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5(2/2)
这件事儒家后辈们均不愿提起,一旦被别人提起则是极力否认,直到几千年后的现代,那些文人们仍然争论不休。
闻睿虽然知道荀况与孔子之间差了一百多年,而且这件事在荀况之前也没有正式的历史记载,但他还是比较相信这是个事实。
荀况生平磊落,提倡自省,可见此人之正;身为亚圣孟子的弟子,却提出与儒家主流思想相悖的“人性本恶”之说,与师尊针锋相对,大胆斧正师门的各种论点,可见其勇;经常评论包括孔子在内的很多贤人的不足之处,以警戒弟子,可见其真。这样一个人,对于少正卯和孔子之间这么重要的历史事件,断然没有胡编乱造的可能。
想到此处,闻睿才真正明白了爷爷曾经说过的那些话:理智、实力、真相、世事已非这些并非说教,也不仅仅是人生经验,而是隐忍、是仇恨、是一个家族,用鲜血铭刻的屈辱
激愤过后,闻睿非常兴奋。自己的先祖,竟然是轻松击败了孔子的少正卯,虽然最终被其所害,但那种来自血脉的自豪,使他有些情不自禁。
遥想当年,三盈三虚,先祖以其博学之才,使得同样以博学而闻名千古的孔圣人被门徒所弃,集体改换门庭。最终不得不以激烈的手段,不惜为自己留下污点,才能保住那点师道尊严。这种能力,数尽中外历史,恐怕也无人可比
闻非把祭品弄妥当后,望了望沉浸在思考中的孙子:“来吧,给我们闻家先祖行礼。”
闻睿被爷爷惊醒,立刻走到老头儿身边,随着他跪了下去。
二人叩首九次之后,老头儿朗声念道:“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他朗诵的非常投入,慷慨之色益于言表,直至声泪俱下。
闻睿不敢打扰爷爷,但这首正气歌他是知道的,其作者是南宋末期坚决抵抗蒙古侵略的文天祥。
南宋被蒙古所灭之后,身为“宋末三杰”之一的文天祥被捕。他不但拒绝了高官厚禄,而且在行刑前夜写下正气歌以明志,其宁折不弯的气节激励了无数华人,无数代华人
闻睿觉得,爷爷以这凛凛生威、浩然无畏的诗歌来祭奠自己的先祖,实在是最合适不过了。
今日第二更已上各位书友看的开心,欢歌也开心,呵呵,推荐收藏多谢
正文 第016章 太古隐巫
读完正气歌,闻非稳定了一下情绪,又带着闻睿叩首九次:“列祖列宗,我少正一族有后,望你们在天含笑,护佑少正睿将家族发扬光大自今日起,少正非愿奉少正睿为我族之长”说完,再次带着愕然的孙子叩首九次。
礼毕起身,老头很欣赏的看了看闻睿:“从今天开始,你就是少正一族的族长虽然我族现在只有你、我和你父母四人,而且你父母也并不知情,但是,你一定要肩负起族中的责任。”
闻睿默默的点了点头。
稍微缓了缓激动的心情,闻非郑重的说道:“族长责任有四。第一,保身,无后不得涉险后代族长未立,不得轻生你可以明白”
沉浸在奇异氛围中的闻睿大声道:“少正睿明白,在没有后代之前、族长之位没有传下去之前,少正睿不能冒险,不能轻率生死之事。”
老头儿点了点头继续道:“第二,传承,血脉传承只启族人其余秘法可择贤者传之你可明白”
闻睿大声道:“少正睿明白,必将尽一切力量使我族血脉传承下去。尽量将我族发扬光大,以彰先祖之威。”
闻非叹了口气,声调和缓了下来:“第三,隐修,现世之人自灭族籍,非存亡之时不得归籍。你可明白”
听到这一条,闻睿有些不解,但他并未迟疑:“少正睿明白,族人必须隐修,和人交往时不得泄露族中之事。否则就是叛离家族,除非关系到家族存亡之时,否则不能重归族中。”
闻非满意的点了点头道:“第四,寻宗,寻找墙上画中之人,你可明白”
闻睿有些愕然,画中之人恐怕早已不在人世,如何寻找但爷爷既然这么说了,肯定有他的原因。于是恭敬答道:“少正睿明白,必倾尽一生之力寻找宗祖。”
问答完毕,老头欣慰的摸了摸孙子的脑袋:“按照你的修炼速度,爷爷一个月之内就能助你完成血脉传承。其他的秘法典籍、家族秘器,也会也交由你来保管。”
身份变为族长,这一切来得太突然,但闻睿很快就冷静了下来。知道了先祖的由来,使他血脉中多了些彪悍之气,多了些一往无前的信心。认真的完成问答之后,他开始慎重的思考这件事。
爷爷将这付担子压在了自己身上,想推卸肯定不行,只能乖乖的接受这个事实。四大责任中,保身、传承和隐修,难度都不是很大,自己可以做到。但是寻宗,而且以爷爷的能力都没做到,这个责任使他心里有点发毛:“爷爷,我们有宗祖的线索吗”
老头叹了口气,目光显得有些黯然:“先不说这些,如果你准备好了,我先把家族的传承之事告诉你。”
见爷爷神情凝重,闻睿隐隐觉得,寻宗之事事关重大,便正色道:“爷爷,少正族长少正睿已准备好,请告知家族传承之事”
听到孙子的回答,闻非很激动、也很欣慰。在他的记忆中,自从闻睿出生,自己承受了太多磨难。
这个多灾多难的孙子,一次次的使他绝望,又一次次奇迹般的给了他希望,如今总算是熬到了头。
曾经,因为儿子闻更的血脉稀薄,不适合修炼,性格也不适合承接家族重担,使老头儿承受了太大的压力。
深夜梦回,他总是哀叹家族人丁单薄,哀叹生命的脆弱,生怕因为自己的原因断了家族的血脉。
闻睿出生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