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50(2/2)
从夜总会里出来,不知是里面谁透露了消息,一排的闪光灯照得他眼睛都快睁不开了。
ot请问于,您和埃里森先生会面是不是甲骨文和西岭要有什么大的举措ot
ot拉里是跟您在里面看脱衣舞吗ot
ot噢,于,您来了旧金山,打算去看秦雪的演唱会吗ot
ot对了,于,听说柳稀在西澳大规模的投资铁矿,这件事是您授意的吗ot
ot西岭还会做什么云电在今年会再推出一款令人惊艳的产品吗ot
ot于,这位迷人的希蕾小姐是您的女友吗ot
ot于ot
于骏在谢青的护送下挤到轿车里,苦笑对希蕾说:ot这算是什么你没注意到吗ot
希蕾鼓起腮梆子,这些记者真就跟鬼魅似的,从草丛里、大树上、小巷的黑暗角落里奔出来,别说是一直在会所里的她,就是在外面站着的保镖也没看到
这事还应该怪谢青才是啊,怪我做什么呢希蕾不服气的心想着。
谢青上车后就说:ot,这帮人怎么跟越战时的那些越南猴子一样,专找旮旯里埋伏ot
ot这狗仔队我认为有一大半都是美国海军陆战队退役士兵吧隐蔽工作做得真是没说的了。ot于骏笑了。
回到比佛利山庄,于骏在桑拿室里蒸了一会儿,才打着哈欠走出来,站在宽敞的按摩浴缸前拿起da看着里面存放着关于灰阶墨水那家台湾公司的资料。
要从电子书的手持设备上说,da也算是一种了,但da的屏幕普遍不够大,而且支持的格式不多,除了格式外,连df都暂时不支持。
而且太重,要做到轻薄,这些技术云电都有,不用想亚马逊的电纸书肯定要找云电代工的,现在最重要的是墨水。
想要让电纸书的液晶屏幕能支持长时间的阅读,并且不产生疲累感,墨水是极重要的一环。现在的墨水只能做到4度灰阶,而且专利都握在一家台湾公司手里。要命的是它的产量并不大,这对于亚马逊的电纸书计划会形成极大的瓶颈。
或许,应该想办法收购了它。
三更第二更
第三百二拾四章 软件商店上市
电纸书平台在短时期远远比不上软件商店,光从软件的市场规模来看就知道,软件商店改变的是软件的销售方式,本质还是不变,例如使用的软件方式。就算是软件商店的开放者频道中,本质还是客户端形式。
在提出云概念后,才是改变整个软件形态的质变,而电纸书直接改变的是阅读的体验。习惯于用报纸、杂志了解新闻信息的人,已经在逐渐的通过网络媒体,例如门户网站来了解。
那习惯阅读书籍的人,会不会转换成另一种阅读方式
用电纸书这种手持终端来阅读书籍
这种质变的方式,风险极大,但由于亚马逊跟兰登书屋等美欧的书籍出版巨头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风险是可控的
何况采用软件商店模式拥有着足够大的长尾效应,就亚马逊的电纸书来说,即使就算是亏损销售,而每年通过电纸书平台下载的电子书足够多,就能保障足够的利润。
例如每台电纸书的售价是200美元,而成本是150美元,平均算下来,每台电纸书在平台上下载的收费电子书是20本,每本10美元,总价是200美元,而平台上每本电子书的成本是5美元,这样算的话,总成本是250美元,总销售额是400美元,利润是150美元。
控制住总利润为25的话,那样就电纸书手持设备而言,降价空间就是100美元,每个售价为100美元,达到了足够大规模推广的价位区间
而光从手持设备上来说,确实是亏损了50美元每台,但这里的亏损是能从平台上找回来的。整体来说,还是得到了25的利润。
这样的利润率算是极高了,就算是以100美元来算,电纸书手持设备销量达到500万台,则意味着,电子书的销售量达到了10亿美元,总体的销售额达到了15亿美元,而亚马逊的利润达到了375亿美元。
在wifi应用规模巨大的美国来说,要是加装wifi的话,那无时无地不可下载电子书,而且减少了捧着许多书籍的累赘。
更要紧的是,虽说现在的美国人还未完全习惯于用电纸书来看书,但从智能手机在年轻一代中的泛滥就能看出,电纸书这种消费电子设备,也拥有着巨大的消费市场潜力
于骏对于电纸书市场的未来极看好,从长远来看,电纸书在10年后,可能会达到20003000万台的市场,亚马逊能在这里占据多少
ot还是按软件商店里的股份比例,西岭占30,亚马逊和甲骨文合占70ot埃里森推过来又一杯龙舌兰。
于骏摆手拒绝说:ot再喝下去,也不用谈什么正事了,你就将我灌醉得了。ot
埃里森失笑道:ot你的酒量我还不清楚吗几杯龙舌兰能让你醉ot
ot这酒后劲大,ot于骏还是摆手说,ot我想西岭有必要在平台上提高一些股份,40ot
埃里森笑着摇头:ot于,这个市惩算是再高估也就是几十亿美元,你何必要执着于股份ot
ot我看重的是与亚马逊合作的机会,唔,虽说亚马逊被你控股了,但平台合作机会,我还是很珍惜的,卓越不是在跟亚马逊展开密切的合作吗ot于骏笑道
卓越上市后,于骏就没再关心了。说来,接受雷雨风投的国内数家电子商务企业里,卓越、当当走的是亚马逊的路子,易趣走的是ebay的路子。
ebay相当于是网上商业地产形式,靠出租商铺来生存,主要是向商家收出租商铺的租金,亚马逊是网上沃尔玛的路子,要说未来,还是亚马逊的模式要更加的稳妥一些
但易趣的投资也不是说拿不回来的,只要易趣保持住盈利,就算是找人接手也是极容易的事。于骏有让当当和卓越整合的想法,跟提过后,就被否决了。
有的时候,就算是旗下的控股企业也是要让它们打打架才能保障他们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