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巫道轮回 > 分节阅读 16

分节阅读 16(2/2)

目录

睁开眼时,闻睿看到爷爷正端坐在蒲团上,望着自己微笑。经过刚才的观想,他的精神有些委靡,双目无神的对老头儿笑了笑:“爷爷,你醒了”

闻非一脸慈祥的问道:“刚才看到了什么”

闻睿回顾了一下,将识海中的景象说了一遍。

老头有些惊异:“你竟然能进入这种境界。呵呵,没关系,睡一觉就好了”

闻睿不解:“那是怎么回事”

老头儿解释道:“你现在修炼的这套功法,是秘技中的基础之法,称为混沌经,分为:启灵、固灵、驱灵;修身、洗脉、塑本;惊魂、锻神、凝元九个步骤。但实际上,这九个步骤做的是三件事,就是分别针对灵、神、体,各成三个阶段进行修炼”

在闻加秘技中,以合冥之术激发真灵的方法,称为启灵,是修炼混沌经的开始。这一步是打基础,只能依靠前辈的帮助。之后应该在前辈的指点下,以特定的修炼之法固灵。然后,再修炼神和体两方面。灵、神、体达到了一定的强度后,才能修炼驱灵之术。

因为闻睿的真灵异常强大,已经远远超过了固灵的标准,所以老头儿直接传了他行戈桩和定戈桩炼体。这一次迫于无奈,又为他施展了刻血之术,使他一举突破了修身、洗脉、塑本三个阶段,混沌力旋才得以大成。

惊魂、锻神、凝元修炼的是人的魂魄,称为炼神。在这个修炼过程中,人的三魂七魄要以惊神之术从脏腑中剥离出来,再以特定的方式,形成固定的组合,所以最难修炼。

闻睿刚才的情况属于未经点拨,自悟了炼神之法。而且,由于他的真灵异常强大,所以跳过了惊魂阶段,直接进入了锻神阶段。这种情况,只在太古时代极少数资质顶尖、血脉纯正的的族人身上才会出现。

听了爷爷的解释,闻睿心中恍然:“红点和黑点是三魂七魄”

老头微笑点头:“没错,呵呵,既然你能以观想的方法进入这个境界,说明你比较适合这种方法。以后就按照今天的方式修炼就可以了。精神消耗是锻神早期的必然现象,不用过于担心。”

祖孙俩又说了一会,闻睿觉得越来越困,便沉沉睡去。待他一觉醒来,看到爷爷正在施展一套拳法。

凝神望去,那套拳法比太极拳还要缓慢,让人心里直发痒,但闻非却双目微闭,神游天外般不紧不慢的享受着各个动作。

两个小时之后,老头儿收功立定,看到孙子似笑非笑的神情时,呵呵笑道:“凝元功。混沌经的最后一步,是这门动功,到了锻神阶段也能同时修炼,恢复精神的效果比睡觉要好,我刚才先熟悉了一下,等会再传给你。”

今日第一更送上大巫已临,欢歌开心多谢各位读者的厚爱欢歌需要推荐和收藏,好让网的大编关注洒家的小作,呵呵多谢诸位支持

正文 第017章 族史沉殇

祖孙二人坐定之后,闻非整理了一下思路道:“从先祖少正卯开始,到你已历六十三代。先祖之前,有记载的还有四十多代,但是记载很模糊。再往前,更是断断续续,还是先说说他的事吧。”

稍稍沉吟了一下,老头继续说道:“关于少正卯身死之事,后世的说法你也基本上知道,但是其中的真相,从古至今可能只有孔丘清楚。我只能告诉你一些推断,至于他被害的真正原因,恐怕先祖自己也不清楚。”

事关先祖,闻睿听的非常认真,并没有发问。按照闻非的推断,少正卯的真正死因,可能来自于修真者对闻家秘技中“血脉传承之法”的觊觎。以祖籍中对少正卯的描述,作为仇云的老师,普通的修真者根本无法伤害到他。

春秋时期,鲁昭公因三桓之乱流落到齐国,之后辗转到晋国,并且身患重病。近臣们请了很多名医都没有办法,在他垂危之时,却遇到了一位奇人。此人诊断之后,认为只有自己的老师才有可能治愈鲁昭公,就费尽周折把少正卯请了来。

少正卯来了后也没怎么诊断,只是看了看昭公的面色,便告诉他医治已经不可能,但可以帮他延命三年,让他有时间将后事安排好。

昭公本是垂死之人,当即喜出望外,立即请他施治。少正卯先令他发誓不得将医治之事外传,然后用秘法使他燃烧血脉之力,当日即告康复。事后,昭公惊于少正卯之术,将其视为神仙,极力挽留。

少正卯不愿卷入世俗之中,但也很怜悯这位图强失败的国君,就用了三天时间,为他详细的剖析了天下局势,并将自己对各国的看法告诉了他。在昭公的极力恳求下,又为他拟订了一套收复国土、分化瓦解三桓之乱,之后强国图霸的步骤,然后请辞。

经过三天的讲解,在生死之间打了个来回的昭公,非常推崇少正卯提出的“削奴藏兵、重民兴商、彰法图霸”的理论,认为这么做一定可以收复国土,然后使国家强大起来。于是,更加不惜一切的百般哀求。

此时,正在秘密训练军队的仇云得知老师来了,便随公子宋赶来相见。二人刚到,昭公第一句话就是令公子宋拜少正卯为亚父,并当着仇云的面,请求少正卯摄上大夫之职,总掌全国之事。

少正卯起初不肯,但耐不住昭公的百般哀求,又有仇云的因素在内,最终只同意挂大夫衔开班教学,为鲁国培育人才。

三年后。

昭公临死之前将公子宋叫到床头,毁誓说出了当年之事。公子宋这才知道,看似书生的少正卯竟然如此厉害。但他当时的观念受到几个臣子的影响,主要倾向于孔丘那一套儒家理论,对“削奴藏兵、重民兴商、彰法图霸”之说,很是不以为然。

春秋时代,奴隶的定义是个人财富。公子宋觉得,国内的三桓之乱未平,削谁的奴籍反正削自己那些奴隶的他舍不得。

再者,民和商被当时的士大夫阶层斥为“乱民奸商”。他觉得,提升这些人的地位,士大夫阶层会怎么看国家要投入多少到什么时候才能有收益

彰法图霸就更不用说了,法是对民来用的。立法以治是好,但是限制了士大夫阶层的权利,王族的权利要不要限制谁来掌握立法权和执法权

同时,公子宋认为,军事力量也并非解决失地和三桓之乱的关键因素。虽然为了对付国内的那些世家,他也很注重积攒实力,但他更加信服孔丘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