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三国之蜀汉我做主 > 分节阅读 217

分节阅读 217(2/2)

目录

蔡妲的话,让刘封眼前一亮。但随即,刘封又摇了摇头。

现在荆州的情况,已经不比当初了。刘琦那家伙现在龟缩不出,仗着刘表长子的身份,在钙阳苟延残喘。

蔡瑁,蒯越已经完全控制了荆州。再加上蔡瑁扩大了文聘的领兵权,文聘手下的军队达到了两万人。

换而言之,有能力辅佐刘封攻打江东了。而且,一听说他想要攻打江东,那个一心降曹的岳父恐怕会举双手赞成。

看似很不错,但其实狗屁不通。

刘封没有打算与孙权死磕,他打算让甘宁以轮船的速度,把战火点燃。扫一扫孙权的威风,让孙权看一下,江夏水军的实力。

并不是要剿灭江东。

见刘封摇头,自己没能帮上忙。蔡妲稍稍有些失望,但并没有再说什么。

她与蔡玉一个想法,刘封既然做了决定,她就不会吹枕边风干涉刘封的决定。

“要打江东,会不会彻底打败孙氏”这时,响起了小乔的声音。

刘封抬头看去,只见小乔的眼眸中有些激动。因为激动,脸上浮现出了大量的晕红。

刘封先是一愣,随即就猜出了小乔为何激动。

大乔。那个在小乔口中,在江东受苦,等待他去拯救的女人。不免的,刘封也想起了陆逊。

那个能力很强悍的上大将军。

但是目前还不是与他们接触的时候。也没有能力灭掉江东。

“只能小胜一阵,要想灭掉江东,起码是十年以后的事情了。”刘封朝着小乔投去了一个歉然的目光,摇头道。

“嗯。”小乔有些失望,但却并不怪刘封。要怪,只怪孙策那个有眼无珠的家伙,把江东基业锻造的太牢靠了。

众女与小乔相处日久,也知道大乔在江东的情况并不怎么好。心中也都很气愤孙权那个小人。

这会儿见小乔有些失望,不由纷纷安慰。其中以黄月英心思最单纯。

“姐姐不必担心,夫君说十年就是十年。只要十年以后,就可以把大乔姐姐从孙权手中夺回来了。”黄月英安慰道。

“嗯,月英说的对,妹妹不必担心。”蔡玉也安慰道。

“嗯。”小乔轻轻的点了点头,抬起头看向刘封。

眼眸中,闪着的尽是信任的光芒。这个男人势力强大,能力出众。她相信他能够有本事把大乔从孙权手中夺回来。

迎着小乔的目光,刘封笑了笑。

黄月英的理解错误了,消灭江东。与夺来大乔,陆逊完全是不同的概念。

消灭江东或许需要十年,但是大乔,陆逊却未必。

正文 第三百零一章碧眼儿的叫嚣

第三百零一章碧眼儿的叫嚣第二更

夏口渡口。

有一队五十艘的轮船正在长江上健步如飞的行驶,途中还变幻着各种军阵。

这是甘宁的例行训练,每天都有进行。途径的商船或是江东的探子都能看到。

不能为了保密,就把新船给藏起来啊,不训练的话,遇到战争怎么动用

虽然如此,但是甘宁想了一个不错的办法。本来应该用的脚力是五十名,但是甘宁只用一半脚力,也就是二十五人。

这轮船的速度就下降了,看起来与普通战船的速度差不多。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江东的探子就然是探听了这新船的消息,并且报告给孙权。孙权也不会在意。

速度与一般战船相等,战斗力也就差不多。有什么好在意的不是

所以,这些日子,甘宁都是在光天化日之下,演练新式战船。

“变阵。”当中一艘战船上,甘宁下令道。此时,甘宁身上穿着一身金色甲胄,腰间配着一柄楚刀。神色严厉。

别小看水战,水战也需要阵法的。只是水战的阵法变幻比较麻烦,所以一般正式战争的时候,很少会临阵变阵。

只有训练的时候,才会不断的变幻阵型。

就在这时,夏口渡口方向传出了一阵犀牛号角的声音。

甘宁面色一变,立刻下令道:“收队,回夏口。”

虽然命令前后矛盾,但是水军立刻就做出了反应,阵型一变,朝着夏口返回。

做为主帅,甘宁的战船是第一个进入水寨,也是第一个靠岸的。

岸上,早已经有了一个都伯侯立,手上拿着一卷竹简。

“怎么回事”从战船上下来,甘宁问道。

“主公派人送来了文书。”都伯把竹简递给了甘宁。

甘宁闻言神色立刻变得极为严肃,这些岁月,刘封已经很少给他正式文书了,恐怕有大事发生了。

打开了竹简后,上边的内容与甘宁想的极为相似。

“准备就绪,随时准备出征。”

简单的几个字,很直白的展现出了当前的局势。可能会有战争发生,而且可能性极大。

江东。

甘宁还明白,轮到他出场,目标肯定是江东。

“下令养精蓄锐,往战船上囤积食物。”看完以后,甘宁收起了竹简,下令道。

“诺。”那都伯应了一声,迅速的下达了甘宁的命令。

下了命令之后,甘宁转身面朝江东,隐隐有些兴奋。

战争吗,刚好可以试验一下轮船的威力。到底能不能与江东水军抗衡。

吴郡,吴侯府内。

“哈哈哈哈。”忽然传出了一阵爽朗的大笑声。

大门口,鲁肃刚刚到达。就听府内传出大笑声,不用听声音就知道是孙权。敢在吴侯府内大笑的也就孙权了。

鲁肃皱起眉头,心中猜测到底是遇到了什么喜事,吴侯才会这般失态。

鲁肃现在的官不大,差不多就是谋臣。光杆谋臣。常在孙权的身边走动。

今日在家,忽然有小吏来报,说是吴侯有请,就匆匆的乘坐马车出了府邸,直奔吴侯府。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