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84(1/2)
哪里还有多余的圣位”这样一算,不免就想道:“镇元子的弟子酆都公已主十八层地狱,还有什么人比酆都公更有资格掌管人书呢听他口气,酆都公显然不像。啊,他这是故布疑阵,转移视听”
其余诸圣也大抵都是他一般的想法,因此对镇元子之言并不当真。
这时接引道人又问道:“道友,你既定要封地书和人书,是个什么章程,可否先透露一二”
镇元子道:“众神掌管两界,诸位总要知情,提前告知,自无不可”
只见他翻开地书,指着上面诸多神位,胸有成竹,侃侃而谈:“吾拟于九州之内,设一地府,府君总辖诸地事务。地府之下,每一城,设城隍;每一地,设土地;每一山,设山神;每一河,设河伯;此外还有诸应事之神,以及灶王神、床头神、日游神、夜游神等众。其中,城隍、土地,由地府辖之。五岳之神,各领一方山神。诸河诸水,由四渎之神统领。如此一来,可使得江山永固,万众生灵皆沐神恩因此地书之内,林林总总,共乃有十万八千神位”
又翻开人书,说道:“阴司之中,设酆都府,总理幽冥之事。其下设五方鬼帝,率领五方鬼王、鬼卒;又有十殿阎罗王,专司审判阴魂,赏善罚恶;又有十八层地狱之主,每层掌十六小地狱,共是二百八十八小地狱之主;另有无常、判官、勾魂使者、轮回使者等众,合计算来,共也是十万八千神位。”
饶是诸圣心里已有准备,听了镇元子之言,犹自吃惊不小。
玉帝面沉似水,说道:“道友,天书封神,拢共才封得三百六十五位,已是人间大劫。你地书人书,各封十万八千神,这得是多大劫数简直是匪夷所思。况且,神位如此之多,凡夫俗子如何一一识得若不识得,众又神如何行使职司”
镇元子道:“陛下,天书之神,对应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各有星宿照应,一位不能增,一位不能减,都是关联周天气运,有力,大功德。地书与人书之神则不同,例如土地、城隍、河伯、鬼卒等众多神位,皆是凡夫俗子也可以胜任,所为者也多是小事,与天书之神不能相比。”
顿一顿,又说道:“至于封神之劫,亦不可同日而语。当年天书封神,乃是神仙犯了杀劫,因此是三教有道之士上榜,都是仙才。贫道地书、人书封神则不同,并非神仙犯劫,尽可取凡夫俗子上榜。因此诸教诸门道德之士,只要回归灵山洞府,不履红尘,自然不在劫中。贫道屈指推算,前两百年间之死难者,贫道千中取一,亦足以封得众神之数”
元始天尊听了,便说道:“你地书人书封神,既然如此容易,当年何苦强抢三教之仙入地书之内,使得吾等凑不足神位,何其犯难”
元始天尊此语是暗含心机,接引、准提、玉帝听了,都想起镇元子地书之内,至少已有三位大罗金仙,已是不能善了之局。
镇元子岂不知他是挑拨,便回道:“道友,修行之士上榜,转修神道,也是机缘,强求不得。当年那几位,乃是该在地享受供奉,此事早有定论,何必再提况以贫道之意,地书人书,虽可封凡夫俗子,但若是有修行之士,定要在此时了却一千五百年神仙杀劫,亦无不可”
此话一出口,诸仙皆是心头一震,暗暗掂量地仙一门实力。
天庭众神已经归位,天书不坏,众神不死,玉帝有恃无恐,岂是吓得住的就听他冷笑一声,说道:“道友好威风好霸气朕观道友地府,竟连四渎龙神也划在其中。道友何不将四海龙神也一并封了,落得干净”
四渎龙神、四海龙神向来是天庭敕封,玉帝故作此激愤之语。
镇元子针锋相对:“四海属地不属天,如此亦无不可”
第285章 阐教徒代传西法 娲皇宫独得机缘
玉帝大怒,冷声道:“既如此,朕静观其变,倒要看道友怎么只手遮天”说罢,乃拂袖而去
准提道人这时已经冷静下来,问道:“道友,你说要遣弟子辅佐明君一统江山,但不知是哪国明君若说出来,吾等也好知道顺逆”
镇元子笑道:“这却多有不便”
准提道人岂不知他不会说,只不过是将此事暗示众仙罢了。
这一场龙华法会,前半段众圣演法,盛况空前。阐教五仙转投西方教,亦是彼此相得,一派喜气。不想到了后半段,竟大出接引道人本意,镇元子一意孤行,定下了封神之事。
众圣听罢,不管是敌是友,都是心头沉重。好端端一场龙华法会,就此不欢而散。
眼见众仙皆散,准提道人问接引道人道:“道兄,吾等是否还按原计行事”
接引道人道:“师弟,他人等得,西方教却等不得。你我早知如此,事到临头,为何反犯踌躇”
准提道人大悟,说道:“是我想差了。惭愧惭愧” 只因传法必乱,乱必封神。因此西方教东土传法,与地仙封神必然冲突,接引道人一语点破关键,准提道人乃明白其中因缘。
于是不久之后,准提道人仍遣燃灯道人等五仙往东土代传西法。
由于西方,多以佛之名得传。因此东土之民,渐渐把这五仙当作佛门弟子,将燃灯道人与惧留孙都称作“佛”,将三大士称作“菩萨”。
却说镇元子回了万寿山之后,虽是为封神之事算计不休,表面仍是不动声色,看花开花落,观云卷云舒,十分悠闲。
这一日,突然半空凤凰鸣叫。环佩叮咚。童子清风明月来报:“女娲娘娘到了”
镇元子道:“既是娘娘驾到,吾当出迎”便至山门,接了娘娘法驾,至五庄观内,坐于云床之上。
女娲娘娘说道:“道友,前次共议封神之事,你以一己之力。独排众议,可是不得不行”
镇元子道:“正是定要如此,无可奈何”
女娲娘娘道:“既然如此,我便不再多问。也免得你为难只是此事之艰难,你当心里有数。到时诸教圣人、天帝,都要来伐你。便是通天道友,也恐怕要与你为仇”
镇元子道:“多谢娘娘提醒风霜乃知劲节,此事日后方得分晓”
女娲娘娘又道:“正是如此道友,我娲皇宫虽然只我与两位徒儿,危难之时。定当助道友一臂之力”
镇元子正容一礼,道:“多谢娘娘如此,可为同道矣”
女娲娘娘道:“正是同道,可见汝道之不孤”镇元子哈哈大笑。
女娲娘娘待镇元子笑罢,说道:“道友,你可知我今日前来,实是有事相商”
镇元子道:“娘娘大驾光临,必有要事,还请说来”
女娲娘娘道:“上次凌霄宝殿之会。我听了你一番言语,回去细细思量。虽然还不通透,但亦深觉有理。今日来,乃是要到道友这里,求取一份功德,也好稳得圣位无忧”
镇元子一惊,说道:“娘娘说笑了,贫道这里哪有偌大功德求取若有,贫道亦取之矣”
女娲娘娘一笑,也不解释,说道:“道友,可愿同往幽冥一游”
镇元子知道其中必有缘故,乃说道:“固所愿尔”
于是二圣出了万寿山五庄观,下到幽冥世界。
二圣在幽冥立定,举目望去,只见幽冥虽广,昏昏昧昧,冷冷清清,生灵少有,一派萧条。还有不少火山、熔岩、毒泽、绝域,乃是上次四圣在幽冥大战所留,触目惊心。
女娲娘娘见了,问镇元子道:“道友,你看幽冥世界如何”
镇元子叹了口气,说道:“乃是险恶之境,绝非福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