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79(2/2)
全琮与凌统互相对坐着,案上放着一卷竹简。是刚到的孙权书信。
“各士族鼎立支持,如今有精壮一万五千人在秣陵。半年后,可成军。”孙权在信上说明了后方的情况,还给全琮与凌统打气了一番。
“孙氏立足江东三世,数十年。这上苍也未必绝了希望,还有那么几分生机的。”全琮看完以后,脸上露出了松了一口气的神色,笑着对凌统道。
前方太史慈反叛,对他们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除了上层,下层的一些将士,也有军心不稳的迹象。
全琮这些天好不容易安抚了将士,正是满心疲惫的时候。孙权这一封书信,无异于强心剂,让他如遇甘霖。
“是啊,吴越三世所望。岂是寇封那等只是数年功夫就崛起,看似强大,其实根基不稳的荆楚能够比拟的”凌统的脸上也是松了一口气,不过他更加的傲气一些。
“把这个好消息传遍全军将士知道,接下来我们就死守豫章。看他寇封如何能进江东。”全琮一脸的冷意。
“必让他铩羽而归,威望扫地。”凌统也是一脸冷笑,道。
一个势力的崛起,快速固然是很好。但那是每次都打胜仗,大胜,大胜,再大胜。虽然很是风光,但有时候根基却是不太稳。
荆楚有三郡江夏,九江,长沙确实是心向寇封,但是其余八郡却是新得。只要出了一丁点的问题。
寇封失败一阵。可能就会分崩离即。
在全琮,凌统的心中是这么期待的。
死守豫章不让寇封跨前一步,就是江东的胜利,保全了江东。
二将雄心壮志。
与豫章城的自信满满相比,九江这一边倒是显得悠闲了许多。
太史慈的加入对于江东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打击,等同于在心脏上挥了一拳,不管是人心,或是势力都有巨大的影响。
但是对于寇封的荆楚势力来说,却是一种极大的振奋。
未大战而先降敌方大将,并有八千精兵。这是何等的振奋人心。
有了太史慈的加入,目前九江的兵马也有了十一万之多。包括庞统,张飞,黄忠,太史慈,邓艾,陈大在内。
一个又一个荆楚名将。
汇聚了寇封北征中原,陈兵天子都城外,所有的一众精兵悍将。
东方的孙权虽然布置起了豫章这一座乌龟壳,但是荆楚上下相信,寇封一定能率众拔之。
以楚吞吴,立下王霸之业。
前些日,在太史慈率兵北上的时候,寇封召集了众将,设下宴会,隆重的介绍了这位江东的大将。
全军上下,一片欢腾。
这日,寇封出了九江,带着太史慈,寇水二人,北上前往彭泽。
彭泽城,极靠近长江。它的东方不远处,就是周泰镇守的湖口。在九江的时候,寇封看过了豫章城,那二十五丈高城墙的震撼。
那密密麻麻防御工事的威慑力。
这日,寇封却是要看看,这铁索横江的景况。
当寇封来到彭泽城外的时候,并没有入城,而是绕了过去,来到了岸边的一处渡口。渡口是新建不久,目前甘宁的六千水军就屯扎在此处。
一个地方有水系是幸运,也是不幸的。寇封现如今水军强大,有水路那是很幸运的,能够水路并进,而且还是顺势而下。
可以直扑吴郡。
但是对于孙权的江东又是不幸的,因为水军不行。所以,孙权来了个铁索横江,横断长江。
寇封来到以后,甘宁亲自出来迎接。
“拜见主公。”甘宁对着寇封下拜道。
“兴霸免礼。”寇封笑着扶起了甘宁,道。
甘宁,楚大将。早年随寇封攻打江夏,后建立水军,顺势而下大破江东,威名赫赫。但如今,寇封的势力已经以陆地为主,不执著于长江的防御。甘宁有些淡出了众人的视线。但是对于这个大将,寇封还是很厚爱的。
现如今,寇封也算是水陆并进了。让他独统水军与周泰对峙。
“这是太史子义。”与甘宁寒暄了几句后,寇封为甘宁介绍道。
“子义猿臂善射,久仰大名。”甘宁性格极为高傲,但是太史慈也名声在外,勇猛无比,让人倾慕。于是主动上前,见礼道。
“兴霸威风赫赫,南下江东所向披靡。太史慈也是久仰。”太史慈笑着还礼道。
说着,这两个猛然相识一笑,有一种惺惺相惜。
“走。我们去看看孙权的铁索横江。”两个人见礼后,寇封提议登船。
甘宁立刻安排了一艘沉稳的楼船,请寇封登船。
楼船是昔日寇封缴获黄祖的,甘宁一直保养的很好。
目前长江上,铁索横江。不仅甘宁难过,周泰要想过来,那也是不可能。因此这一次,只有几艘小舟护送。不必担心会被周泰的军队包围。
很快,寇封就乘船来到了湖口的附近。
就算是心中已经知道了铁索横江的情况,但是寇封仍然为孙权的一心死守感觉到震惊。
铁索犹如壮汉手臂大小,足有上百根。联合长江南北。在其固定的两岸,打上木桩,堆积了无数的巨石作为镇压。
再在这个基础上,建造了两座小城池,高达十余丈。城上插着“吴”字帅旗。
按照甘宁的查探,这两座城池的常住兵丁足有六百人。再加上周泰的大营就在附近,若甘宁去攻打,周泰接到消息后,片刻就能开到。
根本就难以攻克。
要想砍断这手臂大小的铁链也是不可能。甘宁的船只以灵巧,速度快见长。在兵丁上,不足周泰的二分之一。
若是派遣战船出去砍掉铁链,就会迎来周泰的疯狂进攻。
靠着甘宁一部,六千人的水军是绝对难以攻克的。
“豫章,长江。若是主公没有台湾的话,恐怕也是难以攻克的。”甘宁在旁如此感慨道。在这样的防御工事下,自傲如同甘宁,也不得不低头。
“倾尽财力,放弃了水路的商业等等问题。孙权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