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仕途之巅:从中央选调生起航 > 第29章 深水微澜

第29章 深水微澜(1/2)

目录

市交叉检查的风波过去,清江街道恢复了日常的节奏,但水面之下,波澜暗生。

社区服务中心升级改造项目根据区评审会的意见完善方案后,已正式提交区发改委等待上会审批。江辰让王主任持续跟进,自己也通过之前在市政府工作时积累的人脉,侧面了解项目在区里的排队情况和可能的决策动向。反馈回来的信息是,项目本身质量不错,但今年各区财政普遍吃紧,类似项目积压较多,最终能否获批、能获得多少资金支持,还存在很大变数。

另一边,清河苑临街商铺的整改在高压督促下勉强完成,但一种微妙的僵持氛围已然形成。以王老五为代表的几家商户虽然表面上不再公然对抗,但经营依旧,与周边居民的紧张关系并未根本缓解。城建办每次例行巡查,都能感受到那种不情愿的敷衍和隐藏在客气下的抵触。

张海山在那次紧急迎检工作后,对江辰的态度似乎更加“客气”,汇报工作时笑容依旧,但涉及具体问题,尤其是需要明确表态或承担责任时,言辞更加圆滑谨慎,往往以“再研究研究”、“再看看情况”来应对。

江辰心知肚明,之前的几次交锋,虽然暂时压制了对方的气焰,但也让潜在的对手更加警惕,行事更为隐蔽。他并不急于求成,基层工作的复杂性决定了很多事情需要耐心和时机。

他将更多的精力转向了之前思考的另一个方向——街道下属的集体企业“清江实业发展公司”。周明光书记之前的提醒言犹在耳。

他没有大张旗鼓,而是让党政办主任李莉,以整理街道历史档案和资产情况的名义,调阅了清江实业公司近五年的财务报表、审计报告(尽管之前的审计流于形式)、主要投资项目清单以及重要人事任免记录。

厚厚的资料再次堆满了沙发一角。江辰利用晚上和周末的时间,仔细翻阅这些枯燥的数字和文件。

问题比预想的还要触目惊心。

清江实业公司账面显示连年亏损,但管理费用的支出却居高不下,尤其是“业务招待费”和“车辆使用费”等项目,金额蹊跷。公司投资了多个项目,包括一家郊区度假村、一个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程,以及参股了一家本地的小额贷款公司,但这些投资大多石沉大海,未见明显收益,部分项目甚至早已停滞,却依然挂在账上,没有进行坏账计提。

更让江辰注意的是,公司的几笔大额资金往来对象,是一些注册地在域外、业务范围模糊的贸易公司,资金用途标注为“原材料采购”或“项目合作预付款”,但缺乏相应的合同和物流单据支撑。

而所有这些明显存在问题的决策和操作,文件上都有时任公司法定代表人、街道副主任张海山的签批。

江辰合上最后一份报表,窗外夜色已深。他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情况比他预想的更为严重。这不仅仅是一个经营不善的集体企业,很可能涉及到国有资产流失、违规决策,甚至可能存在利益输送的腐败问题。张海山在其中扮演的角色,绝不仅仅是“管理不力”那么简单。

他意识到,自己触碰到了一个可能比清河苑商铺问题更深、更危险的区域。

第二天上午,江辰带着几份关键材料的复印件,走进了杨国威的办公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