迫,是因为不知道他在辽东还能呆多长时间,满雄的事一发,他心里就更没底,所以也就更急迫。
张素元清楚,辽东所有的问题,不论是近的,还是远的,关键的关键就是银子,没有银子,万事皆休。朝廷,是越来越指望不上,他每回奏请的银子,朝廷打的折扣越来越大。
动念的那一刻起,张素元就根本没想过要靠朝廷解决财政上的问题,因为即便朝廷可以解决军饷的问题,他也不可能因此就得到他最想得到的,辽东军民的心。
张素元清楚,所谓威望,所谓民心,虽然其他因素也很重要,但根本的根本还是他能为这方土地,和栖息在这方土地上的民众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
好,还是坏希望,还是绝望只有跟着他,胜利才能无所不在;只有跟着他,生活才能越来越好,越来越安稳。只有把这种信念根植在辽东所有军民的心底,他才算成功,才算拥有了可以决定一切的终极力量。
张素元清楚,他必须得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到这一切。开始时,他是有心无力,宁江之战后,情况终于有了转机,虽然条件仍不成熟,但他至少可以开始谋划。
要想完全实现计划,张素元知道有两个先决条件必须具备。
一是要取得朝廷,也就是要取得秦桧贤的信任,至少也得让这个死太监不干涉他的行动。
二是得设法赶走王晋之,使他完全掌握泺东的军政大权。
当然,要想赶走王晋之,取得秦桧贤的信任就是必须的,所以目前关键的关键就是要想方设法取得秦桧贤的信任。
送礼是行不通的,一旦走上这条路,那就是个无底洞,他是没有能力填满的。若送礼不行,那又该怎么办呢这几个月他为这个头都大了三圈,还好,皇天不负苦心人,他终于想出了一条妙计。
王丙元和江上庆两位监军大人的到来,使得整盘棋顿时活了起来。是夜,张素元不仅大排筵宴,盛情款待二位监军大人,更在夜深人静时差人给二位大人送去了两千两雪花白银。
张素元的举动让王丙元和江上庆大感意外,他们早就听说这家伙是个刺头,难剃得很,临行时,九千岁也让他们俩小心些,军中不比地方,让他们行事不要太出格,轻易不要与张素元弄僵。
说实话,一千两银子对他们来说只是小菜一碟,根本算不了什么,但由于来时想法不多,所以好事一旦临头,高兴劲自是非比寻常。
对他们而言,银子不银子的倒还其次,重要的是张素元的态度。如今这就表明张素元即便和其他的官儿不一样,但至少也会对他们小心维护的,既然如此,今后张素元给他们的孝敬自然就不会少了。他们原本以为这是趟费力不讨好的苦差事,却没想到结果竟然如此美好
二位监军大人本就喝得晕晕乎乎,又看着白花花的银子,心情之美,自不待言,但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是,送银子的人前脚走,张素元后脚就把负责宁远治安的守备左长叫到了书房。
五十一章 龙虎
王丙元和江上庆抵达宁远的那天,正好是宁远大捷结束五个月的日子。在这五个月里,辽东局势的变化,张素元总体上是满意的,但就在这满意中,他心中的不安也越来越强烈。
不安,是来自离人内部的变化。当初知道吉坦巴赤被炮弹击伤的时候,不安就开始在张素元心中孕育,但那时的不安中尚有巨大的希望。
两个月前,噩耗传来,吉坦巴赤伤重不治而亡,张素元一直担心的第一件事终于发生。半个月后,张素元担心的第二件事成为现实,皇天极波澜不惊地承继汗位,成为后箭政权的第二位汗王。
听到这个消息,张素元心中的失望和不安同时达到了顶点,他原本期望离人为争王位来一场龙争虎斗,最好兵戎相见,闹个四分五裂,诸王贝勒各据一方,但结果却是他最坏的预想成为现实。
知道吉坦巴赤受伤后,张素元一直密切关注着离人内部形势的变化,他十分清楚吉坦巴赤死前离人的权力构成情况,所以对皇天极如此顺利、迅速地成为离人新主而倍感震惊和不安。
皇天极如此顺利、迅速地成为离人共主,对张素元而言只意味着一件事,就是此人必定非同小可,皇天极若没有极其高妙、圆熟的政治手腕就断不会如此。
半个月前,张素元知道了皇天极登基后颁布的一道诏令,诏令中说,废除吉坦巴赤施行的将人分成等级,对唐人大加歧视的政策,从今而后对唐人将实行“编户为民”的政策,不论是本地唐人还是各地流亡而来的唐人皆一视同仁,俱都编入保甲,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