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05(2/2)
随后,九婴向元老院提出了“平民军”的建议,得到一致通过。
大量吸收罡气境和随心境修真者,编成平民军。这样的军队,平时事从原职,只在守城时参加战斗,只需按时进行五天一次的集训即可。
平民军的出现,使赴那成为一座真正意义的铁城。七八万枝尹喜弩,使得所有敌人都不敢正视赴那。
而原先正规的赴那军队,因为有强力城防的支持,得以扩大了巡城范围,在赴那的四周建起卫城营,并为商人、粮队和矿工提供军力保护。
最后一名入选的元老,极力请辞元老院的名衔。
直到九婴问她“你想不想回清凉境去”,又晓以大义,提出慈家商号在赴那经济中的重要性。
“梵原过去的商业和制造业完全是空白。如果没有你的支持,赴那城的战士就无法全力面对敌人。”
慈缘儿终于受命,并在随后的建设赴那中,发挥了特有的作用。
慈家伙计有一半分配到各个军器坊,大大提高了军器研究和制作水平。另一半则分派至军粮营和矿石营,只有一小部分留在商号。
无论天宗军和柳相军怎样骚扰,慈缘儿总能搞到充足的粮草。
作为商人,慈缘儿在筹集粮草上无所不用其极。
从敌人手中抢来的有限的风兽,全部用于粮草运输。成片的果林和农地被开发出来。除了自救,“九记”商队甚至能从态度暧昧的北冥军控制区贩进鲜果北冥的千魔使们无法拒绝慈缘儿,他们得到大量的币石,而付出的只不过是北冥人不习惯食用的水果。
数十万赴那人,因为慈缘儿的努力,没有在战争中饿死过一人。
而矿石的开采,则在赴那正规军的护卫下顺利开展,有力地支持了九婴近乎疯狂的军备扩充。
梵城的情况,远不如赴那。
天宗为了夺权,将梵原南部的军力一时集中在梵城附近。原先的土地没有足够的军力,治安情况恶化。散于山林中的北冥人和军营中的逃兵,结成了大大小小数百撮流寇。
“为阙大神使报仇”
“北冥人宁战死,不投降”
“冥梵一家”
“为生存而战”
各式各样的武装集结于山林、峡谷和高山。最有名的莫过于以摩崖为基地建起的“摩崖军”。
摩崖军虽然是游击型的“寇匪”,但其组织方面的宗旨与赴那军颇有相似之处。
这支武装的主要成分有三类。
原阙战属下的小部分梵原军,因反对天宗的夺权阴谋,落草为寇。因战祸而流离失所的梵原平民。流落梵原各地的入梵冥民。
他们不敢与天宗或柳相的大军正面交锋,但却没有停止过对运粮队伍和哨探队伍的骚扰。灵活的战术,使他们从清凉人手中夺取了一些风兽。此后,这只队伍的行动就更加神出鬼没。
摩崖军也不免会遇上大批军队的围剿,但就在围剿他们的营将刚刚向上司发出“流寇已清”的军报时,他们又会出现在二百里外,劫杀围剿军的哨探。
用摩崖军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饿死的总比战死的多”。无论天宗和柳相怎样围剿,摩崖军仍然有源源不断的兵源。
柳相从清凉境运来充足的补给,情势与九婴当时“游击清野”时大大不同。清凉境大军所过之处,效仿九婴,毁灭果林是头等大事。
而天问为了屯集粮草,强征军粮。
在这样两股强力的夹缝中,如“摩崖军”这样的武装,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缩影。
数十万军民同仇敌恺,热情如火。在这样的环境下,慈缘儿渐渐从丧父之痛中解脱出来,投入到建设赴那城之中。
柳雯儿和金丝儿,被安排在慈缘儿手下帮忙。关于柳雯儿的身份,九婴一直不敢说。虽然同为清凉境人,赴那人对慈缘儿有感情,而对于柳相之女会作出什么反应,九婴不能预料。
这天,九婴正在神使邸处理公务这里现在已是元老院所在地,军士来报:“抓到一个北冥奸细”
九婴奇道:“这样的事,不是一直由尹俭将军处理的吗”目前赴那城对待北冥军探的态度,一般是软禁。
那军士道:“那奸细说,他要见您。”
九婴一惊:“莫非是毕亥的使者”于是道:“带他进来吧”
不一时,军士带进一个浑身血污的北冥人。
那冥人一进门,便跪下道:“恩公”
九婴定睛望去,愣了一下,终于看出是楚于沙。九婴游说西滨的途中,曾遇见过楚于沙,当时将尹喜的传音珠交于他,并嘱咐其到赴那城安顿,却不料他此时才到。
九婴对军士怒道:“怎么把他打成这样”
那军士并未亲自经手“北冥奸细”,不明受伤原因,只能默不作声。却听楚于沙道:“恩公,不关这位军爷的事,我是从西滨城逃出来的”
九婴立时站了起来,问道:“西滨怎么了”
楚于沙道:“天宗军向西滨挺进,西滨危在旦夕”
九婴长叹道:“是我疏忽了”这段时间以来,他一直扑在建设赴那城上,却忘了天宗父子会狗急跳墙。
梵城军在攻打赴那时元气大伤,在眼前的四个势力中已落于下风。天宗无法联合最强的柳相,与赴那更是势同水火,唯一可以把握的,便是控制印臣,进而要挟毕亥。
九婴一面吩咐军士通知各元老召开会议,一面问楚于沙道:“我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