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1(2/2)
确实是乐器声,不止是一种,好象是一支中国古典乐队在演奏。编钟、罄、缶、钹,二胡、笛、箏、琴,应有尽有。他们此时才真正的体会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古人所说的那种音乐境界。大家听得如痴如醉,完全忘了时间和自我,心想有如此仙音妙乐,却没有闻乐起舞者,稍显美中不足。
想不到事随人愿,周围的火苗一阵摇曳晃动后,一群舞女翩翩而至,疑似仙子下凡。体态婀娜丰腴,有大唐遗风。衣饰华丽飘逸,显盛世韵采。仙子们轻盈落地,长袖善舞,明眸善睐,真的就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人的气度风韵。
起舞弄倩影,红唇皓齿,莲步轻移。如娇花照水,清丽、娇嫩,弱不禁风。抚琴演幻音,抛珠落玉,仙乐四漫。似百鸟朝凤,兴奋、婉转,妙不可言。看得几人痴痴迷迷,乐不思蜀。他们的精神因舞者而颠狂,神情因乐音而迷离。人也渐渐的变得恍惚起来,仿佛灵魂与意识马上就要脱离躯体而出,在那飘渺的仙乐引导下,正往无欲无求的极乐世界而去。
还是盛有木清醒得快,这还得多亏了他的两样宝贝:木剑和木牌。虽然已屡次见识了它们的神奇,可想不到在这生死关头,竟是这象小孩儿的玩具一样的东西救了他们。就在盛有木也和他们一起陷入痴迷状态时,那挂在腰间的这两样东西开始剧烈地振动起来,提示它的主人身处的危险。盛有木如醍醐灌顶,人也从那种昏昏欲睡的迷糊状态中清醒过来。他定睛一看,哪来的什么善舞的仙子,分明就是他们几个在摇曳的火光中的晃动的影子。所谓的仙乐也并不象他曾经听过的仙乐那么纯净清亮,好象还夹杂一些水声,和一些混沌的浊音。原来是石壁内的流水声,经过这个造型奇特的石洞的一系列反射、混响、放大,竟生出了这犹如仙乐的效果
最可怕的是,如果你一不小心听进去了,马上就会深陷其中不能自拔。随之而来的幻像,更是让入侵这里的人忘却自我,放逐意识,在兴奋与迷离恍惚中走到生命的尽头,一种看似人道的安乐死。因为这里的氧气很快就会用完,在里面靠氧气生存的生物的生命,都会象这周围一圈的火苗一样,慢慢熄灭。
这种幻术也太厉害了,也太歹毒了点。盛有木在分辨声音的来源时,要不是他有所防备,差点又着了它的道。有了前车之鉴,他尽量不去听那靡靡之音,将注意力转向其他。他紧张地想应对之法,因为通仔他们此时已处于深度的意识迷离状态,盛有木用手在他们的脸上拍了几次,也不能将他们从那种痴痴呆呆的幻境中解救出来。火苗明显的弱了许多,不是燃料耗尽,而是氧气要用完了。因为盛有木已感到呼吸有些困难,再不想出办法,他们所有的人都得玩完。
既然这是一种法术,一定就有破解之法。只是映真子这种要命的玩法,也太狠毒了点。如果盛有木不能顺利脱险,不仅会害了盛有木的亲人与朋友,而且映真子的女儿映月烟的还魂之愿也会成为泡影。作为盛有木的隔世师父的映真子,在此设了个如此诡异的法术机关,虽然保全了古墓的万无一失,可对于进入这里的盛有木他们来说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巨大的风险。是让进来者有去无回,当一回千年后的陪葬。还是映真子自信他的选择,坚信他的隔世传人能破解他的千古玄术,取回他留下的东西。现在只有看盛有木的了,他们四人的性命和那更玄的画仙妹妹的千载还阳,是否能过得了这关,都靠他了。
第八十六章 破阵
更新时间200896 10:42:25字数:2981
在一阵慌乱之后,盛有木逐渐冷静下来,开始分析这个幻阵的破解之法。留给他的时间已不多了,火苗越来越弱,说明了氧气开始稀薄。更糟糕的是,通仔他们三个已由刚才的癫狂状态,转为萎靡不振。此时他们都已颓然地坐在了地上,但仍然没有从幻境中摆脱出来,有些虚脱了,这样他们又能撑得到多久喃
盛有木大脑在飞快地运转,这可能只有唯一的一次机会给他去试验破解之法。时间已不多,在慎之又慎中,必须得马上付之于行动,任何的优柔寡断都会浪费时间,减少他们逃生的机会。但又不能乱整,那样无异于自杀,加快死亡速度。他无意识的拿着木剑在木牌上一搓,发出了“咕”的一声悠长的怪响,沉闷而刺耳。
奇怪的事发生了,通仔他们那失神的眼睛竟然明亮了许多,盛洁甚至还问她怎么坐在地上喃。看见他们清醒过来,盛有木大喜。不过马上他又失望了,因为地上的三个人转瞬即恢复了先前的迷离状态,让盛有木叫也叫不醒。盛有木略一思索,也就得出了个大概。
刚才木剑在木牌上一搓所发出的噪音,无意间打破了这里声场的平衡,干扰了引起幻觉的声源,让为其所困的三人解脱出来,可是那噪音一停,干扰源消失三人又重新被声音给俘虏了。一定是这样的,盛有木肯定了自己的猜想。当然这也不是主观臆断,除了运用了声场的科学知识外,还得益于盛有木以前曾看过的一本书,这时才体会了“开卷有益”真是一句金科玉言。
那书的名字好象叫什么t玄怪志gt作者与时代不详,多半为野史一类书籍,上面多记载奇人异事。在大学读书时,他在旧书摊上花了两元钱淘的。买它的动机已记不大清楚,可能是看它有些旧,以为是古籍,猜想可能会值些钱的。如获至宝地拿给看样子是精于此道的行家同学鉴定,一句定论:村野匹夫无聊之著,没一点价值,擦屁股都嫌它纸粗,您哪,看了就扔吧盛有木当时在行家同学面前失了颜面,气得当时就想把它给扔了,可是又不服气,于是留下书来仔细的研究。等他细细地读完了此书,感叹行家就是行家,他那位同学说得一点也不错,里面除了一些在我们唯物主义者看来是打胡乱说的奇谈怪论外,真的没有再值得研究的东西了。
也许那书根本就不是写给一般人看的,现在的盛有木也许更应该看得懂一些。在这么危急的关头,盛有木的脑海里极为清晰地回想起书中所载的一件异事。
书曰:南方有山名净方,谷内生一石,横于道,貌甚陋,人皆恶之。石逆风而自鸣,民闻之则诳,十有数焉。以为神,惧之甚,无不避之而走,莫敢有近之者也。有圣人者,临石闻之而悟道,为解民患,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