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重生之网络大亨 > 分节阅读 282

分节阅读 282(1/2)

目录

说是不可沉受之重。

重要的是岭西的高速公路还没修到林玉,在物流通路上的优势也丝毫看不到。

蓝江的情况要好些,但岭东也没傻,有了云广、柳水的先例,想要再做物流补贴这种事,也要怕触怒整个岭东的省市二级政府。

林薄阳现在也抓紧了对省内企业的扶持,可一可二不可三,他不想让杜青湖再抓把柄。

在这种情况下,蓝江在2000年才想到微调五年计划,做一些转型的动作,未免有些晚了,但却不是晚到无可救药的地步。

毕竟这还是岭西的省会,云广、柳水的强力发展,给省里带来的税收增长,会加大对蓝江的投入,产出也是可期待的,不过,这在宁泊远的眼中还是杯水车薪了。

“林玉没成功,蓝江不会在物流补贴上占有任何的便宜,但并非是说蓝江就没有任何的优势。”于骏沉吟了片刻后说,“蓝江在发展的欠缺是没找准定位。”

“哦”

“蓝江有一个优势是云广和柳水都不具备的,”于骏说道,“蓝江靠近越南,在国内的工口红利消耗殆尽的时候,越南却是拥有着超多的人力资源,而越南的人力成本更低。”

小小的半岛国家越南拥有着接近一亿的人口,而其中大半都处于青壮年时期,越南人,特别是越南女孩都以吃苦耐劳著称,而越南人中男与女的比例达到了1:3,甚至有人推测到往后能达到1:5。

其中大半是受到战争的影响,男性大幅度的削减,但也造成了男人炽手可热,而游手好闲,大部分都吃软饭的现状。

而越南人的普遍的收入都要低于岭西,这在人力成本上的优势,直能让人眼红。

但在越南投资建厂却是不必要的,那里的投资环境还不算好。

可光仅是越南充足的劳动力就能让蓝江,乃至整个岭西受用无穷。

“蓝江应该引入摩托车、单车等制造类的企业,还有轻工用品类的制造企业,然后与越南政府商谈,以劳力输出的方式让大量的越南劳动来到蓝江、东兴一带的城市里工作,以为在岭西投资建厂,特别是低等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提供低廉的人力。”

国内的所谓企业家想要靠着低廉劳动力剥削来得到利润,那就提供你们越南人剥削吧。

而企业所得税等税种却是要上交到蓝江等各级政府里的。

“只要管理得当,这些越南人都不会成为什么麻烦。”于骏笑道。

宁泊远深思着,于骏的思路是他从未想过的,却是能够和河内那里谈一谈,越南国内的劳动力过剩的状况短期内是无法改变,而受到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两三年里,越南的失业率还在保持着极高的水准。

这个谈判他倒是有着充足的信心,情况要好的话,年内拿到数十万上百万的越南劳动力都是有可能的事。

于骏再度让他刮目相看了。

“重要的是在引资方面,我倒是有个建议,主要针对岭东和越南、东南亚的华人企业。”

华人在整个东南亚都掌握着经济上的动脉,相当于在欧美的犹太人,而越南、印尼等地发生的动乱事件,也是由于仇富的问题,而当地人大多都是好吃懒做之辈。

而东南亚的局势一直都非常的动荡,要是国内能提供低廉的劳动力,而又有稳定的政府存在,那些华人富商,特别是越南的华商,肯定乐意在岭西投资建厂。

三更第一更

第一百一零七章 大物流

在岭西、蓝江引入越南劳工对整个就业率的影响是肯定会有的,但事情远不能看这一方面,由于大学扩招带来的问题,将会在零二年、零三的逐步的显现出来,到零九年、一零年更是会从中央到地方都头疼的一件大事。

要单在岭西来看,那岭西大学、云科大、云师大等全国重点高校的毕业的学生,都在工作方面会将承受着极大的就业压力,而云广、柳水等的中等职业学校,虽在于成河、于骏父子两人的努力下做到了极端。

每年招收的学生都快超过万人了,但想要扭转整个大学扩招带来的问题,却是沧海一粟,连点波澜都不会起,毕竟无论从家里的期望,还是社会现状而言,都认为读大学才是出路。

却不知零零年入校的学生,到零四年毕业,面对的是何等残酷的就业市场。

而联想到零七年开始的各地出现的用工荒,在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一块,对整体的就业影响实在有限,而大量的劳动密集型工厂设在岭西,反而能对保留住本地的大学人才有着正面的效应。

随着岭西的发展,想必以前那种一流人才在国外,二流人才在北上广,三流人才在省府的情况会有所改观,毕竟要是在当地就在发展机会的话,谁会离开土生土长的地方。

而这仅是于骏想了整夜,给宁泊远提出的第一条建议。

“越南华商方面,我会想办法帮帮省府,”于骏说这话的时候倒没有丝毫的厚脸皮的意思,就西岭现在的规模而言,跟全球的各种大型公司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政府方面有宁泊远和省府出力,商界西岭却能张张嘴了,“但除去引入越南劳工,做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外,岭西还能把目光投向劳业方面,具体来说就是糖业、热带经济水果、咖啡种植、烟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