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虏酋毒计谋京畿,兵王慧眼识奸谋(1/2)
皇太极的御帐内,气氛压抑。接连的失利,尤其是后勤线上的屡屡受挫(很大程度上拜王小伟所赐),让这位後金大汗的面色阴沉得可怕。北京城就像一只蜷缩起来的刺猬,虽然一时难以吞下,但尖刺却不断扎伤着试图啃咬它的猛兽。
“范先生。”皇太极的目光投向帐下一个穿着汉人服饰、神色恭敬中带着一丝狡黠的中年文人——正是秘密前来投靠的范家核心人物,范永斗的族弟,范永昌。范家通过特殊渠道,再次与皇太极搭上了线。
“奴才在。”范永昌连忙躬身。
“你之前所言,城中仍有‘可用之人’,‘另有捷径’,所指为何?”皇太极的声音听不出喜怒。
范永昌眼中闪过一丝得意,压低声音道:“回大汗,京师九门,固然坚固,然百密一疏。据奴才所得密报,京师地下,存在不少前朝遗留的废弃沟渠、暗道,甚至有一些……当年权贵为避祸而偷偷挖掘的、通往城外的密道!”
皇太极眼中精光一闪:“哦?此言当真?位置何在?”
“奴才已通过一些……旧关系,大致摸清了几条可能尚存的路径出口,多在城南偏僻处。只是年代久远,多数已然堵塞或无人知晓具体入口。但,若派精锐死士,辅以熟悉地下情况的向导,细心查探,未必不能找到一两条可通城内的路径!”范永昌谄媚地说道,“只要少量精锐能悄无声息潜入城内,于夜深人静之时,四处放火制造混乱,甚至……甚至直扑皇宫大内!届时城外大军再猛攻城门,里应外合,京城必破!”
好一条毒计!若真能成功,后果不堪设想!
皇太极心动了。即便不能破城,能在明国皇帝的眼皮底下制造一场惊天混乱,也足以沉重打击明人的士气,挽回他此次劳师远征却无功而返的颜面。
“需要多少人?何时可以行动?”
“人数不宜多,百人足矣,需是绝对忠诚勇悍之辈。向导奴才已有人选,是几个常年混迹京城底层、熟知三教九流渠道的‘城狐社鼠’。时间……就在三日后子夜!那时月黑风高,且据闻明国小皇帝要在宫中设宴‘慰劳’守城将士,守备或有所松懈。”
“好!此事交由你全权负责!所需人手,从本汗巴牙喇中挑选!务必周密!”皇太极下了决心,“若能成功,范家便是大金第一功臣!”
“嗻!奴才必竭尽全力,以报大汗!”范永昌激动地跪下磕头。
一条致命的毒计,开始悄然部署。
然而,皇太极和范永昌都忽略了一个人——一个拥有现代特种兵敏锐直觉和洞察力,且对范家手段有着深刻了解的人。
王小伟在整训京营的同时,从未放松对城外敌情的警惕。他深知皇太极绝不会善罢甘休。他加派了更多夜不收,严密监视清军大营的一切异常调动,尤其是小股部队的动向。
同时,他凭借着对北京城历史的模糊记忆(来自现代知识)和对危险的本能预感,总觉得皇太极可能会利用一些非常规手段。他特别叮嘱负责京城内部治安的巡捕、五城兵马司以及新整训的京营哨卡,要格外注意城内外的异常人员流动,尤其是夜间和城南偏僻地带。
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第三日傍晚,王小伟正在巡视京营新设的城南哨卡,忽然注意到几个形迹可疑之人。他们穿着普通百姓的衣服,但步伐沉稳,眼神锐利,四处张望,似乎在勘察地形,更重要的是,他们落脚的地方,恰好靠近一处前朝废弃的皇家水道出口附近(王小伟通过查阅古籍和实地勘察所知)。
王小伟的警惕性瞬间提到最高。他并未打草惊蛇,而是立刻调动一队绝对可靠的新整训京营士兵,换上便衣,暗中将那片区域严密监控起来,并亲自带队潜伏在制高点。
夜幕降临,子时将近。
果然,那几人再次出现,还带来了几个鬼鬼祟祟、一看便是地痞流氓模样的人(范永昌找的向导)。他们在一处极其隐蔽的、被杂草和废墟掩盖的洞口摸索了片刻,竟然真的打开了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暗门!
紧接着,更令人震惊的一幕出现了:近百名身着黑色水靠、行动矫健、明显是精锐之士的身影,如同鬼魅般从暗处悄无声息地汇聚过来,准备依次进入暗道!
他们的目标,直指皇宫方向!
“好狠的计策!”王小伟倒吸一口凉气,若非他提前警觉,后果不堪设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