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71(2/2)
李典,当之无愧的北方大将。
“可是李曼成李将军”周泰先上去打招呼道。
“正是在下,足下可是盛传江东的周将军”李典很温和的点了点头,虽然是帮助江东,但却没有一点的自傲,有长者之风。
“正是周泰,不过为将不能保境安民,何谈盛名”周泰闻言略显得惭愧道。
“幼平不必如此妄自菲薄。”李典安慰道,虽然李典与周泰长期以来,都是以一种敌人的态度,在长江南北遥遥相望,不过,这会儿却是同盟军。
李典又有长者之风,称呼周泰表字幼平也不显得突兀。
说着,李典又道:“寇封能大胜数阵,而导致其势力膨胀至今,不过是因为有层出不穷的手段。但想必那些手段也有穷时,如今你我数万大军屯扎在豫章一带,足以抵御寇封了。佑平也能凭真本事,保境安民。”
这些可不全是废话,说实在的李典对于寇封的崛起,大部分归功于寇封的那些层出不穷的手段。
这在李典看来是铁一般的事实。人力都有穷时,何况是手段。
所以在战略上,李典绝对蔑视寇封。不过战术上,他却保持了谨慎。前日,屯扎在豫章的吴将全琮书信给他,讨论豫章防御。
他对于江东这铜墙铁壁的防御很是赞同,为了抗衡寇封,面子什么的都不重要。
“希望如此。”李典的宽慰,以及现在江东渐渐稳固的态势,让周泰心中也是充满了期待,点了点头道。
因为军情紧急,也不知道寇封什么时候就大军出九江,临豫章了。所以,李典在大军全部靠岸以后,立刻告别了周泰,把军队开赴豫章去了。
这样豫章城的防御工事,以及需要抵抗荆楚之烈的兵力部署,也就完成了。
吴县,吴侯府书房中。
孙权以及张昭,张温都是一脸的喜色。
李典进驻豫章城的消息已经传来了,这样就意味着孙权不惜下血本的作为,成功了。目前江东也算是铁通一般了。
孙权,张昭满脸喜色是因为真心欣喜,而张温则是出自解决了心中的恐惧。寇封在江东的时候,他得罪寇封最深。
在寇封强大的时候,他也是最恐惧的一人。但是现在呢,现在好了。
江东真的是稳如泰山了。只要山越不反,任他寇封数十万大军,也难以迈过豫章的坎儿,进入江东腹地。
“主公,如今防御已成,实在是可喜可贺。”张温举拳对孙权道,小小的拍了拍马匹。
“真是让人松了一口气啊。”都是心腹,孙权觉得也没必要掩饰,感慨了一声道。当寇封陈兵天子都城,并且打败了曹操的消息传来以后,可真是把他给唬住了。
如今这前方大军无数,足以抵抗寇封了。这个时候,孙权才觉得安全啊。
“主公,如今虽然前方稳如泰山,但毕竟有一句话叫做久守必失。必要时候,还是要以兵寇入荆州,以延缓寇封对豫章动手的时间。”旁边的张昭却还是忧虑重重,建议道。
“子布这话却是有失偏颇了,这前方大军足有八万多,这别说是守个一年半载,就算是二三年都足够了。到时候江东早已经恢复了元气了,还有什么久守必失啊。”张温与张昭是同族,但是一个是本家嫡出,一个是外加旁支,向来不对眼,再加上张昭涨寇封气焰而灭江东威风。
当然觉得不爽,不由出口顶了一句。
张温就是这么贱,这么些年了,张昭早已经看开了。他懒得理张温,只把目光投向孙权。
孙权懂兵法,也曾经率兵作战过。数次讨伐黄祖,就是孙权亲征讨的。因此,对于军事的敏锐度要比张温强上不知道多少。
他考虑了一下,也觉得张昭的说法很有道理。久守必失,这个是古人的话,能流传下来,自然是有道理的。
同时,他也明白了张昭的意思。
“太史子义”孙权问道。
“主公英明。”张昭见孙权明白了他的意思,不由笑着举拳道。
若是江东铁板一块,而独留太史慈这柄尖刀,猛插寇封。则江东足以自保矣。
正文 第六百二十五章大战未起,太史慈先吃瘪
第六百二十五章大战未起,太史慈先吃瘪第一更
庐陵,方圆大约数百里,有数座城池,乃是江东孤立在荆州附近的一座前沿基地,唯一的一座大城池,也就是庐陵城,它背靠江水,江水后也是山林密布,只有数条崎岖的小路通过,前方则是大片的树林,只有只有一条森林中的大路。
一条大路,一条水路。这是唯一大规模进入庐陵的路途,前方陆路两旁的森林可以作为埋伏,背部水路又有周泰阻隔。
可以说是极度的易守难攻。
江东大将太史慈率兵一万镇守此地。
庐陵县城,除了太守府以外,还有一座将军府。太史慈自从镇守这边以后,就有了这么座将军府。
将军府书房中,太史慈跪坐着。
太史慈的脸型偏柔,看起来没有什么杀伤力,身材也只是修长,并不魁梧,但是那挺直的脊梁勾勒出来的脊背,给人以一种极为刚强的感觉。
这种感觉才赋予了太史慈外露的猛将气息,最后一双明亮有神的虎目,更是有画龙点睛之妙。
这个看起来有些偏柔的家伙,其实就是一头老虎,随时可以生裂虎豹。
太史慈本是扬州刘繇帐下小将,刘繇与孙策争雄,却是不敌。太史慈被孙策打败,并且归降了孙策,自此就成了吴将。
以前太史慈不是镇守这里的,而是因为有长沙黄忠常率领军队劫掠庐陵,带走百姓。孙权才派遣了太史慈,收略庐陵,以防备黄忠进犯。
结果黄忠的兵马不够太史慈的多,太史慈又有坚城作为依托。小败数次以后,黄忠就没有再进入庐陵了。
直到寇封把黄忠拉走,去了江夏。太史慈着实过了一阵安稳日子。
不过,也只是安稳了一阵子罢了。寇封兵入江夏,黄忠那老家伙一箭射杀了黄祖,从那个时候起,太史慈就知道这个江夏可能会出乱子。
寇封没听说过,但是黄忠却交战了数次。虽然他都打退了黄忠,但是黄忠的勇悍,以及他善养出来的士卒都给了太史慈深刻的印象。
而现在那个老家伙居然投奔了寇封,寇封的厉害就可想而知了。
接下来中领军周瑜大败于寇封,折损了潘璋,失去了柴桑四城。江陵一战,更是被寇封打的只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