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净世 > 分节阅读 117

分节阅读 117(2/2)

目录

慈缘儿咬着嘴唇,泪水不可抑制地涌了出来,狠狠地掐了下九婴的胳膊,恨恨地骂道:“你这个混蛋,不知道缘儿的心会痛吗”

她扑入九婴怀中,痛哭失声。

“我的心好痛,可是,我们之间没有一点隔阂,他才会说这些伤人的话。至少,不亏我真心待他,我此生不会遗憾。”

“若他真的这样娶了我,我会开心吗会的我会很欢喜。”

“可是,一个会变心的九哥,是否还会是我心目中的他”

九婴哪知慈缘儿在怀中的心情竟如此烦乱,只是愧疚地抚着她的后背。

慈缘儿知道,自己的这份情愫是难以想出结果的,痛哭一阵,心胸畅快了些,便强自收住悲伤,仰头对九婴道:“还是那句话,缘儿可以等。等到有一天有一天你想娶我了。”

占领竹庐后,并浪军很快扩展至八万人。除了三万人用于防守并浪、云末、竹庐三城,其余五万大军集结,向清凉山挺进。

三千前锋在左文的率领下离开竹庐。“呵呵,我们为什么不早几天动手”两天后,九婴等人就后悔了左文占领清凉山,生俘伏姬的战报已送到。

自柳相宫变后,近尉的建制被取消。柳相不允许宫廷里还藏着另一股不受控制的力量。

另一方面,柳相对言横很有信心。这引发了一个致命的错误,言横的屯军策略虽是一个稳固的办法,但九婴当年在并浪留下的精器阁,打破了这一均势。言横在战败后已逃往旺生城领罪。

正是因为对这种均势的误判,清凉山的殿卫人数只留了一千五百人。

而且,清凉殿是三境中最不注重防守的王都建筑了。

四万七千名斗志昂扬的并浪军,弩未上弦,剑未出鞘,已经驻入了清凉山。收复清凉殿的兴奋还未散去,哨探军报已将九婴等人的心情拉回至沉重状态。

柳相军已从旺生出发直至哨探来报时,军队还未全部出城,因此估不出总数。

“我们的时间不多了”清凉山峰顶,即清凉殿附近的香林被砍伐,并移至外围制成木兽刺。清凉殿是唯一有宫墙的建筑,成为投石车和巨火弩的大本营。数万并浪军一齐动手,将清凉山的高坡挖得沟壑纵横,建成壁垒遍布的弩兵工事。

梅真儿、九婴等人一齐来到清凉殿的西北侧。

这里是一片缓坡,青草较别处更为翠绿,依势驻足,顺西北望去,正是并浪的方向。

曾经有五百名近尉和两名城主,将热血和忠骨留在这里。

“是这里吗,九哥”梅真儿问道。

九婴没有回答,他的目光已被草丛中的一块石碑吸引。三尺石碑覆地,上刻:“竹庐程逸,龙武回牙,战死之地。”

这碑自是柳相所铺,秦骑叹道:“程、回二城主的忠心,即使是禽兽也能感动啊”

彭祖冷哼一声,道:“柳相为二位城主立碑,不过是为防下属出现叛徒而已。凭他有什么资格颂忠魂”

九婴想起宫变之后,柳相对手下诸多功臣的排挤屠戳,心道:“疑心怎可以换来忠心”

梅真儿凝望石碑,已是泪流满面,对军士道:“取王旗”

五丈高的王旗大旌出现在清凉山顶,整座山的数万战士都停下手来。

梅真儿从三名健壮军士手中接过大旌,俏然而立。她的轻衫白裙随大旌上的黑色风兽尾随风而动,象征着力量的王旗与代表着美丽与希望的女王浑然一体,万军尽数震住。

九婴微微蹲身,帮着梅真儿将碗口粗的大旌向地上插去,他双手交替,无声无息中已将王旗深入土中七八尺。秦骑等人在边上看了,都是暗自心惊:“九婴的修为又有进境”

梅真儿感激地对九婴一笑,随即在大旌边朗声道:“程、回二位城主和五百近尉的血不会白流我在此诏告清凉,必诛柳相”

她声音清朗,众军又肃静异常,竟是声传遍野。众军齐呼:“诛柳相诛柳相”声闻十里。风兽快骑同时向四方疾驰,十天内,已将梅真儿收复清凉山的消息传遍全境。

九婴、秦骑等人的心情无比凝重。柳相大军已经开拔,就前次十六万大军攻打并浪的规模,此次军力是在柳相盛怒之下,更不可小视。而清凉山四坡平缓,风兽可直接奔驰而上。一旦开战,攻守态势仅比平原对决略好。

但收复全境的行动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若收复清凉殿而再次退兵,将会使并浪军在全国的信心一落千丈,到时再谈光复之事就难上加难,几无可能了。

慈缘儿则是另一番心事:“谁说真儿只是柔弱可人的女子她此时气概,远非缘儿可比。也只有她,才配得上九哥”

秦骑随即自宫中提出伏姬,拖至大旌之前。伏姬知死期已到,全身发抖,两眼望着众人,却说不出话来。梅真儿还待要责问几句,秦骑已扯住伏姬发髻,刀头一抹,如杀鸡宰羊般,将伏姬颈血喷在王旗旗杆上。

以伏姬之血祭旗后的第二天,哨探军报再到:“言横、杰奴领兵二十万,十日后便抵清凉山。”

九婴骂道:“我原指望言横老贼来得快些,不想他谨慎至此”若柳相军的行军速度快,则说明是精骑快攻,届时凭着弩石优势,还可以挽回些劣势。但言横的速度如此之慢,必是装备齐全、粮草充足的军队。

秦骑自然明白九婴的意思,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并浪军也不是土捏的。”

并浪军只有挖壕筑墙,严阵以待。

到得第三日上,清凉山西面尘土飞扬,看不清来军情况,但看风兽激起的白尘和声势,人数不下七八万。

九婴等人登顶而望,讶异道:“柳相精骑竟来得这么快”心下反有喜意,让敌人分批进攻,总比集结全军再行进攻要好些。

尽管如此,远驰而来的军队仍有并浪军的倍半之数,清凉山顿时剑拔弩张。

待数万风兽骑兵驰近,众人才看出这支军队衣甲不齐,兵刃更非军中定制。军探来报道:“城主左文率八万民众来援”

梅真儿大喜过望,想不到攻占清凉山的讨逆诏一下,竟会有这样的效果。九婴、秦骑等人更是振奋异常。唯一头疼的,就是负责军需的慈缘儿。

而当九婴和秦骑来到这八万援军者中时,那点振奋也荡然无存。

左文是好不容易将他们约束住的,这八万援军者已有了民军的建制,是以才能成一个队列。显然,左文在竹庐花了不少功夫。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