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仕途之巅:从中央选调生起航 > 第20章 积弊初显

第20章 积弊初显(1/2)

目录

江辰在主任办公室坐了整整一天。

党政办主任李莉效率很高,上午就抱来了厚厚几大摞文件资料,几乎堆满了会客沙发的一角。除了江辰点名要的那些,她还细心地附上了街道班子成员分工文件、内部管理制度汇编,以及最近半年的会议纪要。

“江主任,这些是您要的资料。另外,这是街道通讯录,上面有所有干部职工和社区主要干部的电话。”李莉将一张打印好的表格放在江辰桌上,“您看中午用餐……”

“谢谢李主任,安排得很周到。午饭我自己去食堂就好,正好熟悉一下环境。”江辰抬起头,温和地说道。

“好的,食堂在一楼东侧。那您先忙,有事随时叫我。”李莉恭敬地退了出去,轻轻带上了门。

办公室里安静下来,只剩下纸张翻动的沙沙声。江辰泡了一杯浓茶,开始沉浸在这些文字和数据构成的“清江街道”里。

他先快速浏览了近三年的工作总结和年度计划。报告写得四平八稳,成绩列了不少,诸如“经济平稳运行”、“社会大局稳定”、“民生持续改善”等,问题则多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基础设施有待提升”、“个别历史遗留问题解决难度大”这类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表述。

但他结合会议纪要和信访简报,敏锐地从中捕捉到了一些不寻常的信号。

一份两个月前的党工委会议纪要显示,在讨论年度重点项目时,对于“清河苑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的推进,负责城建工作的副主任张海山言辞闪烁,多次强调“群众工作难做”、“资金压力大”,而书记杨国威最终拍板“稳妥推进,再做调研”,项目就此搁置。

而近期的信访简报中,关于清河苑小区的投诉却格外集中:下水道频繁堵塞、外墙剥落存在安全隐患、缺乏无障碍设施老人出行困难……言辞激烈,迫切之情溢于纸面。

江辰用手指轻轻敲着桌面。一个被群众强烈呼吁、且列入年度计划的项目,为何在班子会上被以“稳妥”为由搁置?是真的群众工作难做,还是另有隐情?

他继续翻阅。另一份资料引起了他的注意,是关于街道下属集体企业“清江实业发展公司”的审计报告摘要。报告指出该公司近年来经营状况不佳,存在“管理不规范”、“投资决策随意”、“应收账款周期过长”等问题。而这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赫然是街道副主任张海山兼任。

张海山……江辰记住了这个名字。主管城建、兼任问题企业负责人、极力延缓老旧小区改造……这几条线索似乎隐隐指向了某个方向。

他又调阅了街道的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发现用于社区微更新、背街小巷整治等直接关乎民生的专项资金,执行率普遍偏低,而一些诸如“办公设备购置”、“业务培训”、“宣传制作”等行政开支,却占比不低。

合上最后一份文件,窗外已是华灯初上。江辰靠在椅背上,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初步的印象已经形成:清江街道表面平稳,实则暗藏积弊。民生诉求被搁置,集体企业管理混乱,资金使用效率有待商榷……而这一切,似乎都与那位尚未谋面的副主任张海山,以及态度微妙的一把手杨国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咚咚咚。”敲门声打断了他的思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