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黑云援兵破困局,君臣奏对起波澜(1/2)
永定门血战的惨烈结局,像一块巨大的阴云,笼罩着刚刚惊魂稍定的北京城。满桂战死、祖大寿重伤、关宁军名存实亡、孙传庭部元气大伤……噩耗一个接一个传来,让城中的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然而,山西总兵黑云龙如同神兵天降般的出现,以及其成功地袭扰清军后路,迫使皇太极暂时放松了对北京的紧逼,这无疑是黑暗中的一丝曙光。
黑云龙率领的五千精锐边军(主要是大同兵),虽长途跋涉,但士气高昂,军容严整。他们并未能直接突破清军重围入城,而是在清军外围不断游弋袭扰,攻击其粮道和小股部队,像一根毒刺,让皇太极如鲠在喉,不得不时刻分心防备。
城内的压力骤减,崇祯皇帝和一干朝臣总算能稍稍喘口气。
乾清宫内,崇祯看着关于黑云龙部队的奏报,苍白的脸上终于有了一丝血色。
“黑云龙……忠勇可嘉!当重重封赏!”崇祯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连声道,“王承恩,拟旨,擢升黑云龙为都督同知,赏银千两,令其继续袭扰虏酋后路!”
“是,皇爷。”王承恩连忙应下。
“还有……孙传庭、王小伟、祖大寿等将,血战有功,亦当抚慰……”崇祯说到这儿,语气有些复杂。他既需要这些将领卖命,又难以完全信任他们,尤其是他们与袁崇焕千丝万缕的联系。
温体仁察言观色,立刻上前道:“陛下,孙传庭等将确系血战,然永定门外之败,损兵折将,亦有过错。尤其是那王小伟,虽勇猛,然终究年轻资浅,骤登高位,恐非国家之福。如今当务之急,是稳定军心,重整防务。臣建议,可令孙传庭总督城外所有勤王兵马(包括黑云龙部),统筹对敌。至于封赏,待击退虏酋后,再行论功不迟。”
这番话,既打压了王小伟,又看似重用孙传庭,实则将城外所有烂摊子和风险都甩给了孙传庭,可谓老奸巨猾。
崇祯此刻心乱如麻,也觉得温体仁所言“老成持重”,便点头道:“就依卿所奏。令孙传庭总督各镇援军,务必挡住虏酋!城内防务,由京营总督和兵部负责。”
一道新的旨意发出,将巨大的压力和有限的权力交给了孙传庭。
孙传庭在临时安置的营房内接到旨意,看着身上包扎的伤口和身边所剩无几的将领,唯有苦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今城外能战之兵除了黑云龙部,就只剩他自己的残部和一些零散勤王军,如何抵挡皇太极主力?
但他没有选择,只能领旨谢恩。
“守诚,你的伤势如何?”孙传庭看向一旁同样包扎着伤口、沉默不语的王小伟。
“皮肉伤,无碍。”王小伟摇摇头,目光沉静,“督师,如今局势,硬拼无异于以卵击石。当以守城为主,依托黑总兵在外袭扰,消耗虏酋粮草士气,待其自退。”
孙传庭叹道:“本督何尝不知。只是陛下……唉,恐怕盼着我等速胜啊。”他压低声音,“而且,袁元素之事……如今军中流言纷纷,士气低落,亟需一场胜利来稳定人心。”
王小伟沉默片刻,道:“或许,可再行险一搏。”
“哦?守诚又有何妙计?”
“虏酋连番激战,粮草消耗巨大,其后营必然空虚。我可再率一支精锐,夜间缒城而下,与黑总兵取得联络,引导其部,寻机再给皇太极的粮草来一下狠的!若成功,或可逼其退兵!”
孙传庭眼睛一亮,但随即担忧道:“此计虽妙,但太过凶险!你伤势未愈,城外虏骑遍布……”
“督师,如今局面,不行险招,难以破局。”王小伟语气坚定,“我对城外地形和虏军营垒布置较为熟悉,是最合适的人选。”
孙传庭看着王小伟坚毅的眼神,知道无法劝阻,重重点头:“好!本督予你两百死士!一切小心!”
是夜,月黑风高。王小伟精心挑选了两百名擅长夜战和渗透的精锐,用绳索悄然缒下城墙,如同暗夜中的群狼,无声无息地融入了城外漆黑的荒野。他们的目标,是找到黑云龙的部队,并寻找清军粮草囤积地的破绽。
与此同时,紫禁城内,崇祯皇帝却在一场特殊的召见中。
召见的对象,竟是王小伟部下的一名重伤员——在永定门血战中被斩断一臂的李铁柱。他是被作为“英勇负伤”的典型,特许抬入宫中面圣,以示皇帝恩宠。
李铁柱何曾见过这等阵仗,躺在担架上,吓得浑身发抖,话都说不利索。
崇祯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温和:“壮士不必惊慌,你奋勇杀敌,负伤致残,乃国之功臣。朕问你,你跟随王卿许久,可知其平日为人如何?与……与袁崇焕可有往来?”
李铁柱虽然粗莽,却不傻,一听皇帝这话,顿时激动起来,挣扎着想爬起来:“皇上!王大人是天底下最好的官!他对弟兄们没得说!赏罚分明,打仗总是冲在最前面!袁督师……袁督师是大的官,我们小人哪能知道……
李铁柱虽然粗莽,却不傻,一听皇帝这话,顿时激动起来,挣扎着想爬起来:“皇上!王大人是天底下最好的官!他对弟兄们没得说!赏罚分明,打仗总是冲在最前面!袁督师……袁督师是大的官,我们小人哪能知道……但王大人每次打仗,都是为了杀鞑子,救百姓!从宣府边墩开始,他就是这么干的!他要是跟鞑子有勾搭,何必一次次玩命?皇上!您可千万别听人瞎说啊!王大人是忠臣!是天大的忠臣啊!”
他言辞朴拙,甚至有些语无伦次,但那份发自肺腑的激动和赤诚,却做不得假。尤其是他提到“宣府边墩”,那是王小伟起点最低、最为艰苦之时,更凸显其奋起之不易和忠诚之纯粹。
崇祯看着李铁柱断臂处渗出的血迹和因激动而涨红的脸庞,再听着这番毫无文饰却力重千钧的辩护,心中那坚冰般的猜忌,终于被撬开了一丝缝隙。
是啊,若王小伟真有不臣之心,何必从一饿殍小卒拼杀至今?何必一次次深入绝境、浴血搏命?那些战功,那些伤痕,可是实打实的!相比之下,温体仁等人除了奏章上的攻讦,又做了什么?
崇祯沉默良久,终于缓缓开口,语气缓和了许多:“朕知道了。你且好生养伤,朕不会亏待有功之臣。”他挥了挥手,让人将李铁柱小心抬下去,厚加赏赐。
李铁柱的话,像一颗种子,在他心中悄然种下。
就在这时,城外突然传来震天的爆炸声和隐约的喊杀声!
崇祯和殿内大臣皆是一惊!
“怎么回事?!”
“可是虏酋又来攻城了?”
很快,一名满脸烟尘的京营将领狂奔入殿,激动地禀报:“陛下!大喜!王……王同知他……他刚刚率领死士缒城而下,不知用了什么法子,竟然点着了鞑子南面的大粮仓!火光冲天啊!黑云龙总兵的骑兵也趁机掩杀过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