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星星之火(1/1)
盛夏的东北,热浪蒸腾,战火却比天气更为炽烈。“雪狼”团撒出去的火种,开始在广袤的战区各处悄然亮起,虽不耀眼,却坚韧地燃烧、蔓延。
松花江畔,某纵队尖刀连。
连长老耿,曾是“雪狼”一营的排长,以勇猛着称。此刻,他正带着连队潜伏在一片高粱地里,目标是对岸敌军一个加固的重机枪堡垒。在过去,这种任务往往需要付出巨大伤亡进行强攻。
“都给我记牢了!”老耿压低声音,对着身边几个班长复述着从“雪狼”带回来的要点,“二班,正面佯攻,火力要猛,把狗日的注意力都吸引过来!一班,跟我从侧翼水沟迂回,动作要快,动静要小!三班,火力掩护,重点盯住敌军可能增援的方向!”
这不是简单的猛打猛冲,而是经过计算的配合。当二班的枪声将敌军火力吸引过去时,老耿带着一班如同鬼魅般从侧翼贴近,几颗精准投入射孔的手榴弹,瞬间将这个困扰了主力半天的堡垒端掉。整个过程干净利落,自身伤亡极小。纵队首长在望远镜后看到这一幕,忍不住对参谋说:“这个耿大炮,去了‘雪狼’几个月,真成精了!”
南满密林,第三游击支队。
支队侦察班长小刘,曾是“夜莺”手下最机灵的侦察兵之一。此刻,他正带着两名队员,伪装成砍柴的农民,接近一个敌军临时补给点。他没有贸然攻击,而是按照在“雪狼”学到的,耐心潜伏、观察、记录:守卫换岗时间、巡逻路线、物资堆放位置、车辆进出规律……
几天后,一份详尽的侦察草图和一整套袭击方案摆在了支队长杨立民的桌上。依据这份情报,支队一次精准的夜袭,几乎兵不血刃地缴获了大量物资,还顺手炸毁了敌军两辆卡车。杨立民拍着小刘的肩膀,对左右感叹:“‘雪狼’出来的兵,眼光毒,下手狠,真是宝贝啊!”
西满草原,骑兵支队。
这里的地形与“雪狼”惯常活动的山林截然不同,但被分配到这里担任侦察教官的原“雪狼”队员,迅速调整了教学方法。他不再强调复杂的林地渗透,而是结合骑兵机动性强的特点,重点训练远距离望远镜侦察、利用地平线隐蔽、快速判定方位和距离、以及马上射击和劈刺的技巧。他甚至教会了骑兵们如何利用缴获的炸药制作简易的绊马索和地雷,用来迟滞敌军的摩托化部队。骑兵支队的支队长在一次成功的伏击后,特意给林锋发来电报感谢:“林团长,你送来的种子,在咱们草原上也能生根发芽!”
联军总部,作战会议室。
一份份战报汇聚而来。周司令员看着地图上不断更新的敌我态势,敏锐地注意到了一些细微但关键的变化:某些主力部队的侦察报告比以前更详实、更精准了;一些小规模的拔点战斗,耗时和代价明显降低;甚至出现了几次连级单位成功实施的小规模迂回、破袭战例,战术风格与“雪狼”如出一辙。
他指着地图,对身旁的参谋长笑道:“看到没有?林锋这小子,不仅自己会下金蛋,还教会了一群会下金蛋的鸡。这‘星星之火’,已经开始燎原了。”
张各庄,“雪狼”团部。
林锋也收到了来自各方的零星反馈和感谢电文。他仔细阅读着,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神色。这比他亲自指挥打赢一场战斗,更让他有成就感。
“团长,”周大海拿着一份刚收到的战报走进来,语气带着兴奋,“你看,三纵那边,用咱们教的方法,一个排就摸掉了敌人一个连的支撑点,还抓了十几个俘虏!老耿那小子,还特意在电报里问你好呢!”
林锋接过电报看了看,点了点头,随即又铺开了地图。
“老周,通知各营连主官,晚上开会。”
“又有新任务了?”
“嗯,”林锋的手指在地图上划过,“火种撒出去了,效果初显。但我们‘雪狼’自己,这把尖刀不能钝,还得磨得更快!下一步,我们要把重点放在连排级指挥员的战术合成训练上。另外,关于那个‘猎犬’……”
他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但狂风暴雨也可能将其扑灭。他必须确保“雪狼”这把最初的、也是最旺的火炬,能够持续燃烧,并且有能力去应对任何试图熄灭它的挑战。
星星之火,已然点亮了东北战场的一角。一种新的作战理念,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这支人民军队的战术面貌。而这,仅仅是开始。