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视察的深意(1/2)
《飞地经济合作实施细则》几经打磨,终于定稿印发。与此同时,区域协同发展局牵头遴选的首批三个示范区重点协同项目也完成了初步论证,进入了协议谈判的关键阶段。一切看似在按部就班地推进,管委会的工作节奏紧张而有序。
这天下午,江辰正与周强副局长讨论其中一个涉及天湖区与江港区共建产业孵化器的项目协议细节,办公桌上的红色电话响了起来。是张主任秘书打来的,语气紧急:“江局长,请立即到张主任办公室一趟,有重要事情。”
江辰心中微凛,放下手头工作,快步走向张主任办公室。
推门进去,发现张主任正站在窗前,眉头微锁,似乎正在思考什么。见到江辰,他转身示意其坐下,直接切入主题:“刚接到省委办公厅通知,分管发改、区域经济的韩副省长,下周一下午要专程来我们示范区视察调研。”
江辰精神一振。省级领导,尤其是分管领导的视察,是对示范区工作的极大重视,也是一次关键的“大考”。
张主任继续说道:“通知要求,视察要突出重点和问题,不仅要看亮点,更要听难点、找堵点。点名要看‘三角地’联合开发现场,要听管委会关于体制机制创新和协同项目推进情况的汇报,特别是要了解当前遇到的主要困难和下一步需要省级层面协调解决的事项。”
他走到办公桌前,拿起一份文件递给江辰:“这是初步的接待方案和汇报提纲框架。汇报的重头戏在管委会,你是协同发展局局长,是具体工作的操盘手,汇报的主体部分由你来负责。时间紧,任务重,周末恐怕要加班了。”
江辰接过方案,迅速浏览。韩副省长以务实、敏锐着称,喜欢听真话、察实情,这次的视察意图非常明确,就是要深入了解示范区建设的真实进展和深层矛盾。
“主任放心,我马上组织局里骨干,连夜准备汇报材料。”江辰立刻表态,“一定实事求是,既充分展示成绩,也不回避矛盾,特别是把我们在协调跨区利益、对接省级权限方面遇到的体制机制性障碍讲清楚。”
张主任点点头,对江辰的反应很满意:“好。汇报材料要扎实,数据要准,案例要鲜活。重点要突出我们的制度创新点,比如‘清单管理’、‘动态贡献分配’机制在实践中的应用和效果,以及遇到的挑战。另外,东亚纺织项目作为一个典型案例,可以重点准备,它的波折和突破很有说服力。”
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看了江辰一眼:“这次视察,也是个机会。有些我们自身难以解决的瓶颈,比如部分省级审批权限下放、跨市域协调机制缺失等问题,可以借此机会直接向省领导反映。尺度把握好,既要反映问题,也要体现出我们积极作为的态度。”
“明白。”江辰领会了张主任的意图。这次视察,不仅是展示,更是争取更高层面支持的重要契机。
离开张主任办公室,江辰立刻返回局里,召集周强和几名笔杆子硬的骨干,召开了紧急会议,布置汇报材料起草任务。他要求材料必须做到“三有”:有深度、有实据、有锐气。既要系统总结,又要聚焦关键问题。
整个周末,区域协同发展局的办公室灯火通明。江辰带着团队,反复梳理政策要点,核对企业数据,分析案例细节,精心打磨每一页ppt、每一段表述。周强在提供基层情况和协调实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他的某些建议,比如倾向于多展示天湖区的亮点,被江辰以“需平衡三个区、突出整体协同”为由,巧妙地引导和修正了。江辰留意到,周强对此似乎稍有芥蒂,但未多言,工作依旧投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