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仕途之巅:从中央选调生起航 > 第99章 常委会上的表决

第99章 常委会上的表决(1/2)

目录

征求意见会的激烈交锋,将“清源优品”方案的利弊得失充分暴露在阳光下。支持者的期盼、质疑者的忧虑、执行者的难题,都化作了沉甸甸的压力,汇聚到江辰和专项工作专班身上。接下来的日子,江辰带领专班成员,根据收集到的意见,对方案进行了近乎严苛的修改和完善。重点对资金筹措渠道、标准分级制定、风险防控机制等核心环节进行了细化,力求让方案更具可操作性和说服力。

方案修改稿完成后,按程序首先提请县政府常务会议审议。这次常理会上,虽然常务副县长李长根等人仍提出了一些谨慎的意见,但整体氛围已与初次讨论时大不相同。方案的成熟度提高了,加上省报关注带来的外部预期,以及江辰坚持不懈的沟通协调,使得反对的声音减弱,建设性的建议增多。最终,县政府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修改后的方案,同意提交县委常委会进行最终决策。

真正的考验,在于县委常委会。那里不仅有政府班子的成员,更有党群口、政法口、宣传口等各方领导,看问题的角度更为宏观,对政治影响、社会稳定等因素的考量也更为周全。

常委会安排在周五下午。会议室内的气氛庄重肃穆。县委书记周国平端坐主位,目光沉稳地扫过每一位常委。江辰作为方案起草的牵头人和主要汇报人,坐在靠边的位置,面前放着精心准备的汇报材料。

会议按议程进行,轮到审议“清源优品”方案时,周书记看向江辰:“江辰同志,你把方案的核心内容和主要考虑,向常委会汇报一下。”

“好的,周书记。”江辰沉稳起身,走到汇报席。他摒弃了华丽的辞藻,用最精炼的语言,结合清晰的图表,在十分钟内将方案的背景、目标、核心机制、预期效益以及可能的风险与应对措施阐述清楚。他重点突出了几点:一是方案旨在解决农民增收和乡村产业发展的现实痛点;二是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政府角色是引导和服务,而非大包大揽;三是采取了审慎试点、分步推进的策略,控制风险。

汇报完毕,周书记没有立即让其他人发言,而是沉吟了片刻,才缓缓开口:“这个方案,政府这边前期做了大量工作,思路是清晰的,出发点也是好的。大家都谈谈看法吧,畅所欲言。”

短暂的沉默后,发言开始了。

李长根常务副县长首先表态,他代表县政府,表示经过多次讨论修改,方案已较为成熟,建议常委会原则通过,但在实施中要格外注意财政风险防控和市场风险的评估。

出乎江辰意料的是,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的发言带着一丝审慎的担忧:“打造区域品牌,想法很好。但我有点担心,一旦品牌搞起来,市场扩大了,会不会出现外地产品冒充我们‘清源优品’的情况?到时候假冒伪劣泛滥,不仅损害消费者利益,更会砸了我们辛辛苦苦树立的牌子,甚至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这方面的监管和维权,预案是否充分?”

这个问题角度独特,直击品牌建设中可能出现的“后院起火”问题。

宣传部长则从另一个角度提出意见:“品牌建设,宣传要跟上。但宣传投入从哪里出?是财政资金还是公司运营成本?如何把握宣传的度?既要避免夸大其词,又要能真正提升知名度,这个分寸需要好好拿捏。”

组织部长关注点则在人:“平台公司组建后,经营管理团队如何选配?是行政任命还是市场选聘?这关系到公司的活力和专业化水平。”

每一位常委的发言,都从各自分管领域提出了切实的、有时甚至是很尖锐的问题。江辰一边快速记录,一边紧张地思考着如何回应。他意识到,常委会的视野确实更为广阔,考虑的问题也更全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