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协调会上的交锋(1/2)
市政府第三会议室,椭圆形的会议桌前气氛凝重。由分管发改、自然资源工作的副市长主持的“重大项目要素保障协调例会”即将开始。参会者包括市发改委、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生态环境局、工信局、财政局等关键部门的一把手或核心副职,以及示范区管委会的张主任和区域协同发展局的江辰。东亚纺织升级改造项目,作为本次会议的重点议题之一,被排在了议程的第二项。
第一个议题关于一条跨区快速路的土地预审,讨论激烈但很快达成共识。轮到东亚纺织项目时,会场的气氛似乎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市发改委的负责人首先介绍了项目的基本情况和示范区管委会的推荐意见,强调了其作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样板和示范区首个重点案例的象征意义。
随后,主持人看向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林局长:“林局,发改委介绍了情况,你们自然资源局对东亚纺织这个项目新增15亩用地指标,有什么具体意见?”
林局长是一位五十岁左右、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的干部,他扶了扶眼镜,翻开面前的文件夹,语气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感:“副市长,各位领导,我们坚决支持市委市政府关于推动产业升级和示范区建设的决策部署。对于东亚纺织这个项目,局里也认真研究过。”
他话锋一转:“但是,目前全市的工业用地指标确实非常紧张,这是客观现实。今年的指标大头,已经预留给省里确定的重大先进制造业项目和市里重点打造的创新园区。东亚纺织的项目,虽然有其积极意义,但毕竟属于传统纺织业的范畴,技术含量和单位土地产出效益,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如果轻易开口子,恐怕会引起连锁反应,其他类似企业都会来要指标,我们很难平衡,也会冲击全市的产业布局导向。”
他顿了顿,继续道:“而且,根据我们的初步了解,江港区自身通过‘增存挂钩’、盘活存量,应该还是有一定挖掘潜力的。我们建议,是否可以由江港区内部先想办法消化这部分用地需求?或者,示范区层面是否可以考虑在三个区范围内进行用地指标的统筹调剂?”
林局长的发言,有理有据,既表达了支持态度,又抛出了实实在在的困难,最后将“皮球”巧妙地踢回给了江港区和示范区。这番话,让坐在一旁的江港区钱大有副区长脸色有些发白。
会场出现了短暂的沉默。其他部门的领导们大多眼观鼻、鼻观心,不愿轻易卷入这种涉及核心资源分配的争论。
这时,江辰清朗的声音响起,打破了沉寂:“副市长,林局长,各位领导,我能补充几句吗?”
主持会议的副市长点了点头:“江辰同志,你说。”
江辰没有急于反驳林局长的观点,而是先诚恳地表示:“我非常理解林局长和自然资源局面临的指标压力和统筹全局的难处。土地资源是稀缺的,必须好钢用在刀刃上。”
先肯定对方,缓和气氛后,他话锋一转,开始条分缕析地阐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